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美拍辱华电影,中国须警惕

(2010-02-15 15:04:18) 下一个
1、奥巴马说:“美国不会做世界第二”,言下之意,美国决不会让中国做第一。话音未落,美国文化界已经用《赤色黎明》为奥巴马的对华政策鸣锣开道了。
2、中国对美国一向持友好态度,但是美国是否同样对中国就很难说了。
3、《赤色黎明》中多次出现“杀死中国人”这样的对白,让善良的中国在国际上无端蒙受损失,中国不得不警惕!
4、据报道,即将于今年感恩节黄金档期公映的美国荷里活电影《赤色黎明》,充斥着“杀死中国人”等煽动性对白。这部赤裸裸的辱华电影,势必在海外掀起一股排华仇华的浪潮,其实是美国右翼势力对华文化冷战的新高潮。
5、《赤色黎明》讲述的是,金融海啸之后,中国解放军以“修补美国经济”及“我们是来帮忙”的名义入侵美国,并在美国广设“配给证发放中心”,实施日常用品配给供应制。全副武装的解放军及中国装甲车在街头四处巡逻,到处张贴政治宣传海报,“八一”军徽亦被印在类似纳粹的长条旗上。最后,一群美国青少年担起拯救美国的重任,解放军被美国少年英雄打败。
6、这部由美高梅拍摄的电影,其实是旧片新拍。旧版讲述美国在一夜之间遭苏联红军及古巴入侵,而如今,苏联红军变成了中国解放军。当年,美国拍苏联红军入侵美国,目的是妖魔化前苏联形象,提升美国民众对苏联的憎恶及警惕,如今前苏联已经垮台,轮到经济实力日强的中国成为美国的头号敌对目标。
7、充满冷战思维的《赤色黎明》旧片重拍,目的是树立敌人 ,转移矛盾。制作方肯定不是为了追求轰动效应和票房高收入这么简单,原本是美国救命恩人的中国,在影片中被刻画成入侵美国的敌人。更搞笑的是,已在中国销声匿迹的配给供应制,又在美国复活,解放军成为纳粹同伙,美国导演颠倒是非、异想天开的思维令人大开眼界,但也不能不让人怀疑其别有用心。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持续发酵的结果,也是一种文化冷战。
8、金融海啸之后,美国实力大打折扣,而伊拉克与阿富汗两个战争泥潭,更让美国举步维艰。面对经济蒸蒸日上的中国,美国精英们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尤其是美国为了避免经济崩溃,不得不委曲求全,恳求中国购买美国国债,更让美国右翼心怀激愤与屈辱。可以说,《赤色黎明》道出了这些人的真实想法,是美国右翼对华心态的真实反映。
9、美国文化界虽然高举民主自由大旗,但也不乏狭窄、偏执的爱国主义,特别善于制造仇外排外的议题以达到宣传政治目的。《赤色黎明》也是如此,华尔街制造的金融海啸,使美国成为众矢之的;以反恐为名进行的战争,也使美国失去道德高地。在一片指责声中,美国势必要树立敌人,转移矛盾,为政府开脱,而迅速崛起的中国以及美国民众的恐华心态,正好被美国右翼利用。
10、所以,中国不仅应该坦然地面对这些问题,而且要用外交手段智慧地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美国拍辱华电影一事,中国须高度警惕!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