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精英谱

南方的才子北方将,陕西土地埋皇上。在华夏民族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在这块浩渺烟云的水土上,曾经风生水起、波澜壮阔------
正文

陈忠实

(2009-11-29 08:09:44) 下一个



陈忠实
 19426出生西安市灞桥区,中国当代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主席。

陈忠实的老家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这是南倚白鹿原北临灞河的小村落,全村不足百户人家。陈忠实的父母亲都是地道的农民。1962年,陈忠实20岁时从西安三十四中学高中毕业,回到这个小村庄,生活了40多年。在这四十多年当中,陈忠实担任过小学教师、中学老师;文革中担任过当地公社党委副书记、革委会主任;1978年后担任当地文化馆副馆长、文化局副局长;1982年后成为陕西省作协专业作家。正是这40多年的农村生活,为陈忠实的写作提供了丰富生动的真实素材,根植了坚实厚重的文化底蕴。

陈忠实青少年时期就喜欢读书,热爱文学。在初中二年级时,就在作文本上写下了平生第一篇短篇小说《桃园风波》 。高中二年级时,在西安市三十四中学组织了《新芽》文学社。

1965年初陈忠实发表散文处女作《夜过流沙河》

文革期间,陈忠实创作了不少沁透着那个特殊时代气息的作品。我和我的几个同学是那个时代的他的“粉丝”。

陈忠实自197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来,发表中篇小说9部,短篇小说80余篇,报告文学散文以及创作漫谈50余篇。其中9()作品获全国及各大刊物奖。已出版短篇小说集《乡村》、《到老 白杨树背后去》,以及文论集《创作感受谈》。 中篇小说集《初夏》、《四妹子》,《陈忠实小说自选集》(3),《陈忠实文集》(7),散文集《告别白鸽》、《生命之雨》  《家之脉》《原下集》等。

短篇小说《信任》获1979年全国优秀作品奖、《立身篇》获1980年《飞天》文学奖,中篇小 说《康家小院》获上海首届《小说界》文学奖、《初夏》获1984年《当代》文学奖、《十八岁的哥哥》获1985年《长城》文学奖,报告文学《渭北高原,关 于一个人的记忆》获全国1990-1991年报告文学奖,长篇小说《白鹿原》获1993年陕西双五文学奖、199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炎黄杯文学奖、第四 茅盾文学奖

陈忠实大部分时间都躲在西安市东郊灞桥区西蒋村的老家旧屋里,一求耳根清静,二求读书弥补文学 专业上的残缺,三求消化他所拥有的生活资源,创作出数量上越来越多、质量上越来越高的文学作品来。

1993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白鹿原》是陈忠实最为重要的作品。

《白鹿原》是一部渭河平原50年变迁的雄奇史诗,一轴中国农村斑斓多彩,触目惊心的长幅画卷。主人公六 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庭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话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 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 痛中颤栗。

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集家庭史民族史于一体,以厚重的历史感、丰富的文化意蕴和复杂的人物形象而在同类作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代文学中不可多得的杰作之一,被著名学者范曾誉为陈忠实先生所著白鹿原,一代奇书也。方之欧西,虽巴尔扎克斯坦达尔,未肯轻让。,西方学者评价说由作品的深度和小说的技巧来看,《白鹿原》肯定是大陆当代最好的小说之一,比之那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小说并不逊色。” 

《白鹿原》一出世,评论界欢呼,新闻界惊叹,读者争相购阅,一时洛阳纸贵。其畅销和广受海 内外读者赞赏欢迎的程度,可谓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中所罕见。迄今人文社的累计印数( 含修订本、精装本和茅盾文学奖获奖书系”) 已达六十六万一千册,此外还收入他的小说自选集文集,海外则有香港天地图书公司版、台湾新锐出版社版和韩文版、日文版先后面世。

?

《白鹿原》面世后确实出现了好评如潮,畅销不衰,却也一直有不同的争 论、批评乃至粗暴的压制。事实上《白鹿原》一度曾经遭到与贾平凹《废都》相同的被禁命运。此后经过一定的修改,终获通过。它先是荣获陕西第二届双五文学奖最佳作品奖和第二届炎黄杯人民文学奖。紧接着《白鹿原》又在一九九七年荣获中国长篇小说的最高荣誉----第四届茅盾文学奖。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