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失画廊

逛画廊,看世界, 记下自己的心得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17世纪的王者:康熙、彼得大帝、路易十四 (zt)

(2017-02-20 15:03:27) 下一个

17世纪的王者:康熙、彼得大帝、路易十四

在17世纪中后期到18世纪前期,中、法、俄三国几乎同时出现了三位影响深远巨大的帝王:

清朝的康熙(中)是东亚大地上的霸主,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的彼得一世(左)是东欧及北欧部分地区和中亚地区的霸主,法国波旁王朝的路易十四(右)则是当时西欧当之无愧的霸主。

 

三人均是少儿时代即位,在位时间特别长,都是叱咤风云的历史人物;都以其杰出的政治军事才能著称于世,然而他们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却大相径庭,可谓“三日并出、其辉异矣”。


一、康熙,清朝第四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

年号康熙:康,安宁;熙,兴盛--取万民康宁、天下熙盛的意思。他8周岁登基,14岁亲政。在位61年,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在此期间,中国的封建制度由强盛走向衰败。

他是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奠下了清朝兴盛的根基,开创出康乾盛世的大局面。谥号合天弘运文武睿哲恭俭宽裕孝敬诚信功德大成仁皇帝。

 

 

二、彼得大帝

 

彼得大帝,是后世对沙皇彼得一世的尊称。彼得一世(1672─1725),原名彼得·阿列克谢耶维奇·罗曼诺夫,是沙皇阿列克谢·米哈伊洛维奇·罗曼诺夫之子,俄国罗曼诺夫王朝第四代沙皇(1682─1725)。比康熙小18岁,1682-1725年在位,是俄国历史上著名的沙皇,彼得大帝将落后的俄国推向了近代工业强国之路。作为罗曼诺夫朝仅有的两位“大帝”之一,彼得大帝一般被认为是俄罗斯最杰出的皇帝。他制定的西方化政策是使俄罗斯变成一个强国的主要因素。他继位后积极兴办工场,发展贸易,发展文化、教育和科研事业,同时改革军事,建立正规的陆海军,加强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继而发动了战争,夺得波罗的海出海口。可以说,近代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发展史无不源于彼得大帝时代。

 

三、路易十四

 

路易·迪厄多内·波旁(Louis-Dieudonné,1638年9月5日—1715年9月1日),自号太阳王(法语:le Roi Soleil,英语:the Sun King),是法国波旁王朝著名的国王,纳瓦拉国王,巴塞罗那伯爵。比康熙帝年长16岁,1643-1715年在位,在此期间,法国的封建制度达到极盛时期,综合国力也大为发展,一度称霸欧洲。1643年5月14日— 1715年9月1日在位。是法王路易十三的长子,出生于法国圣日耳曼昂莱,王弟奥尔良公爵菲利普则于1640年。他的母亲奥地利的安娜摄政,直到1661年红衣主教马扎然死后他才真正开始亲政。他的执政期是欧洲君主专制的典型和榜样。路易十四,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兰西王国成为当时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使法语成为整整两个世纪里整个欧洲外交和上流社会的通用语言,使自己成为法国史上最伟大、也是世界史上执政最长久的君主之一,与康熙同时代的西方大帝,时人尊称“太阳王”。

 

四、治国方略一瞥

1、康熙对科学的态度

翻看世界历史,当康熙正在轰轰烈烈地除鳌拜、削三藩之时,欧洲已进入科学史成就最高的时期之一,产生了培根、牛顿、笛卡儿等伟大的科学家。可能有人会说,我们的康熙大帝不是也极关注西方的科学技术吗?

是的,康熙曾任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作为自己学习天文和数学的老师,还曾向法国传教士白晋、张诚学习过几何、代数三角等课程,他不但学会了天文历算的基础知识,了解了当时天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还学会了使用天文仪器,组织数学家编写《律历渊源》和《数理精蕴》;他甚至仿效法国科学院,在宫中建立了有画家、雕刻家、制造钟表和天文仪器的工匠等人参加的科学院。但是,非常可惜,康熙对西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仅仅停留在个人的爱好阶段,并没影响到他治国的大政方针,他的子孙则连这点爱好都丢弃了。

2、彼得大帝的求学精神

我们不妨看看与康熙同时代的俄国沙皇彼得大帝是如何向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学习的。为了加速海军建设,解决人才缺乏的问题,彼得做出了惊人之举:先是以流放国外作为完成学业的措施,派35名贵族丢妻别子出国学习海军; 后又于1697年派出250人的大型使团去西欧访问,任务是学习西欧各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难能可贵的是,彼得变换姓名,以下士水手的名义随使团“以一个普通成员的身份出访”。在这一年半的微服出访中,每到一国,彼得都仔细观察、询问、勤奋钻研,在普鲁士学习造炮技术,在荷兰当木匠学造船,在英国除学技术外,还访问了许多专家学者、文化人士,聘请了其中一些人到俄国传业解惑。彼得正是以如此罕见的学习精神,才把俄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内陆国家扩张成濒临海洋的强大军事帝国,开创了俄罗斯帝国的新纪元。

 

3、结果迥异

17世纪的王者:康熙、彼得大帝、路易十四

(1) 康熙所推行的政策,基本是沿着一条满清入关后恢复小农经济促使满洲八旗奴隶主继续封建化的道路往前走的,他统治61年的结果是:

中国的封建社会由盛转衰,明末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在中国发展起来反而倒退,之后清朝日渐闭关锁国,最终导致近代落后伦为东亚病夫的局面。

路易十四与彼得一世各自在国内进行了制度改革,改革虽然也是为了维护封建王朝统治,但在客观上促进了社会制度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削弱封建割据势力,建立中央集权政治,减少国内关卡,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国内市场。

(2)彼得大帝和路易十四他们推行的重商主义经济政策,一方面满足了封建统治者增加财富的欲望,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国家资本主义工业的向前发展。

因此,法俄两国与清朝在其后的一百多年中,在世界历史中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法俄最终走上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强国道路,而中国却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被迫步入痛苦的被奴役殖民化进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