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

旷野独步,思绪飞扬,要读要懂的太多!不然了,还是开源。
个人资料
正文

为什么刘伯承不是教条主义?

(2014-02-02 19:19:06) 下一个

“正在外地养病的刘伯承心情异常沉重。一年多以前,他对第十五军三十四师师长崔建功说过:“同一孙子兵法,马谡的用法就是教条主义,孔明就不是;庞涓、孙膑同师鬼谷子,可是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不是教条主义;王明和毛主席读的同是马克思、列宁的经典著作,一个是教条主义,一个不是。所以,教条不教条,重点不在先生,而在学生;重点不在学,而在用。”刘伯承这一番话,再次说明反对教条主义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原则,更好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外国经验,而不能否定一切,采取“左”的一套做法,采取虚无主义的态度。”

从上面这段文字,教条主义问题最终是在于学生如何运用学习的知识。生搬硬套的运用知识是要害人害己的,因为事情的成功必须因地制宜的实际应用知识才能正确理解而易于抓住机遇。

学生主要有两种,聪明灵活的学生和伶俐精准的学生。伶俐精准的学生,记忆力强,考试成绩一定满分。聪明灵活的学生,记忆要模糊些,想象力丰富,为知识的运用和创造性思维留有余地,考试成绩很难满分,但很有解决综合问题能力。当然,还有很少数的第三种学生,易于转换思维特点,伶俐又聪明兼有,取决于现实状况。

其实,搞政治运动与道理本身并不相干。我忽然明白,以四九年解放建国为坎儿,此前我们的伟大领袖搞运动多对事而少对人,此后则都是对人不对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