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故事:我的两位妻子

孙传荣,笔名夏威夷。男,1961年6月17日生于江南水乡高淳,曾当过教师,现是一家私营企业的负责人。
正文

第29章,经营中的技巧

(2010-06-05 18:20:52) 下一个
  筹备了三个月的时间,我们黄沙批发部终于在5 月开业了。
  我们合股的四个人由王囗红开车,坐着新买的桑塔纳3000来到了码头。
  对于我来说,由一个普通做沙生意的到做批发,是一个跨台阶的转变,我认为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小打小闹地做做了,在原来红旗码头的老乡眼中有的看起来无不眼红,来的比他们迟,发展的却比他们快。
  我从03起已经搬离了红旗码头,实在承受不了整天沉浸在那灰尘的世界里,在应天路一个小区内租了套房,正好也和文的同学家所街在一起,来往很是方便,文跳舞也更方便了,出门就是舞厅。
  王囗红,姚囗勤来南京后,也同样在这个小区里租房而住。考虑到我上下班的方便,和车子同来同去。
  我们每一个股份各请了一名工人,也就四个人,另外请了两个装载工一个夜班一个白班轮流值班。
  就这样运作起来。
  开业那天,我把价格定在和棉花堤那边一样。第一就有了生意,而且都现金交易。
  小胡也成了我的客户,他做的也比较大,每天送出去的黄沙有一定是数量。原来在红旗码头的老乡中,有的是自己收沙,也有去棉花堤批发的就在这里批了。
  从船上收沙,这一环节很重要,我必须自己把握,他们都不懂,因为我搞过船嘛。如果收进来的沙吨位不足就意味着赚不到钱,或少赚钱,甚至亏本。从船上进沙有两种计算方法,一是过磅,二是量方。
  过磅比较准确,装车过磅,对于我们没有这个可能,除非是原来曾经过过磅知道船的吨位。但船上装的沙不是每一船都一样,也是有多有少的。
  量方也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量实方,一种是量船方。量船方是船的总长度乘以船的宽度乘以船深度得出的数再乘以系数0.63就是船上所装的沙量。量实方是量船上沙实际方量,长乘以宽乘以高得出的系数再乘以1.5。如果沙细系数就是1,4。根据沙粗细而定。
  总之我们买家是搞不过船户,他的船自己装多少吨位是很清楚的,量少了他不卖,量多了,我们吃亏。
  沙送到工地也同样如此,工地就搞不过我们了,送到工地的沙有9折已经很不错了,甚至有的只有8折,7折。
  因此就有了一种说法:工地上搞不过做沙生意的,收沙的搞不过船上。
  第一天我们收了一条一千吨的船,两天卖完,按装载机的每一铲4.6吨计算,正好打平,吨位不亏也不赚。除去吊机费,柴油费,利润在2元一吨左右,再除工人工资,还是有赚的。
  这个要看一天的走量了,量大就多赚,如果一天能走两千吨三千吨,利润就相应增加。我们开始每天的量也就在一千上下,后来逐渐增加这已是后话。
  王囗良不是每天都来码头,我和王囗红,姚囗勤在码头料理着一切。
  有了本钱,我们工地上的业务,也在逐渐扩大。直接送到工地的沙比批发的要多赚一些。
  量小量大都要整天不停地起吊,在价格比较低的时候就多进一些囤积在场地上。价位高的时候当天走掉。
  后来资金方面,原有的已经不能满足,在这方面都是由王囗红和姚囗勤操作,我很少烦心。
  05年那一年,从船上收上来的价格是每吨15~20元之间。
  做到年底,共8个月的时间,我们算了一下总账。工地上压的资金,个人批发所欠的资金,和账面上的现金三者加起来,正好能抵上所有的投资资金。8个月的成果是赚了场地囤积的三万吨沙。也就是说,我们的利润就是这三万吨沙,不包括机械折旧和后期出沙的费用。
  当年时这三万吨沙价值约100万。
  第一年也算做了个开门红,这些赚的钱四个人分下来虽然不是很多,但是我们已经建立了一个完整的机构,我想等到机会一定也会像棉花堤那些批发的大老板一样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