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己斋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正文

自立的故事(十五)

(2020-06-03 12:11:50) 下一个

第十五章 建百书园

玫瑰都开了,我还想怎么呢

------《你快乐所以我快乐》

接下来几天,自立又和几位旧同事见面吃了饭,从他们那里,自立得知嘉明从澳洲回来后,自己开了个英语补习学校,兼做留学游学移民顾问,生意不错。他现在有妻有子,长住北京。

自立没有去她和嘉明住过的房子缅怀,也不在乎嘉明是何时结的婚。那个大信封里,是这间旧公房的房契。自立找了个经纪,把它处理了。嘉明既给了,自立也就坦然地接下。心里有没有被辜负的痛?自立不想怨恨嘉明。她这辈子唯一怨恨的,只是那一对生了她却不爱她的人。

这次离开故土以后,自立明白,自己虽然没有完全放下过往,但是已经可以不再噩梦连连。虽然往事并不如烟,但是隔着时空的距离,又有爱人的抚慰,加上修行的熏习,自立相信,自己最终一定会走出顾影自怜的小世界,打开心胸,畅快地活出属于自己的人生。

在离开前,自立悄悄办妥了一件人生中的大事。她花了一周时间,亲自落实了第一个百书园的诞生。

自立来到西方生活以后,发现那里的城市规划很有意思,每一个街/社区都配套一个活动中心和一个图书馆。尤其是图书馆,无所事事的老人家在那里消磨时间,总好过去赌场,下午放学后的学生可以在那里上网看书做功课。稍稍留心一下,就会发现整个市区到东到西图书馆真是多,借书真是方便。后来又增设网上图书馆,更加方便。

想当初自立小时候,想要办一张市图书馆借书证而没有门路。只能去阅览室站着看一晚上书,因为里面人实在多。巴金先生的《家》《春》《秋》就是自立连着站了几周看完的。

有感于自身的经历,自立希望孩子们可以自小有书作伴,从而养成读书的好习惯,也好早日明辨是非,避免轧坏道,或是沉迷于游戏之中而无法自拔。现在国内有很多留守儿童,父母无法陪伴教育他们,自立私心希望那些孤独早慧的孩子们能如自己一般,在书中找到他们的小世界。

自立的设想是先选一个边远地区的小村落,那里网应该还没有或是没有很好地覆盖到。她捐出一百本书,放在村委会办公室里或是由他们安排放在小学校里或是任何一户人家里都可以,只要写下名字借阅日期即可借书一个月,若再想借同一本书,还书后再过一周就可以再借。无需借书证等等。只有两个要求:不要撕掉书页,不要弄脏书本。完全凭自觉。

自立在国外图书馆所借的中文书常常残缺不全,里面有撕页的,有肮脏的。但她借的英文书,却都是干干净净完完整整的,像没人看过的新书一样。看了半吊子的书接不下去,自立气得牙痒。为什么出了国的中国人素质还是这么差?

自立听说羊阳曾去山区支教过,就请她帮忙联系好了一个地方。自立把选好的一百本书先期寄到了那里。然后又跟那里村委会的人联络了好几趟,直到确认书已收到并放在了村委会议室后,才放了心。自立觉得书放在那里也挺好,这样知道的人多,看的人也会多,不只是孩子们可以看。以后有机会,她想亲自去那里瞧一眼。

这只是第一个百书园,书本数目后续还会不断增补。自立还想做第二个,第三个。。。虽然现在大家都可以在网上手机上看书,但自立相信,实体书一定也是需要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