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自在

如果你不讲一个佛字,向人讲清佛的道理,那你就理解什么是真正的佛教了。------海空法师
正文

修行与人间佛教精神1[ZT]

(2009-05-30 12:21:42) 下一个

海空上师开示

今天,我给大家讲修行与人间佛教精神。什么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改和修正自己的行为。因为我们自己本身在行为上不完善,需要经常检查自己的行为。实际上,修行就是为了做一个完整的人。完整的人包括两方面:一个是身体方面,另一个是精神方面。精神方面就是要调理我们的心性,开发我们的智慧;身体方面就是要强健我们的身体。

在心性和身体都比较健康而且完整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发我们本具的光明觉性。用我们本具的光明觉性来观照反省我们自己的行为。让我们自己的行为进入正常的轨道,从而圆满我们的智慧。所以修行,就是要完善圆满上述的四个内容。我们首先就要具备一些基本条件。有些什么条件呢?
 
第一,就是皈依上师三宝。为什么要皈依上师三宝呢?因为上师三宝是精神的依托与智慧的航道。第二,就是以五戒为做人的基本准则。这个五戒就是我们前几天讲的: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在五戒的基础上,还要做四摄,就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四摄就是觉悟者接受众生的四种方便。

布施就是施舍钱财之类的东西,也就是把我们的钱财布施给僧众,布施给众生。还有就是供养三室。爱语就是令人生欢喜心的语言。不要去说那些人家一听到就不高兴的语言。爱语也是我门现在所说的语言美。但是这个语言包含的内容有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意思,这种语言不但人家听到高兴,而且你的语言是为了帮助人,关心人使人听到你的言语以后,能够觉悟,能够开发智慧。这种语言才叫爱语。如果说一些调皮捣带有挑逗性的语言去取悦别人,人家也会高兴。那不算是爱语,是绮语。利行,所谓利行,就是要做那些有利于众生,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同事,就是对在一起生活的人,一起工作的人要平等对待,要和平共处。

我们在家人和出家人在五戒和四摄两个方面有些不同。在家人要守五戒。曾经有一个学者说:“你那五戒我是最喜欢的!”我说:“为什么”’,他说,杀生多好,杀得吱吱叫,听了多开心。偷盗,把人家的东西变为我自己的,那还不好吗?你要说邪淫,这个更好玩,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妄语,想骂谁就骂谁,能哄就哄,能骗就骗,哪点不好呢?饮酒,那才好呢,喝了酒,可以助兴。人家说:“对酒高歌,人生几何”。他说这五戒,不要说戒,我一听到就高兴。说这种话的人还是知识分子,不是一般的人。我看社会上还有不少这种人。前次,我说到我们修行人最怕的是五花箭。就是我们在修行观想当中,看到的那些景象,要特别注意什么叫五花箭?即财、色、名、食、睡。有人说,这五样我最喜欢、财谁不想;色谁不想;名、利那更想;食,谁不想吃好吃的东西;睡觉就更舒服了!这五花箭,每一箭射中我都没关系。真有人说这种话的。可见现在的人真难度啊。这就是被经济、享受断了智慧的人。

我们在家人要怎样来对待五戒这个问题?你要不杀生,蚊子咬的时候怎么办?不打吧,又咬得我疼。是不是?老鼠把我的箱子啃坏了。你不杀它,又给你咬一个洞。怎么办?对于杀生这个问题,我是这么想。要我们的行为不伤害众生的生命,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过去,佛在经典上讲,一体水里有十万八千个生命,当时佛的慧眼就能看出来。佛在两千多年前就说一钵水里有十万八千个生命。现在我们的科学证实了,水里有很多微生物。确实我们每隔一口水,也就是凉水,你都会伤害不少的生命。更别说杀猪杀鸡杀牛了。一只牛,人家吃了,就产生共业;共同吃一只猪,也是共业;一只鸡,一个人吃就是自己的业,大家一起吃,就是共业。大东西是共业,小东西你自己承担。比如说你吃小虾,一口气吃了很多生命。再说我们走路,举步就造了不少的业。你能知道你的脚下不踩死蚂蚁吗?还有比蚂蚁更小的上。不要说不杀生,你们在座的谁也记不请你究竟杀害了多少生命。你们谁能记清吧?记不清的!我谈的这个杀生,就是不要故意地去起伤害众生的生命的心念。也就是不要着意杀生。我们要把所有的生命当作和我们的生命一样看待。要我们要怎样摆脱这个问题?我们要发起我们的菩提心忏悔我们自己,而且回向我们的功德,加持这些众生往生,帮助它们解脱。我们要想到,它们变成了这么小的生命。它们没有智慧,没有觉悟。它们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随落成幼小的虫子,畜生的境界。我们为它们感到悲痛。我们要发起一个菩提心,让它们尽快地摆脱这个非常可悲的环境。更早地萌发它们的大愿,生到人间来,生到天堂中去。这样,我们的悲心生起,才能够解脱或转化那些幼小动物的命运。

要说不杀生,并非是买一只鸡来杀才叫杀生。过去有一种说法,我们不杀生,我们可以吃三净肉。买人家杀死的,买街上现成的,洗得好好的肉,我们只管管吃。我看自杀他杀,见作随喜都是犯杀戒,你支使人犯罪,比犯罪者罪更大。如果你吃了一只人家杀死的鸡,你不是主犯,也是同案犯。你们说对不对?(众答:对)。对了,还是难脱干系。要脱干系就别吃了。杀生,这个问题主要是不吃素造成的。吃素这个问题主要体现在中国汉族。其实西藏人不但要吃肉,还吃生牛肉。因为他门不吃不行,御不了寒。还有他门不吃牛羊这些东西,就没有吃的。怎么办?

过去说的杀生,就是戒律上说的不要去故意杀害众生的生命。不要有一种动机去杀生。在家人吃素,只是提倡。因为吃素对身体有好处。你要强迫大家全吃素,有的人就说,让我天天吃素,我干脆就不学佛了。我的有些弟子就有这种想法。他说我一天不吃肉不行,难受。你当我说的是假话,真的有不少人这想。对待吃肉这个问题,我们这样来看。我们提倡吃素食,素食对身体健康有好处。还要将众生的生命作自己的生命一样珍惜。如果你生活上需要,有的是身体上需要,在一起生活中尽量有节制地吃斋。如花斋,定时吃之类。以这种为戒,使我们生起一颗菩提心。吃斋主要是这个意思。对于集体生活当中,人们的节日、庆况活动等等而举办的宴会,我们不勉强,也不反对参加。但是学佛的要求是同情众生,同情众生生命。

 有的是当兵的,要上战场,面临着杀生问题。命令一下,我是学佛的,我不打了,让他打我吧,那能行?那是执行命令,那是战场,是两回事,这个另当别论。如果你在路上有几个强盗要杀害你,你作防卫不算犯戒。还有呢,你知道一个坏人他要去害很多人,你经过劝解,劝解不了;通过阻止;也阻止不了。用其他方式又来不及,为了救很多人,你处掉这个坏人,不算犯戒。这是菩萨戒上说的。关键是你杀害众生的起心动念,意图是什么?是为了害他,还是为了救他。这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以,我们提倡无论是念净土宗的,还是修密法的,或修禅宗的,要多念一些往生咒。要生起一颗同情众生的心。特别是同情那些没有智慧,失去智慧的动物。它们已经沦落到那种地步,我们希望它们早日摆脱那种环境,这样你就生起了一颗悲心。有人说,他儿子是杀猪的,可不可以皈依?还有的是开餐馆,每天都要杀鸡杀鸭,这种人也能皈依吗?当然可以。你可以守四戒,只是不守杀戒。当你不想再杀生,认识到以后补一戒,不就守五戒一吗?戒律这个问题是圆融的。

 至于盗戒,是指偷盗。偷和盗是两个概念。偷是在人家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地把别人的东西拿来作为自己的就是偷。盗就是强行的,你知道也行,不知道也行,强行把别人的东西抢过来。如果我们把两条腿盘起来,就想那些不正当的事,难道说,这也是在修行吗?关于盗戒,并不是要亲自去做。如果你想我不去偷,我叫别人去偷,我就不算犯戒。因为是他偷的不是我偷的。这种想法也是犯戒。叫做自做他做,见做随喜。意思是说你叫人家去偷,也是犯戒。你看见别人偷东西,你感别高兴,生了欢喜心,也算犯戒。所以,凡是用不正当手段和行为把不应该属于自己的物,用盗取、夺取、骗取、诈取等方式据为己有,都是犯盗戒。或许有人说,我没偷没盗,我是从他手里骗来的,这种行为还是算犯戒。能不算吗?一样算犯戒!

 对于淫戒问题,我是这样看的:淫,是男女之间的生理现象。这里是指邪淫。在家人夫妻之间是正淫;不是夫妻关系,与其他人乱搞那是邪淫。前几年,我有一个弟子皈了依,回去就分居,闹得全家一塌糊涂。不到一个礼拜,他家里人找我了,说我那个人在你那里皈了依,就不跟我睡觉了。他说是你说的,皈了不能犯淫戒。我说你们要搞清楚,你们自己家里的夫妻关系,是正当的。那是正淫、不是邪淫。这个淫戒,还有几种说法。只要不是为了贪取,求欢乐的行为就不叫邪淫。如在外边遇见别人强暴你,你自己没接受和生起贪欲,这个就不算犯戒。这类情况过去现在都有。因为戒是比较圆融的,关键是你的起心动念是什么目的。

五戒当中的妄语戒。妄语就是说假话,说不实际的话。它也包含两舌、恶口、粗言等非常下流的那些语言。我们这次来参加学习班的学员,有的是打妄语来的。但这是方便妄语。你为了做件好事,暂时不告诉他,等你做完了再告诉他。这就是方便妄语。方便妄语是没有罪的。只是不那么好而已。我们要把这条戒讲清楚。如果不讲清楚,好多人就会说,我说假话了,又犯戒了。

酒戒怎样对待?有一个居士跟我讲,佛,我可以学。要我不吃饭也可以,要我不喝酒就不行。这个怎么办?我可以告诉你,喝不喝酒是你自己去把握它。少量的酒把它当作一种药物来喝,是可以的。累了喝一点酒,调理一下自己的身心,调和身上的气血,对驱出风湿病是有帮助的。如果你把自己喝得熏熏大醉,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见什么干什么,那就是另一回事了。酒喝多了,是要伤害身体的。喝醉了更要乱性的。现在喝酒醉了犯了法照样判罪。比如说喝醉了酒然后开车,是不是要罚款呢?照样要罚款。有些宴会,朋友招待之类的应酬,我不是叫你戒酒,至少你要把握一下自己,不喝更好。自己身体疲倦了,喝点酒调理一下,我不反对。酒呢,原来没有这条戒的,最后因为发生了很多事,才订了此戒。所以我们出家人是四分戒律,酒戒是加上去的。那么,凡是成天烂酒的人劝其少喝,最好不喝。如果你非喝不可,那是你自己的事情。只能是自作自受。

 用佛教的话讲(但愿你们不要把它说成是封建迷信)每守一个戒,就有五个护法菩萨保你。你只要把五个戒都守了,你这一生保险平安,福禄长寿。你少一个戒,就少五个护法菩萨;你犯了两个戒,就少了十个;你犯了三个戒,那就少了十五个菩萨;犯了四个戒,就少了二十个了;五个戒都全犯了,那就没有菩萨保佑你了。你该受什么罪就受什么罪。如果你不相信,你就试试。我说这些东西你最好别去试。我们学佛的人,修行的人,要能够守五戒。就是我们做一个普通正常的人,都应该遵守基本的社会规范,也就是道德规范。刚才讲了五戒,对于四摄,即布施、爱语、利行、同事等,都是觉悟者摄受众生的方便法。至于六度,它实际上是一种治理我们身心的方法。用布施度悭贪,用持戒度毁犯,用忍辱度嗔恚,用精进度懈怠,用禅定度散乱,用般若度愚痴,这就是六度。五戒、四摄、六度、十善,是我们经常要牢记的。因为我们生活当中都要注意守戒,行善、摄受众生。所谓十善:第一、不杀害物命。即不杀害众生、动物的生命。我们要有同情心,要有悲心,对一切众生要生慈悲心肠。当然能够生起菩提心更好。第二、不偷盗财物。第三、不邪淫乱伦。第四、不欺骗诳说。第五、不搬弄是非。第六、不诅咒恶言。第七、不花言巧语。第八、不贪爱五欲。(五欲,即财、色、名、食、睡)第九、不嗔恶无忍。第十不愚痴无明。十善要全部都能做到,一点不犯,恐怕在座的人,很多都成问题。办不到。不过要用心量观照自己,观照自己的行为,不犯为最好。做到一点,就有一点功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