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

旷野独步,思绪飞扬,要读要懂的太多!不然了,还是开源。
个人资料
正文

让子弹飞---观感

(2010-12-25 12:46:45) 下一个
电影让子弹飞,风靡了!票房也飞了!姜文不同于从前,就连大老粗都看懂了,喜欢加欢喜。
大家已有许多观感,这里就补上我的。
首先,是一部深思熟虑,颇具预感,着眼于现实的艺术表达。因此,随意的发发议论,找找茬,无伤其生命力。大老粗们已经认了!
其次,大老粗自有大老粗执著,社会上的事儿完全是自然规律的另一端,离科学研究也远了去了。以假黄四郎的死来忽悠大老粗们去战胜真黄四郎,存在道德问题吗?在生死和大是大非面前,道德已不能成为问题。想一想老毛当年是怎样发动文化大革命的,美其言,斗争艺术。社会动力已在,充分已成为现实,结果就越来越显然。社会是一个动态系统,事情的发生,在具体上极具偶然性。引起武昌起义的擦枪走火,就很滑稽。麻匪和老毛显然是社会高手,他们在具体现实中看清并制作了偶然性通向必然性的桥梁。
第三,此片血腥吗?血腥!可土匪加恶霸,不流点血,就真是笑话了。革命血腥吗?血腥!怕血腥,那就别干欺男霸女,有表无理的事儿。重要的是要明白血腥的起因。电影里,黄四郎先设计杀死了小六子,才引起了后来的残酷。老邓会杀人吗?会!但发展才是硬道理。美国这些年杀的人多吗?不少!好在总统换届了,我是我,它是他。张麻子一开始就说希望送小六子去上学读书,像是因为那不血腥。可现实中,读书也会死人!
第四,影片以北洋军阀时代为背景,是唯一可选。资产阶级的社会革命开始。不同的社会革命在表现上不同吗?不知道。我只知道其结果会不同。
第五,“去浦东,上海!”,有其特殊用意。那是大老粗的未来的资产阶级生活梦想。有钱了,骑着自行车,带着女朋友,去读书,接受新思想,过上不血腥的生活。
第六,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我们应如何看待权,钱,情,名,命,及其之间的关系。

总之,大老粗是粗,还算是善良。吃喝穿驻不愁的“大老细”们,如果没有点儿人本思想,就会把人事儿当游戏。最终,不血腥,不刺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