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无痕

世界的政经大势;人生的欢喜怒骂;精神的上下求索。
个人资料
正文

古风断章取义《金刚经》

(2013-12-04 19:34:56) 下一个

古风断章取义《金刚经》
远古的风 于 【文学城】的〖古风无痕〗博客 2013-12-04

金刚经》的真正精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就是所有的现象,包括物质的、生理的、心理的。

凡所有相”就是完完全全地把有为法无为法都收罗其中了。

”就是事物、东西、理念。

有为法”就是有因果现行、遵循因缘的一切。

无为法”就是所谓的“涅磐”、“寂静”、“净土”、“一真法界”、“真如”、“实相”、“自性”等等这些佛学名词所代表的
最好境界。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说有为法也好、无为法也好,都是相互对立、相依而生的,并没有独立的一法、一相。

见诸相”就是所有人(或有情众生)能够感知的现象(包括头脑中的所思、所想,也包括所谓的“无思”、“无想”等与有相对的状态,更包括所谓的“非想非非想”等与有无都相对的状态)。

非相”就是有相而不去执著、不受困扰、不起烦恼(包括爱、恨和无记),也就是
六祖坛经》里所说的“无相”,即有相而不住相”。其实,《六祖坛经》中的“三无”(“无念为宗”、 “无相为体”和“无住为本”)就是对《金刚经》里“非相”的细说。

即见如来”就是说若做到了“有相不住相”的人就是如来(佛)的显现了。这里的“”属于古通假字,是“现”的意思。

修道人“见如来”了该如何呢?若见如来而不能“非如来”就又回到了修行的原点“若”上去了。要把“如来相”也舍离了,就是“如来现”了。

不过这里面有个过程。

在凡夫阶段,要依靠持五戒、修十善八正道,在此根本用不上“非如来”这个法门。既然用不上,就老老实实地把“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给修炼好吧。

若修行有了点体验,如“见佛摸顶”、“闻香见光”、“身心轻安”、“天人合一”等等,这时需要提起“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去对治心中对清静相的爱执,开始学着“非清静相”,修“自净其意”的功夫。

若再能体证到放下所有执著的悟境,这不过是修行路上的短暂过程。对未悟者言有,对已悟者说无(不执著于悟境和悟的经历)。若对自己的悟境还有执著,就需要一直修下去,直至彻悟

彻悟就是超越悟与迷,超越不是从此没有了“悟”与“迷”的相,而是随时随地“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既然在世间(有为法)和出世间(无为法)诸相永不断灭,非相就不会停止,因此彻悟后修行仍在,只不过时时刻刻都是圆满通达、完美无缺的无处不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nWAY 回复 悄悄话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569.html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里面的“唯”都不是平常的唯心和唯物里的“唯”。其实,“三界唯心、万法唯识”才是100%二元论咧。

“三界唯心”是说从(唯)清静心(心)来观察轮回的三界;“万法唯识”是说从(唯)污染心(识)来观察所有一切理与事。

很明显,“三界唯心、万法唯识”里面的“唯”仅仅是在说从哪一个角度来看世间和出世间,而不是平常的唯心和唯物里的“唯”(执著于某一点为根本终极)。

所以说,最高级的佛法不说“有”与“无”,而说“不昧”(见《野狐禅》的典故)。所谓“不昧”就是了了分明,但不执著于相上的无常,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超越”。

请继续细读:古风断章取义《金刚经》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46947/201312/2570.html

----------------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7789.html
“观自在”并不是很多人理解的“观-自在”,而是在说“自在观”(无执著地观,就是《坛经》所说的无住)。
“本自清净!本自具足!自在观!”仅对理事无碍者才有意义,对平常人犹如画饼充饥、空花水月。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7739.html
这里面还是有个暗门:世间任何事情都有始有终(佛法里叫无常),这“无始无终”又如何安立呢?
其实,“无始无终”是靠“有始有终”而立的,所以说“有”与“无”是一体的两面,同存共生,不可相互否认,也不可相互混淆。
个体若是常,修行之说不能立。修行只能安立在无常之上。
“真常”其实在因缘上说不通的,详见《中观论》。正确的说法是:真常≡无常。这就是六祖所说的“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081.html
超越思想≠不要思想。不要思想=野狐禅
无我就是放下了执著的我。“无我”就是“无执著的我”的简称。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106.html
“本性”本来就是个虚幻的妄境:它仅仅是还在虚妄中的人的所有执著的呈现。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175.html
轮回就是无常,无常常在就是三法印的本质。困于无常就是无明,在无常中毫无障碍就是觉悟。超越了无常,无常仍在,只是自己已不产生困扰了。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476.html
“亦无渐次”中的“无”是“不执著”。《心经》中的“六不”、《中观论》里的“八不”都是“不执著”之意。

http://bbs.wenxuecity.com/teatime/468562.html
这个世界不是纯唯心的,也不是纯唯物的,而是相立相依的共生关系。主观上观测不到(如看不到红外光),不代表事物客观上不存在。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