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爵士乐各大流派

(2006-06-23 19:45:26) 下一个


爵士乐各大流派

尽管现代的唱片界有时将爵士乐划分为传统爵士乐和现代爵士乐两类,其中传统爵士乐是指采用了4/4拍的行进性的管乐队演出相关工作的爵士乐,而现代爵士乐是指采用了贝斯演奏跳舞音乐的爵士乐。这种划分有时会显得毫无疑义,如果那这种标准来衡量,人们几乎无法判断肯尼·金是否比比赛希尔·泰勒的音乐更应属于现代爵士乐。其实传统和现代这两个相关的概念予以划分爵士乐的种类并不确切,这造成了一些既具现代风格又包含了传统风格的优秀作品无法分类的问题,因为爵士乐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是连续不断的。各种风格流派也有其相互的联系,大体来说可以划分为以下十九种风格:

Ragtime 拉格泰姆爵士乐    1910'-1920'
尽管从严格的意义上说,这种风格还不是真正的爵士乐。在这风格中还没有即兴演奏和布鲁斯音乐的感受,这种风格对于早期的爵士乐的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种风格的鼎盛时期是1899年至1915年,其中最为知名的要算是钢琴音乐。这种风格大多是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其对位法和节奏融合了古典音乐和行进乐队音乐的特点,在后来的爵士乐风格中都有所体现。拉格泰姆爵士乐的许多旋律后来都被迪克西兰爵士乐音乐家风格采用,其中《枫叶拉格泰姆舞曲》是最著名的作品。
代表人物
Dick Baker
Burt Bales
Carlos Barbosa-Lima


New Orleans Jazz 新奥尔良爵士乐   1910'-1930'
这是爵士乐最早的音乐风格。大致是从1895年当巴迪·博尔登在新奥尔良组建自己的第一支乐队时开始这种音乐就在新奥尔良演奏,直到1917年斯托瑞维尔俱乐部不幸关闭为止,这些音乐未能留下录音原名。然而,由于后来的原创迪克酉兰爵士乐队在1917年的成功以及二十年代许多成功演出的原名的保存使我们有机会感受到这种音乐的风格。由于新奥尔良爵士乐强调合奏,因此每一件乐器在乐队中的角色都受到了严格的限制,通常,小号和短号是乐队中的重要角色,常常演奏旋律部分,而长号则是和昔的主要来源,副部则通常由短号演奏。节奏部相对稳定,通常包括了钢琴,圆号,贝司和鼓,这种音乐同早期的行进乐队有直接的渊源。由于这种音乐相对来说,和音较为基本,合奏通常表现欢乐的主题,因此他一直是爵士乐中最为欢快和员容易接受的风格。

代表人物
Louis Armstrong
Big Bill Bissonnette
Henry "Red" Allen


Standards 主流爵士乐     1915-1960'
主流这个术语实际上是爵士乐的一位评论家斯坦利·丹斯创造的,他在描述五十年代的小号演奏家巴克·克莱顿和他同期音乐家的演奏时首次使用了这个词。这些音乐家大多都是摇摆乐时代的资深音乐家,他们并不是使他们的风格现代化,并不演奏波普爵士乐,或是加入五十年代重新兴起的迪克西兰乐队,从前的大乐队时代的明星们以小乐队的形式演奏昔日的标准曲,并获得巨大的成功。其中的代表人物是Coleman Hawkins,Lester Young,哈里·埃迪森和罗伊·埃尔德里奇。主流爵士乐在五十年代时留下了大量精彩的录音,但是一直因其它风格爵土乐的成功而未受到重视。在六十年代其主要人物相继故去,然而在七十年代,随着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家斯克特·汉密尔顿和沃伦·瓦奇的崛起,以及以主流爵士乐为其主要特色的协和唱片公司的出现,主流爵士乐重新受到了人们的关注,并一直延续到今天。

代表人物
Bing Crosby
Dee Dee Bridgewater
Nina Simone


Classic Jazz 古典爵士乐     1920'-1930'
并不是所有的二十年代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归入新奥尔良爵士乐或是迪克西兰爵士乐之中。二十年代是爵士乐的时代,爵士乐风格的舞厅乐队为爵士乐的流行起了重要的作用。以独奏为主的即兴演奏也随爵士乐本身的发展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日益增多的演奏铜管乐器的独奏者以及在编曲方面的探索预示了摇摆乐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的大多数的爵士乐都可以被冠以古典爵士乐的名称,许多现代的古典爵士乐的复兴者从Fletcher Henderson,克拉伦斯·威廉斯和Bix Beiderbecke的音乐中获取灵感,他们可以被视为这种开放性的音乐风格的继承者。

代表人物
Coleman Hawkins 
Fats Waller
Louis Armstrong


Dixieland 迪克西兰爵士乐     1920'-1930'
在五十年代,迪克西兰爵士乐的复兴或者迪克西兰爵士乐的时髦,最终由于大量的业余爱好者的参与,使这种音乐风格泛滥成灾。迪克西兰爵士乐成为了一种多愁善感的装饰性音乐,和当时流行的草帽和吊带裤一起成为了老一套的东西。当时的许多演奏这种风格的专业人土,也因此放弃了这种风格,转而演奏传统爵士乐和古典爵土乐。然而责怪风格或者其特殊的音乐语言,显然失之公允,因为当时的音乐家都以自己的独特的方法表现自己的个人的情感,造成了水平的参差不齐。事实上这种风格由于音乐家自身的原因造成了风格本身的混乱和不统一。其实,演奏这种风格的音乐家往往也参与其它风格爵士乐的演奏,因此这种爵士乐重要的风格,并没有明显的界定。

或许将演奏迪克西兰爵士乐的专业人士与他们的拙劣的模仿者的演奏分离开来,更为公正。迪克西兰爵士乐同新奥尔良爵士乐和古典爵士乐几乎同时出现,这种爵士乐风格也被称为芝加哥爵士乐,原因是这种音乐在二十年代时在芝加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最典型的迪克西兰爵士乐演奏通常是在第一主题(或者是在同一首乐曲中有多个主题时,在多个主题演奏完之后)演奏完之后,就是集体的即兴演奏。通常在独奏之后,其它的管乐队演出相关工作吹奏出反复的段落,结束性的段落总是以合奏的形式,尽管,几乎每一首爵士乐的经典曲目都能在迪克西兰爵士乐中找到其出处。总共有大约四十首左右的作品可以被认为是迪克西兰爵士乐的保留曲目,这些作品多年来久演不衰。在九十年代,迪克西兰爵士乐和新奥尔良爵士乐以及古典爵士乐一起都以地下乐队的形式继续存在。

代表人物
Eddie Condon
Bob Crosby 
Charlie Teagarden  


Cool 冷爵士乐(或西海岸爵士乐)     1920'-1940'
冷爵士乐是在四十年代后期和五十年代,从波晋爵士乐直接演化而成的,这种音乐风格基本上是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某些被忽视和抛弃的特点结合的产物。不和谐的声音变得流畅自然,曲调更为柔和,编曲重新受到重视,节奏部乐器的演奏也更为和谐,因为这种风格的音乐家主要都是以西海岸的洛杉矾为中心,因此这种风格也被人们称为西海岸爵士乐。一些冷爵士乐作品反映出古典爵土乐的影响,因此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而大多数冷爵士乐作品的音乐会都是精心设计的,非常迎合大众的口味。尽管大多数冷爵士乐风格的音乐家都有很长的音乐生涯,但是随着五十年代后期硬爵士乐从美国的东海岸兴起,最终超越了冷爵士乐的影响。

代表人物
Dave Brubeck
Lester Young
Stan Getz


Big Band 大乐队爵士     1930'-1940'
"Big band" 是指一组十个或以上的音乐家组成的爵士乐团,其成员结构通常为:至少三个小号手;两个或更多的长号手;四个以上的萨克斯手和一个负责节奏部分,并结合钢琴、贝斯和鼓几种乐器进行伴奏的乐手。尽管在1930年代和1940年代,在摇摆乐时代之前,有过大量的主要音乐风格的舞蹈乐队并且在摇摆乐时代之后又有着大量的主要音乐风格的现场乐队。但对于大多数乐迷而言,"Big band音乐"仍然代表着摇摆音乐,

尽管在摇摆乐诞生后繁衍出那么多以相似的手法演奏的风格迥异并且美如天籁般的和声与绝妙节奏的年轻乐手和歌手,当唱片店将大量的爵士乐手的作品搁置在一起,就好象它们都是同一种风格似的的时候,出现了分类的问题。商人们在将所有的大型爵士乐团的音乐进行大融合的同时,他们却忽略了演奏不同风格爵士乐的大型乐团的次第登场:"摇摆乐"(艾灵顿公爵与贝西公爵);"比波普"(迪兹.吉勒斯皮埃);"酷"爵士(盖瑞。姆里根,庶迪。罗杰斯,吉尔。艾文斯)"硬波普"(杰拉德。威尔逊)"自由爵士"(Sun Ra 1950年代后的部分作品)"爵士摇滚"(Don Ellis' 和 Maynard Ferguson'的乐团 1970年代作品) 。他们并不都是摇摆乐队。

许多的听众认为"big band "代表着一种风格,而不仅仅是一种作曲方法。对他们而言,其旋律的编写和独奏的插入都是根源于1930年代所有大爵士乐团大融合时期的,其独特的节奏和和声手法均有别于同时代的其他爵士曲风,例如比波普,又比如另一时代的爵士摇滚

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由于1930年代和1940年代的媒体和爵士乐迷们对于爵士乐队的等级划分,而导致出现了许多复杂的节奏和频繁的即兴独奏表演,同时也导致了摇摆乐元素和即兴演奏成分的减少。以前叫"swing bands" 或 "hot bands" (如,艾灵顿公爵与贝西公爵),后来叫"sweet bands" (如,Glenn Miller's, Wayne King's, Freddy Martin's, and Guy Lombardo's)。尽管"big band "时代于1946年结束,但是它却开创了在爵士乐中使用大型管弦乐的先河,即使乐手们事实上并没有专业基础(The Count Basie Ghost Band除外)。乐队几乎全都是由筹划者领导~ Mark Gridley

代表人物
Frank Sinatra
Benny Goodman
Duke Ellington


Swing 摇摆爵士     1940'-1960'
当新奥尔良爵士乐已经创造了即兴演奏的合奏之时,爵士乐在二十年代在美国社会逐渐流行起来,同时对于爵士乐的需要要求增加更多的舞蹈乐队。因此出现了对乐队的新要求,即在乐队拥有三支乃至四支号的时候,合奏的地位要降低。1924年,当Louis Armstrong加入了Fletcher Henderson的大乐队时,就可以算作是摇摆大乐队最早的出现。乐队中的唐·雷德曼的编曲大大辉映了短号手的松弛的演奏风格。真正摇摆乐在流行乐坛的确立则要算是1935年Benny Goodman大乐队的成功,直至1946年大乐队时代的结束为止,摇摆乐一直是美国流行音乐的一支重要的力量。摇摆乐不同于先前的新奥尔良爵士乐和迪克西兰爵士乐,通常乐队中的合奏更为简化,同时是作为更为成熟的独奏之间的反复演奏的连复段。而个人的即兴演奏也是主要是密切的建立在旋律的基础之上,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音乐技法的进步。同以前的演奏相比,独奏的演绎更具有冒险性。在大乐队时代结束之后,摇摆乐风格的音乐家仍然坚持这种风格演出,他们的演奏堪称是一种主流的爵士乐。

代表人物
Count Basie
Louis Armstrong
Ella Fitzgerald


Bop 波普爵士乐     1940'
波普爵士乐,又称比波普爵士乐,是一种激进的新的音乐风格。波普爵士乐从四十年代初期开始逐步发展,在1945年左右迅速发展成熟。波普爵士乐和摇摆乐最主要的区别是,波普爵土乐的独奏者参与和弦即兴演奏,经常在第一个主题演奏之后,就抛弃旋律。在波普爵士乐的演奏中,和弦的即兴演奏的使用和独奏一样普遍。合奏多以齐奏为主,大多数波普爵士乐的乐队都不超过七件乐器。独奏者的演奏往往比较自由,演奏富于冒险性,只要他的演奏在总体上适合和弦结构即可。由于演奏者对于独奏的过分强调,使
得旋律经常不被重视,导致有些歌迷会提出这样的问题:“旋律呢?”
演奏者大多是行家里手,因此他们的演奏速度非常快。由于波普爵士乐的激进性,使得这种音乐风格在出现不久之后就脱离了爵士乐的广大的听众和众多的喜爱舞曲音乐的乐述。正是这种追求大大提高了爵士乐的艺术性,同时极大地削弱了爵士乐的商业价值。波普爵士乐为其后的各种爵士乐的改革和创新奠定了基础。

代表人物
Charles Mingus
Oscar Peterson
Sonny Rollins


Latin Jazz 拉丁爵士乐     1940'-
在摇摆乐时代之后出现的各种爵士乐风格中,拉丁爵土乐是最为流行,持续时间最久的一种风格。原因显而易见,这种风格强调了打击乐器的演奏和古巴音乐的节奏,因此非常适于跳舞,非常容易被人接受。从根本上讲,这种风格是波普爵士乐和拉丁美洲的打击乐队演出相关工作演奏的结合。

在四十年代将这两种风格结合在一起的先驱者是Dizzy Gillespie的大乐队和马奇托。这种音乐直到九十年代仍是爵士乐界的一支重要力量,其中最为知名的乐队是蒂托·普思特和庞楚·桑切斯的乐队。在过去的四十年里,这种风格一种保持稳定一致的发展。

代表人物
Tito Puente
Ray Barretto
Thelonious Monk  


Brazilian Jazz 巴西爵士乐  1940'-
在六十年代初的一段时间里,几乎每一位爵士乐音乐家都在演奏所谓的巴西爵士乐。简单的说,巴西爵士乐的音乐不同于一般音乐的节奏,在两个小节中,有十六拍,其中的一,四,七,十一和十四拍是强拍。这种风格兴起于南美洲的巴西,甚至可以说是巴西版本的冷爵士乐。斯坦·盖茨的次中音萨克斯管演奏和阿斯特鲁德·吉尔伯托的演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安东尼奥·卡洛斯·约比姆的作曲与流行节奏的配合天衣无缝。虽然这种音乐的流行只是昙花一现,但这种音乐风格却保留下来。虽然很少有爵士
乐音乐家一直演奏这种音乐,但是许多人都会偶然演奏一曲这种非常受欢迎的风格的音乐。

代表人物
Lisa Ono 
Azymuth
Luiz Bonf

Avant-Garde 前卫派爵士乐      1950'
前卫爵士乐与几乎同时出现的自由派爵士乐有很大的不同。前卫爵士乐的音乐虽然比传统意义上的爵士乐更为强调即兴演奏,这种风格的合奏却有比较成型的结构,完全不同于自由派爵士乐的音乐的游戏。很明显,几乎同时出现的前卫爵士乐和自由派爵士乐有许多相互重叠的地方,因此很多音乐家同时演奏这两种风格的爵士乐。在最出色的前卫爵士乐作品中,人们很难听得出作曲部分在什么时候结束,即兴演奏部分从什么时候开始。前卫爵士乐的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使即兴演奏自然地成为编曲部分的延伸和发展。在六十年代,前卫爵士乐和自由派爵士乐逐渐成熟之时,受到达两种风格影响的主流爵士乐深深感受到这些非正统的爵士乐的危险。前卫爵士乐和自由派爵士乐一样,成为了正统爵土乐批评的对象。

代表人物
Cecil Taylor
Charlie Haden
Max Roach

Post-Bop or Mainstream Jazz(后波普爵士或现代主流爵士) 1950'-
对于现代爵士乐的分类正变得越来越困难。一些音乐家的音乐很难恰当地规入历史上的各种爵士乐的流派,很难别人深受摇该乐影响的融合派爵士乐,也很难划人自由演奏为主的前卫派爵士乐。从1979年当温顿·马萨里斯崛起之后,一代年轻的音乐家开始演奏一些硬波普...

代表人物
Elvin Jones 
George Benson 
Gil Evans  

Third Stream 第三流派爵士      1950'-1
第三流派爵士乐这个说法是1957年由作曲家冈瑟·舒勒最先提出的。这种称呼的意义主要是指这种风格的爵士乐是爵士乐和古典音乐的混合体,是这两种重要的音乐形式之外的一种音乐。这种风格的最大的特点是将爵士乐和古典音乐成功地融合在一起,在演奏中大量地采用弦乐并减低了独奏在爵士乐中的重要地位。这并非是冈瑟·舒勒的独创,早在二十年代,著名的音乐指挥和作曲家保罗·惠特曼就曾尝试在古典爵士乐的独奏和管弦乐队的弦乐部分之间找到结合点。正像他所说,他想在“爵士乐中制造出二位贵妇人”。在四十年代时,弦乐的使用已经出现在爵士乐队的演奏中,如阿蒂·肖和斯坦·肯顿都曾进行过这类尝试。但是在所有的这些尝试中,弦乐似乎总是处于一个被动的地位,音乐家总是依照自己面前的乐谱演奏或是充当伴奏的角色。

从1949年起,Charlie Parker在自己的录音中加入了弦乐部的演奏。大约是在五十年代的中后期,更为严肃的实践才大量出现,舒勒,约翰·刘易斯和比尔·罗素是主要的作曲家,他们试图在古典音乐和爵士乐之间寻求沟通。在五十年代中期,大部分音乐预言家们都相信爵士乐的下一个发展阶段必然是一种与古典音乐的融合的形式。但是由于前卫派爵士乐的兴起,第三流派爵士乐运动宣告结束。最终这种风格只是在学院派预音乐家圈子里才能找到一些痕迹。

代表人物
John Lewis
Teo Macero
Gunther Schuller

Hard Bop 硬波普爵士乐      1950'-1960'
尽管一些有关爵士乐历史的书宣称,硬波普的产生是照应了相对来说较为柔和的冷爵士乐的发展,但事实上硬波普的出现并未受到西海岸的爵士乐太多的影响。其实,硬波普的发展是波普爵士乐发展的必然,是波普爵士乐的一种延伸的形式。两者的主要不同是,硬波普的节奏相对更为简化,更体现灵歌的风格,节奏部乐器的演奏,主要是贝司的演奏相对松散的多,不像波普爵士乐的演奏那样相对严格遵循四拍一小节的固定节奏。福音音乐对于硬波普爵士乐的影响更为明显,钢琴和萨克斯的演奏很像早期的节奏布鲁斯音乐的风格。尽管硬波普爵士乐鼎盛时期相对波普爵士乐来说更长(从1955年到1970年),两者的区别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两者的逻辑演变过程,硬波普爵士乐可以看作是波普爵士乐在五、六十年代的形式。到了六十年代的后期,在一些硬波普爵士乐音乐家的演奏中可以感觉到前卫爵士乐的影响。

一些更富于探索意识的音乐家,如杰基·麦克林和李·摩根都曾试图在两种风格的爵士乐之间找到一种新的形式。在六十年代后期,随着融合爵士乐的兴起以及蓝点唱片公司(这是录制硬波普爵士乐唱片最著名的公司)销售情况的下降,硬波普爵士乐音乐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麻烦。尽管他们曾经尝试重新恢复从前的风格,但是一切努力证明都是徒劳。在八十年代初,一些硬波普爵士乐的延伸形式重新复兴。在八十年代后期,一些被评论家称为“年轻的狮子”的音乐家演奏这种风格的爵士乐,他们的演奏被称为现代主流爵士乐。虽然一些六十年代初的硬波普爵士乐风格的乐队,如哈伯兄弟乐队和T.S.蒙克七重奏都一直坚持演奏,但这种风格的影响显然已经不比从前。


代表人物
Art Blakey
Elvin Jones
Thelonious Monk

Free Jazz 自由派爵士乐     1960'-
迪克西兰爵士乐和摇摆乐是以旋律为基础展开即兴演奏,而波普爵士乐,冷爵士乐和硬波普爵土乐则是以和弦结构为基础即兴演奏。自由派爵士乐与这些传统形式的爵士乐都不同,它是一种极端激进的风格。在迅速地演奏完主题之后,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不是依据旋律,也不是依据和弦结构展开即兴演奏,他们的自由发挥往往出入意表。当奥耐特·科尔曼将自由派爵土乐引人了纽约的爵士乐坛时,Cecil Taylor就预言这种风格不会遍赢得观众。更多的评论家,爵士乐音乐家和乐迷都展开了激烈的争论,到底这种音

乐风格是否有资格作为音乐形式存在。爵士乐的发展总是出乎人们的意料,在不到十五年的时间里,自由派爵士乐就成为了一种保守的音乐。自由派爵士乐与具有更出色的编曲和更为严谨的结构的前卫爵士乐几乎同时出现,但是关于这种风格一直存在种种争论。自由派爵士乐长期以一种非正统的形式存在,虽然影响了现代的主流爵士乐却长期为人忽视。自由派爵士乐对于传统的音乐理论不屑一顾,甚至对于音准也不作强调。然而这种风格对于节奏的展开却非常注意,这也是自由派爵土乐的一个重要特点。在判断自由派爵土乐音乐家的水平方面,标准与传统的观点也不尽相同。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的想象力和个人的音乐素养是自由派爵士乐音乐家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无论说这种音乐是否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或者说这种音乐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律,这种音乐本身都是对爵士乐舞台的一种丰富。自由派爵士乐更像是爵士乐发展中的一个偶然。
代表人物
Chick Corea
John Coltrane
Orneete Coleman


Fusion 融合派爵士乐     1960'-
在过去的二十五年间,“融合”一词显得有些过于文学化,因为在二十五年的发展中,“融合”一词已经逐渐失去了意义,人们已经很难从字面的意义,理解这种风格的含义。融合派爵士乐最初的定义是非常完美的:这是一种爵士乐的即兴演奏和摇滚乐的力量与节奏的结合。直到1967年,爵士乐和摇滚乐仍是两位相互完全分离的音乐种类,但是随着摇滚乐创造力的不断提高,以及摇滚乐音乐家音乐素养的不断提高,而且爵士乐界的一些人逐渐厌倦了硬波普爵士乐,又不愿演奏严格的前卫爵士乐,两种不同的音乐形式开始偶尔擦出火花。当进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融合派爵士乐逐渐成为了一种赚钱的音乐风格,同时摇滚乐在艺术性方面开始下降之后,许多被冠以融合派爵士乐之名的音乐事实上成为了一种混合型的爵士乐,其中央杂有轻松的流行音乐,节奏布鲁斯音乐以及其它音乐种类的因素。尽管诸如Chick Corea的电声乐队等音乐家仍然在努力进取,融合派爵士乐当初的理想却仍然没能实现。
FUSlON 融合音乐
2001年5月23日17:41:38

  “融合”曾经用来形容约翰·刘易斯(John Lewis)和冈瑟·舒勒(Gunther Schdler)在50~60年代期间创作的,所谓“第三次浪潮”的古典爵士乐作品。现在它通常指爵士摇滚(Jazz Rock),即使用了电子乐器的爵士乐。

  抒情摇滚的代表,“软机器”(SOFT MACHINE)就曾试着将摇滚与爵士乐相融合。“芝加哥”(CHICAG0)乐队更把“号”这种乐器带人了大型摇滚组合,但这之后,富有创意的东西却越来越少。1969年,沃尔特·卡洛斯(Walter Carlos)在《插电的巴赫》(Switched on Bach)这部作品中,第一次淋漓尽致地展现了这一组合型的音乐。迈尔斯·戴维斯(DAVIS,MILES)

  极有潜力而又富有争议的两张专辑《以一种沉默的方式》(In a Silent Way)及双张唱片《恶女灵药》(Bitches Brew),将爵士乐、架子鼓、电吉他和钢琴真正融为一体了。此后,又有一批音乐人士加入了这一行列。约翰·麦克劳克林(MCLAUGHLIN,JOHN)组建了“马哈维什努管弦乐团”(Mahavishnu Orchestra),奇克·科里亚(Chick Corea)的“回到永远”(Return to Forever)乐队和乔·扎温纽尔(Joe Zawinul)及韦恩·肖特(Wayne Shorter)的“天气预报”(WEATHER REPORT)乐队也相继出现。这一时期的音乐就像昔日的爵士摇滚一般矫揉造作,但它在商业上却取得了巨大成功。评论家们也各执已见,“天气预报”的许多铁杆乐迷承认,他们的某些专辑远远强于其他人的作品。当然,真正的融合是无法强求的,但这些音乐家仍在追求他们心目中的完美之作,他们并不想分门别类,各立门户。像“回到永远”乐队中的阿尔·

  迪莫拉(Al Di Meola)一样,越来越多的“融合”主将脱离了自己的乐队,开始重新探索新的组合。音乐的最高境界在于它摆脱了条条框框的束缚和音乐来源的影响。如果音乐过于依赖科技手段,那它是再愚蠢不过了。

  《强拍》(Downbeat)杂志上宣传的评论文章表明:以前的爵士乐杂志现在对摇滚不惜笔墨,大加评论。大量数字采样器、音内合成器和电子鼓的广告看起来已远远超过传统乐器的宣传。显而易见,年轻的音乐家们正被这场融合潮流深深吸引。百分之百的爵士乐门外汉——迈克尔·布雷克(Michael Brecker)在他1987年出版的首张独奏专辑中,一反常态,用电子萨克斯演奏。这些无疑给摇滚乐统治30年的乐坛带来一股新空气。而以“克里姆森国王”(KING CRIMSON)为代表的乐队是从摇滚一方来探求音乐的融合。

  然而近年来,音乐融合的来势更加凶猛,更加激进,以随心所欲的爵士乐来影响音乐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可结果,听众越来越少。例如“公共形象公司”(Public Image Ltd.)的《专辑》(Album)、比尔·拉斯韦尔(Bill Laswell)的专辑《最后出路》(Last Exit)就是这样一个牺牲品。比尔·布拉指德(Bill Bruford)在键盘手迪央格·贝茨(Django Bates)的协助下,作品显得更容易让人接受。《人类锁链》(Human Chain)利用电子合成器创造出以假乱真的音乐效果,它使音乐更富魅力,并带有许多流行音乐的色彩。“传声头像”(TALKING HEADS)和马特·约翰逊(Matt Johnson),以自己独到的方式,合成电子和摇滚音乐,这些都比那些利用电子手段填补空间的生硬作品有趣得多。流行音乐整体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低潮,音乐家们甚至搞不清楚他们究竟想干什么,因此他们不得不进行创新。正是这一时刻,音乐合成出现了。这种局面将会持续数年,无论音乐合成具不具备永恒的价值,它都会永远陪伴着我们。 [载自网易]

代表人物
Miles Davis
Marvin Gaye 
Wayne Shorter  

Crossover Jazz(交叉风格爵士) 1970'-
从艺术性的角度来看,摇滚乐从七十年代初期开始逐渐衰落。将爵土乐的即兴演奏和摇滚乐的力量和节奏结合在一起的融合派爵土乐的命运似乎也是可以预料的,因为很大程度上,融合派爵士乐的发展受到摇滚乐的影响。在九十年代的今天,电声爵士乐...

代表人物
Bill Evans
George Benson
Quincy Jones


Vocal Jazz 人声爵士     All Jazz Golden Years
"Vocal Jazz"是一种歌手占踞主要位置的爵士的形式。通常爵士歌手即兴无歌词演唱,或者是即兴自由的唱出旋律和歌词,创造他们自己的变调/变奏曲。

代表人物
Billie Holiday
Ella Fitzgerald
George Gershwin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