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根儿

旷野独步,思绪飞扬,要读要懂的太多!不然了,还是开源。
个人资料
正文

历史背后的逻辑(2)

(2014-09-20 21:39:08) 下一个
简单的动物和人类社会关系是一样的,即是共享。人归属于自然,自然界的一切都不是人的私有,而是共享。

后来,人学会储存活命的生活资源以备所需,有剩余,也就开始交换。交换要解决不同使用价值的东西之间的关系。接着出现了万能的交换媒介,货币。

随着货币运用的完善和丰富,人类个体本身也成为交换的元素,形成等级贵贱,激发了占有欲结成严密成熟的社会关系,人类走出自然,人类社会从自然界分化出来。

新东西的价值缺乏可比性,在与货币的起始交换价格偏高,物以稀为贵,鼓励着人类的发明创造和科技想象。社会分工细化,强化人的个体的使用价值。

社会财富的积累壮大,要求社会分配更加精确,通过社会管理的进一步加强,深入到家庭。倡导男女平等,女人走出家庭,参加社会生产,生存独立。其结果削弱了家庭内部关系,甚至家庭后代也基本由社会直接掌控。家庭内部层次结构的破坏使家庭走上灭亡的根本原因。

人类个体本身作为商品与货币地交换,推动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但事实上,在绝对意义上,物品的使用价值之间是没有可比性的。尤其是今天发展到了男人的使用价值与女人的使用价值的比价,这个由货币引出的逻辑幻觉将是导致人类灭亡的潜在根源。如果男女在使用价值上等同,观念上的逻辑必然是异性家庭走向同性。家庭的功能价值也将不是养育后代,而是娱乐。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