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藏南边界,印度想逼中国出手 Zt (2009-8)

(2012-11-23 20:06:49) 下一个
藏南边界,印度想逼中国出手
Zt
2011-4-20





藏南边界,印度想逼中国出手

近日在俄罗斯,胡总书记会见了印度总理辛格,边界问题是一个无法绕过的话题。会谈中,辛格说:“在边界问题上,印度政府寻求公平合理、双方都接受的方案,边界问题解决之前应该确保边境地区和平安宁。印方承认西藏自治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的一部分,不会允许任何人在印度领土上从事反华政治活动。
那我们来看看印度最近都做了些什么?印度藏南地区正在向印度国防部移交八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与之相呼应,印军加紧向中印边界东段派遣苏-30MKI战斗机,并着手增派两个师驻防。印度现在似乎学会用X杆子说话了。其多重军事行动启动,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逼迫中国让出藏南。
三大主力军警戒中国
6月10日,印度“阿鲁纳恰尔邦”(即我藏南地区)向印度国防部移交8处前方机场的控制权。与之相呼应,印军加紧向中印边界东段派遣苏-30MKI战斗机,并着手增派两个师驻防,每个师约有2.5万至3万人。
印度“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J.J.辛格,是此次推动增兵的主角。这位辛格首席部长,行伍出身,不仅是他家族的第三代军人,而且是印度首位锡克族陆军参谋长。2007年5月20日以陆军参谋长身份访问中国时,曾受到中国军方的热情接待,他还参观了解放军快速反应部队、一个中国空军基地和上海海军保障基地,这种待遇曾被印度媒体称为“中印军事关系改善的新突破”。不过,当他脱下军装并于2008年1月出任“阿鲁纳恰尔邦”首席部长后,“防华”成为其日常工作的头等大事。
中印边界实际控制线分为东、中、西三段,其中东段和中段是印军重点经营的区段,他们认为一旦中印再度开战,“至少在东北方向绝不会出现1962年(惨败)的情形”。作为对华军事准备的骨干,总兵力为103.5万人的印度陆军将3个军用于警戒中国,番号为第4、33、15军。
在“阿鲁纳恰尔邦”、阿萨姆邦和锡金邦3个同中国接壤的地区,印度部署有第4军和第33军。印度军方认为,中国军队作战的最大目的是歼敌,而不是简单地夺取“阿鲁纳恰尔邦”,第4军靠后配置的方式就显示出印军仍害怕中国军队会像1962年那样穿插围歼其主力。但总部设在西里古里的印度第33军却十分危险,该军战斗力最强的第17山地步兵师就驻扎在乃堆拉以南40公里处,同属第33军管辖的第20山地步兵师(驻比纳古里)、第27山地步兵师(驻噶伦堡)则作为后应部署在二线。
在中印边界西段,由于复杂的克什米尔问题,印军的部署带有“防巴”和“防华”的双重考虑,其中第15军针对中国的意味更浓一些。参与1998年卡吉尔战争的印度第15军历年来保持高度战备,系印度3支“最前沿部队”之一,它下辖第19山地步兵师(驻巴拉穆拉)、第3山地步兵师(驻列城)和炮兵第3旅,直接威胁巴基斯坦和中国的唯一陆路咽喉喀喇昆仑公路(第15军哨所离公路最近处不过几十公里)。
辛格的算盘
今年6月,印度国大党在大选中出乎意料地获得了压倒性胜利,与其领导的联合进步联盟赢得了议会近半数席位,这使以印度总理辛格为首的新政府得以摆脱反对党的掣肘,集中精力来实施国防现代化,而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在2007年至2012年间斥资500亿美元打造一支能够具备随时打击巴基斯坦,并对中国造成长期威慑的现代化打击部队。
印度工商联合会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印度过去三年时间里(2004年至2007年)斥资105亿美元进口军备,使之成为发展中国家中最大的武器进口商之一。预计,至2012年的时候,印度军备进口费用将达到300亿美元。目前,印度正就总值超过110亿美元的126架多用途战机项目、155毫米榴弹炮项目、各种直升机与远程海上侦察机项目进行招标。从今年4月1日开始的2009-2010财年预算案增加国防预算34%,达到282亿美元。印度雄心勃勃的现代化计划包括为印度海军研发能够打击远在5000公里以外目标的“烈火-V”洲际核导弹,以及鱼雷与飞机。
据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发表的《发展中国家常规武器交易报告》数据称,1999年至2006年间,印度是发展中国家当中最大的武器购买国,武器采购合约总值224亿美元。而巴基斯坦则排在第七位,武器采购合约总值109亿美元。一位原印度空军高官表示:“武装部队现代化已经成为了一种全球趋势。我们也必须从新的角度审视危害国家安全的多种威胁。
除126架多用途战机项目之外,印度还派出了防务小组访问俄罗斯,促使俄方在2012年之前交付“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并列装印度海军;印度国防研究及发展机构(DRDO)也表示由于同巴基斯坦之间的关系再次出现紧张,因此印度有必要尽快启动价值近10亿美元的国内武器发展项目。该项目的内容包括,为印度陆军引入124辆主战坦克,为海军购置首批本国研制的战斗机。
今年5月,印度空军接收了花费11亿美元购置的首批3架以色列“费尔康”(Phalcon)机载预警和控制系统(AWACS)飞机,它对印度军队来说是一种最为有效的力量倍增器:该战机不但能够跟踪来袭导弹,而且还可同时关注邻近国家是否侵犯本国领空;印度还耗资6亿美元从以色列购买了航空雷达,这些雷达也被用来秘密监控武装分子的攻击(如攻击者利用小划艇进入孟买市);印度也已经同以色列签署了一份价值14亿美元的合同,购买范围为70公里的岸基及海基反导弹防空系统。
中国必须找回尊严
1987年,印度议会通过法案,正式在“麦克马洪线”之南建立“阿鲁纳恰尔邦”,并且开始了往该地区进行大规模的移民。当时,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埋头于经济建设,执行“韬光养晦”的国家发展战略。对印度方面的挑衅行动,中国政府在外交部按例发表了一通“抗议”后事情似乎冷静下来。然而,印度方面更加快了朝藏南地区大规模移民的步伐。20年来,印度直接往藏南地区移民约30至45万人,这几十万印度移民目前已经在藏南地区定居、安家落户、耕耘劳作,并繁衍生息。现在这些移民大部分已经有了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总人口接近60万。而中国在藏南地区的土著居民主要为:珞巴族约30万人,门巴族约4万人,僜人近2万人,合计共约35万人。以上数据显示,藏南地区现在实际居住人口中,印度人已经逐渐成为多数,中国人已经沦落为少数民族。
到今天,印度占据藏南地区已经长达36年了。当年,中国主动放弃藏南地区是在当时异常复杂的国际形势下,以及自身国家实力未足够强大的情况下的不得已之举。没有想到的是,当时的“暂时放弃”,一“放”就“放”了三十多年。
现在,严重的问题是:如果听任印度继续往藏南地区移民、继续对藏南地区行使实际管辖权的话,藏南地区将毫无悬念逐渐变成“阿鲁纳恰尔邦”,国际社会也会逐渐承认印度对该地区的实际管辖权(如中国的琉球群岛一样),藏南地区的当地居民也会产生对印度的国家认同与文化认同。这绝非危言耸听。
用毛主席当年的话说,如果少了藏南这十几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中国便不再是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国,丢失这块国土,就变成当代的李鸿章。
今年6月在俄罗斯,胡总书记在接见印度总理辛格时,再次强调双方应本着和平友好、平等协商、互相尊重、互相谅解的精神,继续推动谈判进程。但印度一边准备谈判,另一边明目张胆地加强了军事准备。
最新消息说,亚洲开发银行已经通过向印度提供约29亿美元的贷款计划,其中包括了向中印两国争议的所谓“阿鲁纳恰尔邦”地区提供6000万美元贷款,用于洪水治理和卫生项目。出于感情上的考虑,中国正在极力阻止该计划成行。
中印两个交往近千年的世界大国,一直在历史的磕碰中谨慎地来往,尤其是1962年的战争,让印度人心里藏着一个不可提及的隐痛。双方同为发展中的大国,如果要以臂力来决定胜负,这对大家都没有好处,尤其是中国以青藏高原俯视着广袤的印度平原时,印度在战略上毫无疑问已经是弱势。当中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距离世界大国其实并不遥远时,中国可以拿出耐心来回应印度的领土纠葛,但问题是印度能否拿得出同样的耐心来面对中国?

来源:杂志首页>新闻人物>看世界 09年8月号

1. 印度野心越来越大 竟明目张胆的插手中国南沙了!!!
2. 藏南边界,印度想逼中国出手
3. 中国为何丢失了藏南
4. 并不是怕印度:中国军队1962年从藏南撤军的真正原因
5. 错失的机遇:1987年中国几乎收回藏南
6. 中印边界:彼时的历史 今日的现实
7. 藏南地图及现状
8. 有关藏南问题的战略思考
9. 对于印度问题的理解
10. 愛我中華85万珞巴同胞:藏南谈判 祖国不要抛弃我!
11. 中国绝不会放弃藏南:当地人至今还只承认自己是中国人!
12 还我河山! 还我被占领土——藏南地图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