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6章,我发现了小朱的秘密

(2009-12-07 22:02:13) 下一个
  题外话:不知我是过于热情,还是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不够高,以致很多人将不再言语。也许是我这写作水平让大家失望了,自己也深知道,一个七十年代的小高中生,能写出什么好看的东东来呢?从很多人回复的字眼中,我能看出,一些看事不够知深的人,已经对文章中的真假事件有所怀疑,也许是我在中途否认了一些事实的缘故吧,可有谁知道现在的我心却滴血?!我若是再来一句,文中发生的事情不是真的切身体会,能有如此了解详细吗?我不是小说作家,更没有水平去编造故事,来愚弄自己。本来不打算再继续写下去了,因为我还要为生计而去奋斗。再说即将写到我实际生活的一节,可能对某些人要有伤害。但在正当我要放弃继续的时候,楼里的两位朋友给了支持,他们给我汇寄来了两万元,使我有了继续的勇气。到最后我一定向大家公开,对他们表示感谢,他们支持我将我的经历写完。使我能安心坐下来继续写作。继续正文。
     
  小朱去上班后,我没有急着看电影,毕竟我的心不是在娱乐上,我坐下,先用眼睛打量着小朱房间中的每一切,也许从中能得到一些信息,解读小朱现在的内心世界。
  在卧室的左角有个门,那里通向书房,论关系,小朱和我已经没有秘密可言,我在这里是自由的。我可以看她的任何东西。我起身向书房走去,想先找本书来看看。
  书房的光线很好,一个挑出的阳台,站在那里可以看到三面的风光。书房中还有一个门通向另外一个房间。靠北边的整个一面墙,镶嵌着的一个大书柜,最上两层的大都是小朱在学校时候的书籍,英文居多。中间一排隔柜里是一些小朱平时爱看的言情小说、名人著作等。下面的是一些现读的外贸类书籍,中英文都有的。中间靠右边最后一格,是一些大小不齐的杂志之类,旁边明显的也有一些小朱保存下来的书信。我走过去,随手拿出一些看看,很熟悉的笔迹,那是我历年来写给小朱的信件。还有一些是我们班的同学小燕、思蕾、张慧等,大都是十几年前写给她的。小朱很是细相,都保存得很好。近年有了电话之后,我很少写信了,再往下看,一个自称她为“朱妍妹”的字迹很是熟悉,看落款是“卫东缄”。心想卫东原是我们班成绩最好的,以前也曾经追求过小朱,难道他毕业后也和小朱经常联系?我好奇地继续再看,信的数目还真不少,又看日期最近的是上个月的。很想打开看看卫东写给小朱信的内容。但又想,小朱在我面前从没有提及过卫东的事,还是不看为好。我将信件都按原来的位置放好,随手拿了一本外贸英文书籍,来到她办公桌的椅子上坐下。
  桌子上一些书籍中有一本小朱的日记,小朱也和我一样,再忙也有记日记的习惯,我拿了出来翻看着,第一页记事的时间是刚刚离婚的那天。“.........法官判决后,我的心终于落下了一块石头,也是我不幸婚姻的最后一天,我和他都没有说话,各自走向门外.........我的夏不知道听到我离婚的消息后有什么想法,我不想马上告诉他,如果他以后才知道,也许心里会好受些........总算结束了这段失败的婚姻,我不怪任何人,也许这就是我的命运。”
  不想再往下看了,心里很不是滋味。等小朱回来再说,看一个人的隐私最起码要得到她的同意。我走出书房来到楼下。
  朱妈妈买菜已经回来,她看到我下楼对我说:
  “小夏,看我忘了,还没有泡茶给你。”
  “阿姨,我自己来,你不要为我而忙。被子洗好了我去晒晒。”
  “我没什么忙的,被子我去晒吧,你只管楼上做你的事去。”
  “阿姨,朱妍的事我那天来后才晓得,真不知道该说什么。离婚后她什么也没有告诉我。”
  “这个丫头,我原以为她已经对你说过了,想想是我对不起你们,只有你能理解她。”
  “阿姨,不能这样说,我哪会怪你啊,有些事是想不到的。朱妍是好人,我更对不起她。”
  “你在这里住几天,能安慰她一些,我很感激你,她表面上看不出来愁,其实内心是痛苦的,我知道。”
  “阿姨,你一直都对我很好,我感谢你,也感谢朱妍对我很大的帮助,你们的恩情我一生都报答不了的。”
  小朱的母亲一面将茶给我泡好,一面拿着水瓶给我送楼上去,我将洗衣机的被子拿了出来,也跟着她上了楼。朱妈妈关照我,安心坐着,中饭做好后来叫我。我晒好被子后,又来到电脑桌旁边坐下,已经无心去看那电脑中的电影,也不想去再看她房间中的一切,又端着一张凳子坐到阳台的外面,抽着烟,想从那吐出的云雾中看到小朱的影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