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从“俄焊死发动机”看网络杜撰怎样欺负网友“智商”

(2017-01-08 16:07:32) 下一个

  1月4日,大陆多家媒体转载台“联合新闻网”报道,称俄《军事均势》网站透露,俄方已经将对大陆出口的苏-35战斗机关键部位“焊死”,防止大陆仿制。经观察者网查询相关俄媒,发现这则消息的最初出处是一个称为“ 俄罗斯政治”(Politros.com)的新闻网站,文章内容提及俄罗斯采取了“防止中国研究苏-35秘密”的手段,但所谓“焊死发动机”并没有对应原文,这应是台媒“添油加醋”。
  观察者网军事评论员表示,据消息人士透露,中俄苏-35交易最后签约前,双方已经就苏-35后续改进、发动机技术交流等问题达成协议,不过目前不能提供相关详情。
  一家非军事专业俄罗斯媒体引用的没有参与相关项目谈判的非技术专家的话,也只不过是俄罗斯国内部分人情绪的流露,也只有善于捕风捉影又没有能力对消息可靠性进行评估的台媒会把这样的报道当真。
  参考消息网1月5日引述了台湾联合新闻网1月4日的这则报道:大陆媒体称,首批一共4架俄罗斯苏-35战机,12月25日已抵达河北沧州飞行训练中心,正式交付中国大陆,将进行苏-35飞行员培训。
  报道称,俄罗斯担心大陆订购苏-35是为了获取其先进技术,因为此前已有先例。阿穆尔共青城政府坚持称,双方签署了一项协议以保护知识产权,战机将受到保护,不会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被复制。
  俄罗斯专家透露,对大陆出口的苏-35战斗机发动机被仿制“几乎不可能”。
  报道称,俄罗斯政策研究中心执行董事会主席、俄罗斯退役中将叶甫盖尼·布任斯基曾发表讲话称:俄罗斯不会在不采取任何预防措施的情况下将顶尖技术交给中国大陆的。此外,布任斯基还称,大陆版的苏-35战机不会和俄罗斯空军使用的苏-35战机一模一样。“我们有自用版本和出口版本”。
  报道称,对于他所提到的预防复制具体措施,俄罗斯《军事均势》网站透露,俄方已经将对中国大陆出口的苏-35战机的所有AL-41F1S发动机,也就是117S发动机的关键部位“焊死”。
  观察者网对上述报道中提到的俄罗斯消息进行了查询,发现俄罗斯方面相关消息的原始来源是一家名为“俄罗斯政治”的新闻网站,该网站在2016年12月30日发表文章报道了上述内容。
  文章中出现了台媒引用文章中的部分内容,不过台媒的引用并不完整,且有“添油加醋”,尤其关于“焊死”发动机,基本是在原新闻基础上“再加工”的产物。
  俄媒原文中关于这部分内容的表述是这样的:“考虑到中国方面已有对俄罗斯复杂技术进行复制的经验,俄罗斯在达成知识产权保护协议后才与中方签署了合同。这些保护措施不仅仅是法律上的,而且也有技术上的,正如退役的布任斯基中将说的,俄罗斯开发方采取了一系列手段来保护自己的技术,对中国出口的苏-35某些方面与自用型飞机是不同的,在不破坏飞机的前提下要研究发动机是几乎不可能的。”
  观察者网评论员认为,台媒把这段话理解成了“焊死”发动机某些部分,然而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事实上中国没有对俄罗斯AL-31发动机进行仿制,但在国内建立了大修厂,能够对俄制发动机进行翻新,大大延长其寿命。歼-20最早的原型机使用的就是经过国内翻新的俄制发动机。在这种条件下,要在不影响发动机运转的情况下“焊死”发动机,基本也就是做梦。
  俄媒的说法,更像是对飞机的飞控系统等软件进行加密。如何将推力矢量能力结合到飞控系统中,大幅度提高超音速飞行性能,这还是国内没有实际试验过的。目前,我国装有推力矢量喷口的涡扇-15发动机尚在测试阶段, 尚有待大量实验来总结控制规律,如能从苏-35上获得相关技术可以大大加速这方面的研制。俄方此前一直不愿向中国开放这方面技术,但在目前T-50弹舱方面遇到重大技术困难,苏霍伊设计局向沈飞提出技术支援请求的情况下,双方做一些交换也未尝不可。
  观察着网军事评论员表示,中国与俄罗斯“礼炮”发动机工厂合作关系密切,并一直向该厂购买AL-31FN、AL-31F系列发动机,包括歼-20目前使用的发动机,也是从该工厂购买。
  “礼炮”工厂在很多技术条件、设备方面优于生产117S发动机的“土星-乌法”厂,但目前这两家工厂与俄罗斯政府的亲疏关系出现微妙变化,“土星-乌法”联合体被俄政府方面视为“亲生”,而“礼炮”被认为“庶出”,因此相比之下俄国内自用订单,政策支持等方面已经出现大幅度倾斜。
  近年来,“礼炮”向中国出口的发动机出现了一些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中方不得不对俄方交付的发动机在国内重新试车,挑选其中制造质量较好的装机,这也让中方不满。虽然从性能上来说经过挑选的99M2发动机可以满足歼-20小批量生产的需求,但未来要用于大批量生产显然不靠谱。
  这两方面因素叠加,导致中方对俄罗斯“国家项目”,即“礼炮”厂的117S产生了兴趣。有消息称,中方这次引进苏-35的同时,也在对这款发动机的实际水平进行摸底。该型发动机经过多年在俄罗斯早期生产的苏-35战斗机上的使用磨合,技术状态可能已经比早期成熟得多,按照俄罗斯方面的说法,堪用性上已经优于99M2发动机,当然,实际情况如何恐怕也要等中国完成对其技术摸底后才能说。
  解放军目前对歼-20战斗机的未来生产进度有较高的要求,在俄方99M2发动机难以达到之前承诺的标准的前提下,改用117S发动机的可能性并非没有。不过也有相关消息称,国产WS-10B发动机的可靠性、推力等方面已经通过评估,也是未来歼-20大批量生产型的发动机选项之一,且可能性还要比改用117S大,因为到目前为止,117S发动机的可靠性似乎并未表现得比99M2更加优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