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灿烂 死如秋叶之静美

永远对生活心存感恩,对生命充满敬畏。相信普希金的那句名言:一切过去了的,都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个人资料
正文

天津的冰糖葫芦

(2014-10-05 01:25:11) 下一个
1952年我热血沸腾地踏上了我神往的北方大地,像一只南来的寻常燕子落定在美丽的南大校园。

从此,我便和天津这块热乎乎的土地结下了生死相依的不解之缘。

至今, 时光穿越了大半个世纪,我的脚步早已迈进了万里以外的异国,可是,我的心还在为我的故乡天津跳动。

当我在键盘上敲击我对天津的怀念时,一支鲜红晶莹的天津的冰糖葫芦又出现在我眼前了!

第一次品尝天津的冰糖葫芦,是比我高一个年级的师姐,带领我逛街时,看到那一串串饱满鲜红的山楂果,外面裹着一层薄薄的透明的冰糖糖衣,师姐说,这是天津有名的冰糖葫芦,可好吃了,你一定要尝尝。确实,我从没有看到过也没有吃到过这么漂亮好吃的零食,我简直以为是一件精心加工的工艺品。

第一次吃冰糖葫芦时,我们舍不得买那讲究的带馅儿的大糖葫芦,只是一串普通的冰糖红果(也叫山里红),那就把我喜欢得念念不忘!以后,只要上街,看到那通红透亮的冰糖葫芦,就腮帮子流口水,非吃不可!

再以后,我和我的未婚夫上街看电影或去遛劝业场的旧书店时,也必各举一支大糖葫芦。这时,我们吃的是讲究的带馅儿的冰糖葫芦,除了个大味鲜的红果,里面夹满了香甜的桂花豆沙,核桃仁,橘子瓣儿,一大串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滚圆丰美的大糖葫芦串就像健美粗犷的天津姑娘,充满着真味!只听得一片嘎崩清脆的咬嚼冰糖皮和红果和馅儿的声音,谁也顾不上说话!半天,才把这一支又酸又甜、香脆鲜美的冰糖葫芦消灭掉!嘴角上还挂着冰糖末子。

这是我在天津吃到过的最好吃的色香味俱绝的风味小吃,真是百吃不厌!

五十年代初的天津小商贩们,真是善良诚实敬业呀,这么费功费力,又用最上乘的真材实料做成的好东西,才只收两角钱一串!他们只赚一点诚实的辛苦钱!

后来,我从“新凤霞的回忆录”里读到她述说的有关故事里,得知了这些美得令人心疼的像艺术品一样的冰糖葫芦(老天津卫人又称之为“糖堆儿” )是怎样出自那一个个穷困又正直勤劳的小商贩之手的。

他们用微薄的本钱,去几十里外的山乡里买来廉价的山里红,经过精心挑选,把颗粒最大的果子留下来,洗净晾干,又一颗颗破开,挖去里面像小石头子儿般的籽儿,然后在两瓣红果中填上用冰糖桂花炒制的红豆馅儿,又加上一瓣新鲜的核桃仁和橘子瓣儿,这才把一颗颗有着多种美味的红果穿进一根根修得十分光洁的竹签子上,排队放好。

这时,最关键的显示功力的工序出场了。在一只亮晶晶的紫铜浅锅子里,个子矮小的操作者踮着脚把大半包冰糖(或大白砂糖)倒进冒着热气的开水锅里,一边掌控着火候,一边眼睛紧紧地盯着锅里的糖一点点冒泡变红,身手快睫地把一串串排着队的红果串在糖锅里轻轻一粘,再把她们平躺在一块油亮的钢板上晾着......小屋外面的寒风呼啸着,屋子里的火炉把干活的人烤得脸色通红.....

经过一阵紧张却不慌乱的忙碌,穿上了冰糖外衣的红果串,一个个全成了像要去参加舞会披上晶莹剔透纱衣的冰雪公主。

看着那些自己亲手调制出来的得意之作的劳动者自己却舍不得尝一口那冰花欲滴的美丽成品!

当我初次吃着到那香甜神奇的冰糖葫芦时,像马可波罗吃中国饺子,直傻傻地奇怪,那一层透明晶亮的糖衣是怎样浇上去的?哪里想到这一串串动人又好吃的冰糖葫芦是这样出自一个个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匠心和巧手!

其实,一切美好的东西都是来自民间,来自貌不惊人的能工巧匠之手!

而天津,原本是一片得天独厚的福地,天津的市民也是又会享受作乐,又富有灵气善于独创的洒脱一族!

可惜的是,这样美好的享受,在三年饥荒时期,也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直到九十年代,这人见人爱的“美人”,又出现在我的家乡天津的食品铺里了。不过,那食材,那手艺,似乎都没了当年的质量和水平了!

二十世纪末,我不得不告别我眷恋的天津,随眷走出国门。我的弟弟妹妹都到天津来热情送别。无意中,我们竟在著名的食品街看到了我几乎遗忘的旧友--冰糖葫芦。似乎又恢复了昔日丰满富丽的诱人风姿。我情不自禁要请我的弟弟妹妹尝一尝我最喜爱的天津风味‘特产。但也许是我们都老了,失去了青春年少时候对美味的激情,也许是他们没有我对冰糖葫芦的那一份刻骨深情,那一次,我们只买了一串,然后,像三个老小孩样,你一颗,我一颗,一起分享了那一串我生命里最后的“贵族”!

从此,珍奇的冰糖葫芦只能在我的梦中难得一见了!

我不知道,我还能不能在我的衰朽之年,重回我的真正的故乡,再亲吻一次我魂牵梦萦的天津大地,再咬一口真正的天津特色风味,甚至哪怕是再看一眼那透着天津父老乡亲的奇思妙想和麻利灵巧的天性的冰糖葫芦!


02/10/2014 即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MEMPHISL 回复 悄悄话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61289/201312/17417.html

冰糖葫芦和冰糖蔓越莓
shanghai58II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赞!
MEMPHISL 回复 悄悄话 当年小学一年级课本上, h 这个拼音画的是一个小女孩,坐在h 形状的椅子上,拿着一根冰糖葫芦, 当时的语文老师是北京人, 讲得一口好听的普通话, 很耐心讲解何谓 冰糖葫芦, 底下一堆口水嗒嗒的7岁小朋友, 后来妈妈去北京出差, 问我要什么礼物, 回答就是‘冰糖葫芦’,当时天热, 带回来的是已经半融化了的,也没有夹心, 但不影响我兴高采烈品尝这,想了多年的美味。 后来街上也有插在草棒子上卖的糖葫芦了, 可惜我父母当时认为那东西是厕所里做出来的, 不干净, 和小朋友凑钱一起分享过, 里面还是烂的。 直到自己去了北京和天津出差, 才算了却十多年的心愿,吃到了夹心的大糖葫芦, 吃得心满意足,眉开眼笑。现在要自己做的话, 大概只有蔓越莓代替山楂果了。 曾经买过一本做‘小吃’的书, 就为了里面有如何做糖葫芦的方子。
peace-mind 回复 悄悄话 一个挺普通的东西让你写得那么有吸收力,看来普希金的诗的确不差。不知道你有没有试过北京的糖炒栗子,糖油饼什么的?
有时候好心情包括美好的回忆大概是多种因素促成的,冰糖葫芦就是冰糖葫芦,除了甜加脆大概也没有多少值得回味,但如果那时你正好在热恋或工作生活很顺利心情很好,吃出来的味道可能就大不相同了。
随便开开玩笑,如得罪请原谅。
7grizzly 回复 悄悄话 Re-reading and, again, swallowing.
hbyzy 回复 悄悄话 写的好棒,读完落泪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