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1章,结婚时的礼节

(2009-12-03 08:05:18) 下一个
  公元1985年元月1日的这天,天气晴朗。举国一片欢腾,我家里更是热闹。
  两个舅舅的全家,一个姑妈的全家昨天就来了。
  爱国和妻子和英,还有丽那边的媒人一早就来到我家。他们要安排去接亲的人。
去7个人接新娘,4男3女,是单数,来时是8个,增加的那个人就是新娘——丽,我的妻子。7个人中有两个一男一女必须是没有结婚的伴郎和伴娘,我的一个堂弟和姑妈家的表妹。
  随带的东西有香烟数条,糖果数斤,红包几个(后来我也按照丽的意思办了),猪肉20斤,大鱼两条,贴上大红喜字。双响20个,小炮竹一挂(进她家门以后放的)。他们先简单地吃过早饭去了丽的那边。个个都穿著过年才穿的新衣服,很好看。
  本家的几个叔叔和婶婶,堂哥堂妹,都一大早来了。借桌子,搬凳子,整理碗筷。光是趁厨的就有四个。猪是昨天就杀好的,豆腐是昨天夜里二弟夏威耳去豆腐店磨来的。小菜:藕、芹菜、荠子、胡萝卜、蒿菜等等是今天早上从县城买来的。大蒜、菠菜、香菜和青菜是自家田里父亲早准备种的。帮忙的本家女人们收拾小菜,洗干净放著备用。
  大学同学,A、B、C、D、E、F上午十点前到了,我安排他们喝茶、抽烟、吃瓜子。
  另外一个姑妈家的一家也到了。
  丽的那边说好是10点钟准时发亲。路上的时间是一个半小时,估计在11:30左右到达。
  还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我安排几个本家和亲戚去村头的路口等候,在那里接送亲来的担子和人。
  此时新亲桌子上的茶点已经摆放整齐,只等著新亲的到来,并安排四个能喝酒的同学一人负责一桌陪新亲喝酒。本家几个年轻的负责上菜,年纪大一点的洗碗。
  安排了一个堂弟媳专门发喜糖和果子(花生、□豆、黄豆、葵花籽等组成),给看热闹的邻居和一切来参加宴会的人。
  三弟夏威散也从部队赶到,他穿的便装,本来是昨天能到的,由于路上车子耽误了。
  "来了,来了,新娘子来了。"有人在叫。
  送亲的人在村外一华里的地方停留。安排好的人将担子一一接下。
  头和尾两个担子必须是丽自己家的亲人来挑。头担是他哥哥挑的,里面有我和丽的鞋子和衣服。尾担是马桶、扫帚、簸箕和洗衣郎头一个,是妹妹凤挑的。其余的是她家亲戚或本家挑或抬的。东西有一个梳妆台、一台缝纫机、一张沙发、一辆女式自行车,外加两付抬箱,东西实在不少。
  这么多东西,丽的家里是赔了。只怪当时我太穷,很是害羞。
  送亲抬东西的每人发两包香烟,头和尾各一条。这是"著兴"的。著兴:不成文的规矩。
  送亲的人一一去就坐,新娘进门要抱的,那么远的路,丽很心疼我,她尽量走得离家近一些。
  在村的中间,我来到丽的面前,今天的丽实在真是漂亮,她就是要跟随我过一生的人,我很满意,心里喜滋滋的。我对土地鞠躬,内行人叫我做过一些我也不懂的礼节,用秤在丽的后面做个动作,媒人用红头巾将丽盖住头。我弯下身子一下将她抱起,在看热闹人的拥挤下走到新房的门口,门关著,进不去。那是爱热闹的人要糖要烟吃。闹了几分钟满足了他们的要求才将门打开。我将丽放在床前的踏板上,看热闹的邻居大人和小孩挤满了新房,我给男人散烟,堂弟媳在发'新娘子'果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