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拾马粪

(2015-10-23 14:51:56) 下一个

拾马粪

  如今提到素质教育,就是琴棋书画社会活动什么的。学生不能只会读书,要和课堂外面的社会有所接触。小叶读小学时,也不是没有素质教育,那时叫政治素质教育,教育与工农相结合,课外要学工学农。因为学生们大多数是工人子弟,所以学工的重要性就不如学农。我们每年夏天要走出城市,到农田拾麦穗,体验一点点农民的生活。还有一项和农民沾点边的活动,就是在城市街道上面捡马粪。

  当年汽车不多,马车可以随便进城。马车慢悠悠地在宽阔的柏油路上行进的样子,真是令人难忘。面貌黢黑的马车夫的吆喝声,扎着红绳的马鞭甩在空中发出的脆响声,今天的孩子听不到了。小叶和一个好朋友组成拾粪小组,在路边等着。马车一经过,赶紧跟随在后面。一旦有动静,要以最快的速度冲上马路,防备别的小组和你抢夺。孩子们是聪明的,捡了几天马粪,就能预判哪匹马要有行动,提前走到马车后面。

  拾好的马粪要交到学校,老师登记评比。记得操场旁堆着几堆马粪,臭气熏天。学校里也不是天天如此,每学期有几周时间在低年级学生中开展这项活动,过后堆粪的地方会被清理得很干净。

  拾马粪依今天的标准,算不算一种素质教育呢?

  补充两件低素质的事情。马车进城,马不能随地大便,要有防备。素质高的马车夫会在马后面的车上吊着一片兜布,马粪落在布上。当然,这种马车经过时,我们是不答理的。另外,有一个秘密后来被揭穿,有的同学的马粪,不是在路上捡的,是从大车店里偷的。

10/23/2015

海外原创 未经作者许可 请勿转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