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号

飞出掌心 滑过天空 伤痕处涌出一场雪 这味道 只能浅尝即止 相信 终会有一种方式 在未来的某个角落 安放一个顿号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天津的爷们儿》

(2009-09-01 19:04:31) 下一个
老大出题,莫敢不从。歪歪妙人妙文说的通透,我再来给天津爷们儿涨涨脸儿。

天津的爷们儿吃软不吃硬,讲理儿。但凡有事,大哥儿大姐儿的客气两句也就过了,可是如果耍横充楞子,那可就要好好掰次掰次了,轻的也就呛火大吵一番,重的一定拿龙要个认栽。一但认栽,强的一方也就此收手,点到为止。如果纠纷发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很少有动手的。因为围观的人总会热心好言相劝,并全力支持占理的,理亏的一早也就知趣的溜了,省得难看。

天津的爷们儿是好姑爷(女婿)。以前老话“姑爷就是半个儿”,丈母娘用姑爷可比儿子顺手多了。倒退些时候,星期六就是准女婿们的娘家劳动节,一早准登门报道。买媒,买粮,换烟筒,盖小房儿,在陪未来丈人搓几圈麻将牌,讨人疼呀。您可能以为这是婚前的假象,其实婚后的天津女婿更贴心。以上工作顺理成章地由PARTTIME转为FULLTIME,还多了个初二回门。每年初二是天津一景,马路上全是登着自行车的女婿们,从里到外一身新,皮鞋锃亮,呢子大衣二八车,手里拿着点心、烟、酒,心里想的全是丈母娘开门的笑脸。如果赶上大雪呢?嘿嘿,下刀子也得去。

天津的爷们儿“怕老婆”。这是个光荣传统,一方面是天津女人里里外外一把手,操持家没话说。另外,天津爷们儿有着根深蒂固的“好男不和女斗”的理念,如果夫妻拌嘴,几句后立马门口抽烟去了,回头见了二哥还嘴硬:“娘儿们家知道个屁。。。”。

天津爷们儿认为男的养老婆是天经地义的,有两钱儿,老婆的金链子,玉镯子绝对先制备,为啥?如果不这样还是爷们儿吗?天津的爷们儿爱自嘲,这点是“京油子,卫嘴子”的本质区别,我们爱把自己的身位辈分放低些,认为自己就是个小人物而已,这样体现尊重对方,但骨子里可是傲的。天津人说话时听内容也要听语气,漂亮话有时是夸你,有时可是骂。

天津爷们儿有素质。这点与文凭无关,完全是地方人文环境造成的。哪个爷们儿不是从小到大逛戏园子或听电匣子长大的,对京剧,评剧,梆子,鼓书,相声、弦子等众多戏剧曲艺形式有着极高的鉴赏力,甚至连南方的越剧,黄梅戏也能品评到位。一个角儿想火,过了天津人的耳朵就行,不信问问郭德纲。

时过境迁,离开故乡十年,听说变化很大,希望真正的爷们儿越来越多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