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9章,家乡的风俗

(2009-12-05 18:36:09) 下一个

  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风俗习惯,有些习惯是祖上遗留下来的,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了。也有些是人们后来兴出来的。
  我们这里的习惯也不尽相同,我把基本流行的风俗例举一些。
  这一节写起来有些费劲,一没有现成的资料,二是我有些自己也不懂,还要打电话问问家里的老人。要写详细可能很多,分几个小节来完成。如果有不妥之处,请家乡看客加以指点。 
  1,婚姻。
  男女结婚,女方叫"嫁女儿"或"嫁姑娘",男方叫"娶老婆"或"娶媳妇"。
  旧时男女结婚有自由的,也有不自由的。有些连面都不曾见过。一切由两头的媒人(我们这里叫'周公')说了算。如果有定过亲的,男方家里穷,娶不起媳妇,那就选个日子,趁过庙会或热闹的时辰将女方抢回来,这叫"抢亲"。
  也有从小带一个女孩,长大后成亲的,那叫童养媳。
  有男方到女方家的,旧时被称为"男媳妇",现在叫"上门女婿"。
  我父亲的第一房夫人就是童养媳,后来感情不合,离异。那时的离婚很容易,甚至只要男方"一纸休书"就解决了婚姻关系。
  还有,男女见面和拜堂成亲往往不是同一人。见面的时候如果男方很丑,可以借一个人过去相亲,等到拜堂成亲后"生米煮成熟米饭",女人就没有办法了。听父亲说,我中公和爷爷经常代人去相亲的。
  另有一种叫合家(gua ga),男女双方都丧偶,两人商量好组成一个家,可以在女方家落户,也可以住男方家。
  还有个"转社",就是哥哥或弟弟伤亡后,女的再和其兄弟结婚的,这就叫"转社"。
  旧社会的制度对女人的束缚比较多,"三寸金莲"被作为美的表现。将女人脚裹的小小的,走路都很不自由,那还说美?
  现在农村中很多婚姻制度被淘汰,但也有的在延用:
  (1)拿"八字":女方家将年月日写成"庚帖"──也叫"八字",由"周公"交给男家。将日子供在灶公台前,在七日内不出事情,就算合八字,如果打破一个碗都作为不吉利。这样"八字"就被退回去,婚姻就作罢。
  (2)合"八字":婚姻初定后,男方把女方的日期拿来,请一个"瞎子"算命,要是瞎子认为不相互冲突,就可以拿"聘金"了。所以男女的婚姻也掌握在"瞎子"手里。
  (3)纳彩礼:也叫"拿聘金",不定结婚日期,男方家设宴请周公设定礼金、首饰、衣料。还有必备的蒸糯米糕若干。
  (4)行帖:男方家将定好的礼金半数交给女方家,同时,男方家交给女方两个分别装有茶叶、大米的红纸袋子,也叫"龙凤帖"。袋子上分别写上"春茗千叶"、"秋粟万钟"等词语。女方家也同样用两个袋子分别放上芝麻、红豆。写有"赤珠献瑞"、"玉米呈祥"等字回送男方家。
  (5)清担:男方家把礼金的尾欠数,全部由周公交给女方家,并确定结婚日期,确定好的日期还要被退回来一次,这样才吉利。

  我在《两位妻子》中曾经描写过结婚的场景,但还不够详细。这里继续:
  (6)结婚:男方家在结婚前一天要送"水礼",有猪肉数十斤,大鱼两条,鲤鱼或草、青鱼都行。后来又兴出很多附加品,多少不一。
  男方家:负责接担子(嫁妆),迎新娘,入洞房,拜堂,圆席,吃喝沏茶等礼节。
  女方家:前一天摆好供桌,烧香点烛,临嫁姑娘听父母教诲,大意是,出嫁后要孝敬公婆,尊敬丈夫,和睦四邻八舍。这个礼节叫"上头",晚上正堂上摆好酒席后,由出嫁姑娘边哭边拜长辈亲友及兄嫂,受拜著赠给拜金,多少不一,谓之"坐嫁椅"。母亲还要"哭嫁",有板有眼地哭出一些必要的词句,大意是女儿出嫁后,一切要服从婆家的规矩,经常回娘家看看,有心事和娘说说,临出嫁那天母亲一般在家里,不送女儿到婆家的,就是哭著将女儿送出门就行。
  男婚女嫁,在农村视为"终身大事",无论贫富都很重视。新娘快到男方家时,男方就要派出接担子的人在那里等候,接担是'著兴'要礼品的,一般是香烟,香烟多少或档次的高低也随著后来的条件而变化,这种习惯一直延续到今天仍然在用。数量也根据男方家的条件走。担子接走后,余下的是新娘,由男方家和女方家几个主要亲人陪著等新郎来抱。
  其他的娘家人先坐著喝茶吃糕点瓜子去了。以前女人出嫁是坐轿的,现在虽然没有了轿子,但有些礼节还是和坐轿的一样。家中长辈就地摆上几样贡品,杀鸡将血洒在路边,朝拜土地。一切做好后,再由'搀拜妈妈'将一杆秤在新娘的头上比划几圈,以表新娘日后平平安安。新郎换上新娘带来的衣服后,首先要对轿夫"作揖",新郎就开始抱住新娘,也有的不抱,用手搀著走,快到家时,在路上铺上红毯子,两个新人走在红毯子上到家,没有红毯子也可以用麻袋代替。
  娘家人吃过酒后,走时要和出嫁女打招呼,说些好话。晚上入洞房前要举行拜堂仪式,由新郎的父母亲坐在堂屋的中央,两边都是亲戚或长辈。由"搀拜妈妈"在旁边喊"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其次再向长辈拜,受拜的人要掏出多少不等的红包。然后是入洞房。
  还有很多小事小节,这不一一描述了,各个地方有各个地方的特点。
  2,贺"新生儿":孩子通常出生后,立刻向亲友报喜,一般是带染红了的鸡蛋,有3、5、7、9、11、13个不等,是单数。并在小孩出生后3天5天或7天为婴儿洗澡,称为洗三澡或洗五澡。如期必须设宴招待亲人,名为"汤饼宴"。赴会的亲朋好友要赠礼品,如小衣料,鸡蛋、红糖等,现在大都是赠钱。
  3,祝寿:一般小孩长到十岁时,就开始做"生(xiu)日(lie)",每隔十年就做一次。因"四"和"死"谐音,四十岁是不做的。做生日时可以通知亲朋好友来祝贺,再设宴招待,尤其是老年人隆重,过去女儿、儿子众多,为长辈们祝寿,同时也为其配偶买衣服等。父亲做寿,也要为母亲买。反之也是一样。做寿时也有许多礼节,点上香烛,长辈坐在其堂前中央,晚辈们磕头拜寿,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故事。亲友回家时要回赠糯米团子,寿面或寿酥等。
  4,上梁敬屋:农民做新房,有很多旧习惯,破土动工、竖柱、上梁都要选定好的黄道吉日。一般是问瞎子。尤其是上梁,礼节颇多,上梁前,先将两边的中柱上贴上对联,"竖柱欣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微星"正梁上一副横联:大兴土木,或其它吉利的词句。祖家设案,摆贡品,点上香烛进行跪拜。上梁时先放鞭炮,迎来四邻八舍,一边木工,一边泥工把正梁用绳子拉上去,嘴里念念有词:大(dai)斧一响,丁财两旺......接下来向下面的人撒糖、糕点、团子等。木工和泥工还另外备有一份礼品。一般是每人香烟两条和糕一对。
  5,丧葬:人死前,必须穿上预先准备好的"老衣",一断气,在死者口里塞上一枚铜钱,脸上蒙一块白布,手里放些纸钱,约二、三个小时待尸体冷却硬朗后方可入殓。
  布置孝堂,用白布拉在棺材前方,中间一个大"奠"字。棺材前摆张供桌,桌上方放一些祭品,有水果、糕点,中间一碗饭,饭的中央是一个拨了壳的熟鸡蛋。儿子、儿媳穿上孝衣在孝幕的后面跪著。有些大户还请僧人、道人念经。现在也有请"八音队"的。
  在家中的主要亲戚三天里来"上饭碗"。是晚辈都要哭出声来,以"老子"或"亲娘"称呼,平辈的哭"姊妹""兄弟"。出殡那天,要鸣锣撒纸,将纸扎的金童、玉女、马、花卉等列队送行。
  火化后骨灰下葬,先烧芝麻杆数根,表示阴间去后也是节节高升,再烧些纸钱。现在很多是用砖砌成小房子把骨灰盒放在里面。
  6,祭祀,我们这里每年有四次祭祖活动,清明、十月为祠祭。一方面上自己的祖坟山外,另外活著的60岁以上老人,还要到公堂屋里去喝酒。有条件好的村50岁就开始喝了。49岁的帮忙烧饭。人们从祖坟山给辞世的亲人送去饭菜,一般是三样,鱼、肉和豆腐等。烧纸钱也叫'祭钱'或'挂钱'。遇到大祭也有烧纸房子或纸衣服、鞋子之类。这是清明节和十月初十(阴历)。祭祀回来后到公堂屋里去喝酒。
  家祭是在家里,时间是七月份(阴历)和除夕。摆上酒菜,点上腊烛。祭祀之前的第一晚上要"约祖宗"。就是烧张纸钱,通知祖宗来吃饭。祭祀时也有很多的礼节要注意,饭和筷子的摆放都是反著的,传说祖宗是用左手吃饭。祖宗在吃饭时一定不能碰桌椅,家里人要对著正在吃饭的祖宗磕磕头。现在有些不是很注重这些礼节了。大多是形式了。
  7,过节,中国传统的三大节日我们这里和全国是一样的,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
  过节时新亲要买东西到丈人家去"张节"。带的东西广泛,一般是以烟和酒为主。
  相对春节要隆重些,亲戚朋友相互走动,有的带东西,有的不带东西。
  有的村在过年时也兴龙灯、马灯、狮子灯、塘蓬船等。沧溪的芮家嘴和丹湖的小花两个村还兴"打水浒"。
  以前在旧社会,靠近丹阳湖的西边经常有强盗出没,这两个村正好靠在湖边,所以每个年轻人都必须练得一手好功夫,这样就有了'打水浒',里面很多功夫大多是根据"水浒"中的拳法和招数而得名,教的师傅都是从外地请来的武林高手。后来强盗吓得再也不敢轻易来抢了,解放后这种传统的功夫也遗传了下来。有的年代在春节时上台表演,成了一项娱乐活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