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七律】秦淮八艳

(2010-04-08 11:09:59) 下一个
如是江山不忍闻,
玉京寂寞几孤坟。
横波滟滟眉谁画,
秋月
圆圆人兩分。
家国已泯男子志,
白门空系女儿裙。(注1)
湘兰零落青莲老,(注2)
如血桃花葬
香君


注1:白门,寇湄的字,又是南京的别名。17岁时,寇白门嫁给声势显赫的
保国公朱国弼。1645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

朱氏欲将连寇白门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

一月之间当得万金以报公。”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

寇氏在旧院姊妹帮助下筹集了2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注2:董小宛,本名董白,字小宛,又一字青莲。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注3:秦淮八艳

秦淮八艳”指的明末清初南京秦淮河上的八个南曲名妓,
故又称“金陵八艳”。到底是哪八个人?有关资料上说法不尽一致。
明朝遗老余澹心在《板桥杂记》中记载为:柳如是、顾横波、马湘兰、
陈圆圆、寇白门、卞玉京、李香君、董小宛。
台湾郑经生在《董小宛之谜》一文中则将马湘兰换成郑妥娘。

王德恒、陈予一合著的《顺治与鄂妃》一书变动较大,它加上了李十娘、龚之路、黄艳秋三人,

去掉了马湘兰、寇白门、卞玉京。

《板桥杂记》的作者余澹心与“秦淮八艳”是同时代人,又久居金陵,为秦淮河上的常客,

看来所言不谬。此外清末叶衍兰刻的《秦淮八艳图咏》、现存于董小宛与冒辟疆故居如皋水

绘园中的“金陵八艳”说明,以及刘培林、张德义合著的长篇小说《秦淮名妓董小宛》中

所列“秦淮八艳”之名,亦与《板桥杂记》相同。


她们八人有几个共同点,首先她们八人个个能诗会画,才艺双绝。
另外她们大都红颜薄命,嫁的老公不是贪生怕死,就是卖国求荣。
和她们在国破家亡时表现出来的气节相比,这些男人实在令人汗颜。



八人里我最喜欢柳如是,董小宛。
柳如是身有侠气,爱扮男装。诗画俱佳。
南明灭亡后,她曾和钱谦益泛舟西湖,约好一同投湖自尽,
结果事到临头,钱谦益乎生惧意,他探了探湖水,然后对
柳如是说:“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水冷又何妨!”
“老夫体弱,不堪寒凉。”
柳如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心有悔意,此时她也满怀悲凉,无心劝他什么,只有紧紧偎在他怀中,一直坐到天亮。最后钱谦益终于剃发变节,
投靠了清廷。

董小宛不仅是名妓还是名厨,她聪明灵秀、神姿艳发、窈窕婵娟,
为秦淮旧院第一流人物,又称“针神曲圣。
人美,画美,菜美,可谓色香味俱佳。
现在人们常吃的虎皮肉,即走油肉,就是她的发明,因此,它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名字叫“董肉”,和“东坡肉”相映成趣。
冒辟疆娶了她真是艳福不浅。后来冒辟疆重病,董小宛在酷暑中熬药煎汤,
紧伴枕边照料了六十个昼夜;第二次是背上生疽,疼痛难忍,不能仰卧,
小宛就夜夜抱着丈夫,让他靠在自己身上安寝,自己则坐着睡了整整
一百天。 辟疆说自己一生的清福都在和小宛共处的九年中享尽。
为了照顾丈夫,董小宛自己也病倒了,才28岁就香消玉殒。
后有人附会说明亡后,小宛没有死,而是被洪承畴送入皇宫,得到顺治帝
宠爱,董鄂妃就是董小宛。其实这全是谣传。

看过秦淮八艳的身世得出的结论就是

  青楼尽带英雄气,
  须眉无一是男儿。

林语堂是这么写香君的
  
  香君一个娘子 血染桃花扇子
  气义照耀千古 羞杀须眉汉子
  香君一个娘子 性格是个蛮子
  悬在斋中壁上 教我知所管制
  如今天下男子 谁复是个蛮子
  大家朝秦暮楚 成个什么样子
  当今这个天下 都是骗子贩子
  我思古代美人 不至出甚乱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