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章,第一次和同学约会

(2009-11-24 15:57:29) 下一个

现在先卖个关子,不说我是怎么处理此事的。要是这种事给你遇上,看到那龌龊的一幕,也许你会用刀宰了他们两个。
  我们县城不大,在70年代末期,还是个很落后的小城镇。我所在的学校共4个高中毕业班,二百多名学生。考取高校的共7人:南大2人,南师大1人,盐师1人,华东水利(河海)2人,安徽水利1人。
  通知书下来后,我父母很是高兴。说:是祖上保佑我的,不然,我们那个大村庄怎么就我一人能够考上呢!
  去学校报到时,我是第一次去省城,虽然只有一百多公里,在那时看上去是很遥远的路程,我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的车费是一元九角。
  那天,表妹送我去车站,我们一路上都没有说话,真不知道说什么好。我是第一次和年轻女性靠得这么近,在学校的时候,从没有和女生单独说过话。这事看来在今天有些不可思议。
  在看弟弟妹妹们,的确是这样的。你们现在真是幸福啊!
  上车时表妹递给我一个纸包:这个你带着吧,要是饿了就吃一个。我后来才知道她给我的是四个小麦面饼。
  在她给我时的一刹那间,我忽然发现表妹的脸红红的,美丽的大眼睛含着些泪水。要是在今天,我肯定会对她亲上一口,或是拥她入怀。可是,那时连拉手的勇气都没有。
  表妹不认识字,她也不会写信,只是默默地在村头等我一月一次的归来。
  我学的科目是外语系,班上四十二名同学有二十二位女性,占一半还多。和我同桌的一个女孩姓朱,名妍。来自苏州,小巧玲珑,还像个初中生。
  我在班上是家庭条件最苦的一个,衣服穿着都是母亲自己亲自织做的,鞋子也是如此。看上去,像个清朝时期的穷秀才。
  世道的变化往往相反。那布料,拿到现在也许是很时髦的。你走在大街上,就能看到有些女孩用它来做裙子或上衣,看上去也真有点美。这大概像鲁迅先生所写的物以稀为贵吧?!那时我特寒酸,吃的也是最便宜的菜。但是我的成绩跟衣着成反比,加上一米七八的标准身材,是班上女生青睐的对象。
  可是,我感情的大门对任何人都是紧闭着的,这倒不是我高傲,而是我确实没有那个条件。对我的同桌朱妍同样如此。她看到我吃得很清苦,经常把饭菜票塞在我的抽屉里。
  小朱的成绩也很好,她的家庭条件很优越,后来被学生们公认为学校的校花,追求她的人自然很多,可是她却偏偏就和我好,我有什么好啊?!
  记得我在一次课外活动时扭伤了脚,两个男生把我扶到学校医务室,而小朱也跟着去了。
  伤到骨头了吗?小朱关心地问我。
  没有什么,只是扭伤了筋。我回答。
  下次要小心哦,很疼吗?她还是不放心。
  这不算什么,比起我在家乡田里劳动好多了。
  我想的确算不了什么,在家里上高中时,每个星期日和星期六都要去生产队下地干活。
  受伤后的那几天里,我走路不方便,都是小朱给我打饭,充水,衣服也给我洗得干干净净。从那以后我的衣服都是她给我包洗了。
  朱妍虽然是城里人,但是很勤快,人也很好。在她身上看不出城里女孩的骄气。
  我们整天在一起,有时讨论学习,有时一起参加学校的活动。很是纯朴的交往。
  相处一年,第一个暑假即将来临。小朱邀请我到她家去玩,我没有同意,我这派大老土的样子怕把她父母吓着。同时想暑假中要帮助父母干活。
  我可以给你买一身衣服。小朱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
  谢谢了。以后我会去的。我回答她。
  今天晚上有事吗?她接着问我。
  没有,有什么需要我帮忙吗?我反问她。
  明天是礼拜天不用起早,我想今晚去看长江大桥的夜色,你能陪我去吗?小朱第一次邀我外出。
  这样不好吧,还有其他人去吗?我问。
  我才不和他们去呢。小朱坚定地说。
  这样,我和朱妍第一次约会外出了。出了校门,走在大街上,我才发现她很漂亮。以前还没有正眼看过她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