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3章 师傅带我去绵阳

(2010-01-22 21:43:24) 下一个
  十月的天气,这里早上很凉爽,气候温润。在家时,我脸上干燥地退皮,在这里却油光满面。这里的气候适合我生存。
  陈大师已经把我作为他家中的一员了,每日和他们一起吃饭,如果不在一起吃饭时,还吩咐食堂特意为我加菜。这里的回锅肉我印象最深,很好吃的一道菜,食堂的师傅见我喜欢,几乎每餐都为我准备。
  陈大师的工作计划,每天很有规律。他早上5点钟就起来工作,制图,写说明,这一切都是自己做。8~9点主持讲课学习,9点之后安排要接见的客户,中午12~14点午休,下午继续工作,6点晚饭后是娱乐活动,一家人在一起打牌,是那种很长很大的纸牌,我不懂。陈大师有三个儿子,老大陈岚、老二陈嵩都是很热情的人,但在叫法上出了问题,他们作为师傅儿子,入门比我早,我应该叫他们师兄才对,可是他们年纪都比我小。晚上,我在的几天,他们陪我打争上游的那种扑克,也加点小刺激,玩得很是开心,9点钟时准时雷打不动的休息。陈大师还有一个儿子老三,在外地的一家自己的下属企业工作,遗憾我没有见到他。
  我学徒期间,随着陈大师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他总是把别人的利益考虑在先,办事先为别人着想,然后再是自己。有时他出去也带上我一道,去过了他下属的几个企业,所到之处连村上的老百姓都很客气地叫他陈老师。
  竹艺城有个书画院,一年一度在这里举办交流会,届时会有几十位大师来参加。这些人都是全国各地的书法家,画家,由陈大师任书画院的院长。各位大师的作品挂满了整个画室。还有很多国内国外的名家题词。
  陈大师是教师出生,他从小就从事编织行业,在竹子的装潢设计方面也很有名,很多大礼堂的室内设计就是他的杰作,因此有很多高档的酒店场所、政府部门、外资企业常常请陈大师去为他们设计,有的是免费的。
  “徒弟,今天带你到绵阳去。”师傅对我说。
  “好的,我也很想到那里去看看地震后的情况。”我说。
  “那里有一个酒店请我去看看,前几天我已经派人去,在做装饰了。”
  陈大师安排事情,一环套一环,没有闲着的时间,连走路都是匆匆忙忙的。脖子上总挂着个小包,里面就一架数码相机,遇到需要的事就记录下来。
  司机宋师傅开着陈大师的车出发了,宋师傅年纪四十来岁,也是跟随陈大师后面的老职工,人非常好。我来到竹艺城后,感觉到竹艺城内的每一个人都是客客气气的,连食堂的师傅都是很有礼貌,这一切与陈大师的教育是分不开的。这次到绵阳去的这家酒店,是以竹子装潢为主的特色店。陈大师叫我去看看。
  轿车出了成都,走在高速公路上,我凝视着窗外的风景,这里还看不到地震后的迹象,一个多小时后车到绵阳地区,能依稀地看到有些倒塌民房,有的在重建中。
  绵阳市,是四川的一个地区级大都市,这次地震对市里的影响并不大,听他们说,这里不是重灾区,只是在地震时震感强烈。有些老的房屋上有开裂的现象,没有倒塌房屋。
  到了那家正在装修的酒店,工人们正在干活,天花、门框都是用竹子装饰的,老板见陈大师来后,很客气地发烟。交谈中,老板要求装修好后墙上再配上竹编画,那样会很典雅,富有情调。
  中午酒店老板请我们到饭店吃饭,这里地震后酒店生意特别好,高档的饭店吃饭竟然也要排队,人们都想开了,有钱就要花。我们在一家很有特色的饭店轮到了一个位置,吃的都是很有特色的四川菜。
  下午回来时,陈大师安排带我看了几个包装厂,大都是生产出口的包装盒和灯笼灯罩。我大开了眼界,确实是一些很不错的产品。
  

制作的家具,展柜系列


下属企业生产的竹编灯罩


下属企业就设在农村里


下属企业的包装产品


下属企业的包装产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