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人物速写164.俄亥俄的kim

(2012-02-08 12:03:43) 下一个
人物速写164.俄亥俄的kim KING的表哥KIM看到我们这三个远道而来的客人,非常高兴,放下手头的工作,全天时的陪同我们,他介绍了他的酒店的里里外外,还开上他的小拖拉机带我们参观了他上百英亩的小农场. KIM今年六十一岁了,他二十八岁的时候离开了韩国的家乡来到美国,先在纽约的一家洗衣店打工,三十三岁的时侯,他搬到了纽约市远郊的新泽西,有了第一家自己的洗衣店,三十六岁时,开了第二家洗衣店,四十岁时,他迎来了人生转折的契机,他完成了原始的资本积累,建起了完备的信用基础,他大胆的卖掉了洗衣店,在俄亥俄购进了第一家旅馆. 经过几年的学习锻炼,在熟悉了旅馆的业务后,他在四十七岁和五十四岁时又分别购进了另两家酒店. 他现在带我们看的农场是三年前买下的,是他给自己的退休礼物.Kim 很详详细细的向我们介绍了他现有的三个酒店的经营情况,并报出了三个酒店的单价和总价,老刘听了报价后给了我一个暗示,我明白他的意思,就价格本身是觉的不错,同等的硬件条件,这只是我们在纽约大都会地区听到的报价的1/3不到. Kim也毫无保留的讲了他经营酒店这二十多年的体会和感想.旅馆业是一个资金门栏梢高,经营难度不大,利润不是很高的行业,但到了一定的档次,其相关的收益还不错,如会议,展览,party,酒巴,饭店,举行相关的活动等等. 美国经过911的冲击,又遇到了现在的金融危机,对旅游和旅馆业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因为前景不明朗,很少有人现在出价购进大型的商业物业和高级酒店,但在此时低迷的经济大环境下,是否存在新的机遇,这是我和老刘这一路离不开的话题. 现在回答还早,也回答不了,我们还不能下决心,带着收集的有关资料,带着这个问号继续前行. 再见,kim. 再见,俄亥俄. 我们会再回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