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冰血长津湖(3)(4) 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2009-11-30 21:42:31) 下一个
zt 冰血长津湖(3)(4)志愿军战事珍闻全记录:
胡海波



第二部分:神兵从天降 秋风扫落叶:冰血长津湖(3)

面对极其悬殊的物质条件,为避免战斗胶着,宋时轮、陶勇决定改变打法,集中力量先啃掉一个美军环形阵地。

11月30日,27军集中2个师5个团的兵力由27军副军长兼80师师长詹大南统一指挥,并使用全军所有炮兵,围攻新兴里的美7师32团。兵力4倍于敌,连火力都略优于敌,在子夜时分,伴随着嘹亮的军号声,27军的将士一举突破了美军环形阵地外围防线,跟着就冲到美军团指挥所和炮阵地,一阵乱枪击毙了团长麦克莱恩上校,阵地上的美军群龙无首,一片混乱。史密斯派了一队人马来救,给当头一棒打了回去,他只有眼睁睁地看着第32团覆没。

战后,美国军队终于承认外号“北极熊团”的32团被歼灭了——“第32步兵团3营原有兵员1,053人,现在官兵和配属的南朝鲜兵总计起来只剩180人,其他各营的损失也和这个营差不多。”美第7师第31团,共3,191人。组建于一战期间,因该团曾参加对苏俄的干涉作战而获得 “北极熊团”的绰号,该团团旗上就有北极熊的图样。二战期间,该师参加过太平洋战场上的阿留申群岛、马绍尔群岛和冲绳岛等战役,称得上是陆军中战斗力较强的团队,最终在朝鲜北部的冰天雪地中遭到了覆灭的命运。其团旗被239团3营通讯班长张积庆缴获当包袱皮,后来成了北京军事博物馆的展品。32团团旗被缴,团长被击毙,全团几乎被全歼,是美军战史上罕见的。这也是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唯一一次成建制地全歼美军一个团的光辉战例。

12月4日,柳潭里的陆战1师5团、7团终于撤回了下碣隅里,他们用3天时间才走完这22公里,一路惨遭志愿军层层截杀,平均1小时只能走300米,22公里道路上有1,500人伤亡。这是一段地狱之行。

这仅仅是开始。

12月5日,阿尔蒙德气急败坏地向守在下碣隅里的史密斯下令:“尽快撤退到咸兴地区。”史密斯接到这个命令时异常气愤:“妈的,我难道不想撤退,想在这里等死吗?问题是现在动弹不了。5,000名伤员怎么办?”空运!这时候,一个军医感到奇怪,他所管的帐篷里有450名伤员,当天却运走了941人。到了天黑,军医从机场回来,帐篷里还有260个人!史密斯大怒,当即宣布,由军医鉴定谁具有上飞机的资格!

远东空军的运输机穿梭往返,很快将5,000名伤员运走,甚至还包括200多具尸体。包袱终于卸掉了,现在,史密斯要跑了!

12月5日晚,下碣隅里所有的美军火炮开始向两侧山地猛轰。12月6日清晨,大撤退开始。下碣隅里彻底毁灭了。美军先用炸药炸,然后用推土机碾一遍,最后将堆积如山的食品、衣服、弹药泼上汽油烧掉。在陆战队逃跑的公路两侧的山林里到处都飞出子弹。天黑的时候,宋时轮的预备队26军赶到了,一场惨烈的激战又开始了。

美国57炮兵营营长曾顿斯中校回忆:

“陆战队员们从来没有见过如此众多的中国人蜂拥而来,中国人一次次顽强进攻,尽管陆战队的炮兵、坦克和机枪全力射击,但是中国人仍然源源不断地拥上来。他们视死如归的精神让陆战队肃然起敬。”

从下碣隅里撤到18公里外的古土里,美国海军陆战1师用了38个小时,这支当时世界上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平均每小时只能行走500米,每公里伤亡34人。

在古土里,史密斯得到了一个令人恐惧的消息,撤退道路上必经的水门桥被中国人炸掉了!水门桥是架在长津湖引水管道上的悬空单车道桥梁,桥下是万丈深渊,水门桥一旦被炸,往咸兴逃跑的美国兵除了上天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12月1日,20军炸掉了水门桥,美国陆战队工兵用木桥代替通车。12月4日,志愿军第二次炸毁水门桥,美国工兵又修建了一座钢制的车辙桥。接着志愿军士兵干脆把桥基也炸掉了,看你怎么修?出乎志愿军意料的是,美国空军居然从日本搞到8套每套重达1.1吨的车辙桥组件,然后空投到美军阵地。接着,美国人在悬崖上仅用2天不到的时间就架设了一座载重50吨、可以通过撤退部队所有车辆的桥梁。美国巨大的工业实力以及迅速异常的反应,在此得到了充分的显露。

通过了水门桥,史密斯率部继续逃向咸兴,20军的将士们仍在不顾一切地顽强截杀。这里距离后方更远了,守在这里的中国士兵补给早已完全断绝,美国兵不断看到有光着脚的中国士兵向他们冲杀,看到这种情景,他们甚至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9日,黄草岭南逃之敌和真兴里北援之敌全力夹击1081高地,这是最后一道关口了。60师一个营的300名官兵在粮食早已断绝,并且几乎全部冻僵的情形下拼死抵抗,全部光荣牺牲。美国人充满尊敬地记载:“这些中国士兵忠实地执行了他们的任务,没有一个人投降,顽强战斗到底,全部坚守阵地直到战死,无一人生还。”

美陆战1师终于逃到了咸兴。陆战队官兵们疲惫而狼狈不堪,从钢盔到胡子、大衣、皮鞋上都挂满了冰霜,轻伤员互相搀扶,龇牙咧嘴地迈着沉重的步伐,M1步枪七歪八斜地吊在身上。随行的汽车装满昏迷不醒的重伤员,有的人干脆被绑到汽车散热器上,冻得像一块块坚硬的木板,身上满是还未凝固就冻成一团的粉红色血块。美军战史中称:“陆战队历史上,从未经历过如此悲惨的艰辛和困苦。这简直是一次地狱之行。”

12月24日,美军远东空军所有战机全部集中到兴南港上空掩护陆战1师撤退。美国海军舰炮对着城市周围猛射,在这道钢铁火力圈掩护下,美军从兴南港运走了10.5万人,1.75万辆汽车,35万吨物资。

第二部分:神兵从天降 秋风扫落叶:冰血长津湖(4)

在军舰上,史密斯师长为人员的重大损失伤心不已,从元山登陆到撤回咸兴,陆战1师战斗减员4,400多人,非战斗减员7,300多人,这是这支王牌部队受过的最具毁灭性的打击。撤出兴南的最后一天刚好是圣诞节,而许许多多的美国年轻人已经永远错过这个节日了。麦克阿瑟宣称的将会结束朝鲜战争的“圣诞节攻势”,终于在圣诞节这一天以可耻的失败而告终。

在志司总部,彭德怀看着东线战斗胜利的报告,心情却极其沉重。东线伤亡4万多人,其中冻死冻伤就有3万多人!(冻死1,000多人)这是我军战史上最惨重的一次冻伤教训。9兵团有的部队冻伤减员竟达22%。太难为宋时轮,太难为战士们了……

毛泽东、彭德怀都给东线部队发去了褒勉有加的慰问电……

被冻得失去元气的9兵团未能参加第三次和第四次战役。中央军委本来要调9兵团回国休整,但9兵团的将士们坚决不干,第五次战役中又出现了9兵团的战旗……

至此,在东西两线,美第8集团军和10军所属的陆战1师、美7师、美2师、美25师、美骑1师均遭重创。更让麦克阿瑟心惊的是,又有一支志愿军部队正插向肃川、顺川,美国骑兵1师正在拼死阻击他们南进。那是42军连鞋子都没有的勇士们在攻击。42军真要插到顺川、肃川,那第8集团军就彻底完了,除了跳下中国黄海外无路可走!美国第9军见在三所里突围无望,背后又遭到39军、40军猛攻,吓得丢弃了全部2,000辆汽车和几百辆坦克、上千门大炮,轻装掉头向西会合美1军,整个第8集团军于12月1日沿肃川一线沿海公路亡命南逃,光俘虏就送给志愿军3,000人。

“美国历史上路程最长的退却”(艾奇逊语)开始了。10天之内,美军溃退300公里,几天前还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现在“看见北朝鲜山坡上的狗尾巴草都发抖”。

1950年12月24日,抗美援朝第二次战役胜利结束。志愿军胜利进抵三八线。战役歼敌3.6万,其中美军2.4万。对美国人来说更为雪上加霜的是,第8集团军司令沃克中将在败退途中,其座车与南朝鲜溃军的汽车相撞,当场身亡。志愿军作战伤亡3.07万余人,但冻伤达5万余人。

在这场震撼世界的大战中,彭德怀将志愿军传统的穿插迂回战术发挥得淋漓尽致,给二战老兵麦克阿瑟开了眼界。经过这场在清川江边和长津湖畔的殊死较量,中国人民志愿军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收复了三八线以北除襄阳之外的全部地区。这就是永垂共和国史册的“清长大捷”。

整个世界,包括中国人自己,都被这巨大得令人难以置信的胜利震惊了。

“这是一支伟大的军队,彭德怀是东方杰出的统帅。”斯大林看着战报喃喃自语,然后,他也许想为自己在志愿军入朝之初的不光彩表现弥补一些什么,对身边的部下说:“必须迅速在1951年3月前完成中国同志36个步兵师的全部装备订货,还要立刻送过去3,000辆汽车。”

实力是赢得尊重的捷径,整个苏联社会都对中国军队能用那么简陋原始的武器打败“联合国军”感到钦佩。志愿军威信也在朝鲜人民中空前高涨:“毛主席伟大,朱总司令伟大,朝鲜有救了!”当时,中国著名经济学者马寅初正在东欧参加“保卫世界和平大会”,直到晚年马寅初还激动地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志愿军收复平壤的消息传来,几千名世界各国与会代表边鼓掌边高呼“毛泽东万岁”“新中国万岁”,时间竟长达10余分钟,实为国际会议中极其罕见的景象……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震惊了。近代以来就看不起中国的日本人受到的震撼可能最大。一夜间,“支那”这个蔑称在日本大众的口语中消失。对于欧美国家来说,难以接受的事实是,打败十六国联军的国家竟是不久以前的“东亚病夫”!美国人则直截了当地承认:“美国传统的理想和正义观被中国的大军粉碎了,美国人大概从未受到过如此严重的创伤和挫折!”连狂妄的麦克阿瑟也沉痛地发现自己的中国知识旦夕间全部过时了:“必须从这样一个观点来看待这个问题,在完全新的情况下,和一个具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完全新的强国进行一次完全新的战争!”

从此,新中国的巨人形象在世界上树立起来了……正如英国牛津大学战略学家罗伯特·奥内尔的评价:“中国从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如果中国人没有于1950年11月在清长战场稳执牛耳,此后的世界历史进程就一定不一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