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其中

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个人资料
满儿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儿时的美味: 硌吱盒

(2016-09-24 10:04:31) 下一个

     近日,经常想起小时过年的情景。年前,奶奶总是炸出好多硌吱盒。有带馅的也有不带馅的,一口咬下去,脆硌吱盒就硌吱硌吱地发出清脆的响声。奶奶把它们装在几个漆盒里(那时没有塑料。老百姓家里一般都没有铝饭盒呢)。孩子们馋得不行,不到大年三十,就吃了大半。奶奶就发出严令,不许吃了,留着过年吃。我们就每天眼巴巴地看着那几个盒子,用小鼻子闻啊嗅啊。胆子大的就开开盒子盖,用小手指粘一点儿碎渣渣,放在嘴里解解馋。

漆盒

    那时的北京很冷,每到腊月春节前,奶奶预先准备好许多食物,象豆包,花卷,饺子,豆腐,红烧肘子,炖粘肉(南方叫四喜丸子)储存在院子里的几口大缸里。硌吱盒是奶奶必做的一道美食。

脆炸硌吱盒:

     硌吱盒是一种比老北京城还老的北京特色食品。它伴随京杭大运河之生而起于运河源头之通州,历经人们千百年品味推敲,此味视运河渐衰而不顾至今留存于京东民间,且有日益蔓延之势。当初京杭大运河通航后,大批京东百姓操起漕运营生。船工们从山东带回酥脆的煎饼,日久受潮,煎饼变的皮软,入口不爽。有心人将煎饼卷成卷切成段下油炸,食之更香更脆,至久不变质。咯吱盒很快成为陪伴船工远航的美食,也自然在京航大运河码头张家湾方圆数十里的京东一带民间传开。

  旧时每逢春节过大年,京东通州乃至运河两岸百姓将所余杂粮细作,油炸咯吱盒便是其中之一。它可做点心用来招待客人,亦可做汤、做馅、焦溜、爆炒,也可荤可素,为节日的餐桌添彩。

  咯吱盒的制作原料非常广泛,麦、米、豆、谷,甚至高粱玉米均可入选。碾磨成粉,调水成浆,上炉火 摊成薄如蝉翼形如满月的煎饼;再均匀洒上少许香菜末和椒盐,卷成卷切成寸段,滚油炸之,即成咯吱盒。颜色如淡黄,入口酥脆,五谷香沁人肺腑。而咯吱盒最讲究的用料是绿豆,对绿豆的食性多见于中医典籍。《本草纲目》“绿豆解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宜连皮生研,水服,且益气,厚肠胃,通经络,无久服枯人之忌”。用 绿豆制作的咯吱盒,口感酥脆厚味绵延。如上五香粉,芝麻乃至孜然,咖喱,辣椒等为辅料,也不改绿豆之原香。

     那时奶奶做的硌吱盒必用绿豆皮,有软炸和脆炸两种。

     记得这软硌吱盒是帶馅的, 馅儿是胡萝卜丝,香菜丝之类的东西,卷成卷,切段后油炸。

软硌吱盒:

帶馅的软硌吱盒油炸一天后就是软软的了,味道足足的,好吃极了。

今天在网上看见有卖京东X氏硌吱盒的。 和我奶奶同姓。我奶奶也来自京东。

莫不是什么不认识没来往的奶奶的娘家后人做的吧? 若验一验DNA, 可能有亲戚关系呢。(说笑话了)

 

相片来自网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麦兜兜123 回复 悄悄话 长见识了 一直以为炸咯吱是回民的食品
spot321 回复 悄悄话 够馋人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