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

旷野独步,思绪飞扬,要读要懂的太多!不然了,还是开源。
个人资料
正文

文字,文化,观念,历史,与中国

(2013-03-05 22:15:28) 下一个
大家看仔细呀,题目好大!想必喜欢上网的都是有知识有文化的,我也犯不着多啰说,画龙点睛,说点儿玄的,提个思路。
那天闲来无事,和朋友散步到了图书馆,橱窗里正展示古巴比伦时代的古董,石片上刻着的楔形文字,说是距今有六千年之久远,而且那时的算术用的是六十进制。楔形文字起源于象形文字,形象的图案自左向右横向排开。天长日久,图案笔画简化,为了便于横向书写,结果是横多竖少,演变成所谓楔形文字。最终,竖越来越少,光靠横也构不成太多的字,继而变成只标注音的字母语言。
反观中文汉字的演变,五千年来还是以象形文字流传至今,原因是行文采用纵向---竖着写的。横着不行,竖着来,好聪明呀!又因文字的纵向书写,汉字不但保留了横,而且保留了竖,瞥,捺,点,文字变幻的潜力深厚,甚至于文字如画,书写是享受,以美为重,美不胜收。结果汉字不是以实用,而是以审美为最高价值,切记绝不可简化。
纵观中华文化内容,依然是以审美最为尊贵,真堪称文化艺术。儒家讲了一套修身养性飞黄腾达的道理,做人要有气质,当官要潇洒,上下要协调,宗脉要清楚,亲朋礼貌和谐,之所谓作人有人样,是定了格地美。道家演了一套阴阳变幻平衡,生活格调要与日月天地自然和谐互动,以致天人合一,一幅世外桃源要美到极致。到了佛家,更是要心境神往,内外通体,居然还要找出内外和谐美的根源。再说富裕强盛的唐宋,居然以诗词的文学艺术造诣深浅为加官晋爵的依据。说来说去,总之一句,中华文化在观念上是,审美第一,逻辑第二,事实第三。
中国历史是伴随着外族入侵的历史。就两千年来而言,八百年战争,八百年和平,和四百年过度。外族的入侵战争是对中华审美生活冲击,同时也感化和消融了侵入的外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墙根儿 回复 悄悄话 由于御用的传统,中国文化的教育不是装腔作势,就是胡编烂凑,哀哉!
这正如西方的理工科知识教育一样烂,那却是因为商业的传统,一下子教会了你,就不赚钱了,要卖关子。
杜若 回复 悄悄话 回复myipode的评论: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myipode 回复 悄悄话 理论上讲的很好, 但这只照顾了有文化的人, 而且是很有文化的人怎样能让八亿农民也能多享受这样的美呢?
应该从幼儿小学教育开始吧,如果要弘扬中华, 现在的教材应该整个改变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