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淘宝 - 看央视《寻宝》节目有感

(2014-09-30 21:44:56) 下一个

看了几十期的央视《寻宝》节目,颇多杂感。就事论事,不加评论地表述一下。

1。土豪多。出手十几、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去搜一个自己都不知道真伪的“古董”的,大有人在。这些钱相信只是闲钱中的一小部分。否则不会如此“不在乎”地去买一个不知真伪的东西。毕竟这个数目应该还不能算小数目。所以只能下结论说“土豪多”。

2。
假货多。仿制并没有什么不妥。不妥的是把仿制的当作真品出售或交换,以致藏品真伪混乱。

3。藏宝人普遍历史知识水平不多。(这不能怪他们,但是是事实。)对自己的藏品缺乏足够的了解,甚至没有去了解一下。多数人更关心的是现在那宝值多少钱。

4。藏友不少用感性,而不是理性来鉴宝。一个例子是,一位藏宝人说,一柄清代玉如意是他姥爷在和一个牧民朋友喝酒时用随身带的两瓶酒换的。于是现场另一位藏友说,她相信这种哥儿们的交情,所以认为这柄如意是真的。可是,交情归交情,这和玉如意是不是清代没有什么关系。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幸福剧团 回复 悄悄话 学问,知识,个性,都重要啊。
顶好思考!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