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自救健康

每个人都应该懂得健康的重要。他救不如靠自救
正文

緣份 (1) (图)

(2010-07-09 08:09:53) 下一个

作者:李延明 WWW.ZIJIUMASTER.ORG

「緣」與「份」是兩件事。常言道:「低頭不見抬頭見」;人和人相遇、相識,就是「緣」。「份」是個量詞;一份一份,如同禮物,我收兩份,你收一份。份指數量,也指時間。
 
 緣份是雙方積累。有些男女婚後一年就分手,兩人只有一年的夫妻之份;有時雙方有緣相交,但沒成家;如此雖有緣,卻無婚姻之份。所謂「有緣無份」,指的就是沒有夫妻之份。

 緣份隨緣與否,得視這個緣份是否有選擇而定。譬如,父母和子女就無法隨緣,因為彼此沒有選擇。此外,男女成家之後,也無法隨緣,不能隨便、隨意過活。

姻緣中,有一定的生活尺度和責任,不可說隨緣就隨緣。夫妻相處有階段性。「郎才女貌」;男女結識初期,女方基本上是看對方的才華,男方選女方是先看相貌。

古代的女人, 全身被包裹得就剩一張臉,看不出身材, 能被選擇的面積比較小;再加上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更難一窺全貌。現在可不一樣,可以從外形上分段,看臉蛋、身材、說話,可選之處很多。
有時男女雙方外表 很匹配,男英俊女漂亮,最終卻未成婚,其因在於:人不只外表,最主要的是內在。

除了少數人一見鍾情、非你不可,大部分男女結識,都會花足夠時間,去考量對 方在實際生活中所佔的比重。不見得姿色出眾、才華洋溢的中選,而是從生活面、實際面考量。

 過去婚姻是包辦式,由父母按門當戶對觀念替子女做主。常聽老人家說:「過去哪有那麼多囉唆,父母給你指定了對象就 結吧!新婚時誰也不認識誰,生活一段時間後,不也好了!過去主張門當戶對;

 因為當彼此文化水準、生活習性很接近時,夫妻間溝通的共同語言較多;反之,如果只憑外在,去看雙方是否匹配,而不考量生活上的實質面,好比把木匠和製造電 腦的人放在一起,一個整天談木工,一個整天談電腦,共同語言愈來愈少,夫妻間的感情還能剩多少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