山之回响

这两种社会你更喜欢哪一个: 一个社会由自私而宽容的自由交换者组成, 另一个由相互帮助的斗士组成. 如果你认为利他主义和宽容更有价值, 那么它们都不完美. 在Choi 和 Bowles用计算机模拟的世界里, 宽容且利他的社会是少见的 (1). 相反, 利他主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少不读三国

(2009-08-23 19:46:36) 下一个
少不读三国

中国有句俗话, “少不读红楼, 老不读三国.” 不过我越来越觉得应该是, “少不读三国, 老不读红楼.”我想这个问题是从几年前开始的. 当时我拜访了一个长辈. 他有一个小孩子, 当时十岁左右. 为父母的对自己的孩子自然是崇拜尤佳, 给我讲起这孩子的许多惊人之处. 有一点, 确实让我惊讶不少. 他说, “我儿子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 他已经读过三遍了. 他不仅读, 还能活学活用, 特别有主意. 有一次, 他还给我出主意. ‘爸, 你别上了人家的当, 光看人家表面对你好, 背后还不知怎么样哪?’”面对这位师长自豪的神采, 我当时不知如何是好. 事后想起这个小孩子, 觉得他实在可怜. 本该是快乐少年的时光, 却背上了那么多老成的, 可以压倒一个大人的包袱.
我不希望小孩子读三国, 当然不仅仅是这个故事引起的. 最根本的是三国所宣扬的价值观, 处世原则是我所不能同意的. 那么三国的所崇奉的是什么呢? 大概这两个方面对中国社会影响很大, 宗派主义和尔虞我诈.
一.    宗派主义
宗派主义说白了就是拉帮结伙. 桃园三结义大概是这种联盟的”正面”的典范, 被世人赞美了近两千年. 桃园三结义的誓言这样说, “非是同年同月生,但求同年同月死.” 而且“同荣华”、“共患难”。 这种联盟的宗旨是要加盟的人失去自我的权利, 以联盟(更多的时候, 是联盟的支配者)的利益高于一切. 在联盟以内, 成员间”无私”的帮助. 而对联盟外的人大多采取无视或敌视的态度.
关于结义的利弊, 有一篇博文 (桃园三结义:福兮?祸兮?http://blog.huanqiu.com/index.php?action/viewspace/itemid/38868) 讨论了许多. 他的观点很受用. 其结论是” 义结金兰者当戒” 。结义是社会公正和法制的障碍.

这样紧密的联盟在现代社会很少见, 现代人的联盟多以自然的姻缘为基础, 比如, 各种各样的同学会, 同乡会. 这些联盟的基础比较软弱, 结果也就比较松散, 相互帮助的”无私”的程度也大大降低. 这些联盟更合适的现代称呼是”网 - 关系网”. 网虽然很稀疏, 但它可以织的很大. 不象结义的范围总是较小. 网是现代人赖以生活的工具, 也是绕过法制管理的手段, 腐败的基础. 赖昌星举办200人的生日宴会,数千人的招待会, 可以想象他的网有多大.

二.    尔虞我诈

三国虽然不是以宣传尔虞我诈为目的, 但是对计谋的崇尚导致了同样的结果 – 信任的缺失. 三国演义与其说是一本历史小说, 不如说是一本兵书. 在一百二十回中, 差不多每一回都会描写一个战争或计谋. 这些计谋是赢得战争, 分得天下的必要手段. 这些计谋的成败, 战争的得失使得这本书里, 高潮迭起, 险象重生. 这也是<<三国演义>>吸引读者的根本.
引人入胜的书本能够把它所宣扬的注入人心. 这就是为什么十岁的小孩子在读了<<三国>> 后, 能得出一个结论, “人是不可信的.他们会耍计谋.”信任是人之间的粘合剂. 没有了信任的社会, 只能是一盘散沙. 我不希望我们的社会是一盘散沙, 也不希望小孩子读<<三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