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Zt 日本大地震凸显中国安全困境 (2011-3-28)..

(2013-02-21 14:17:43) 下一个
日本大地震凸显中国安全困境

江涌
《新安晚报》2011 年3 月28 日
http://www.mediaxinan.com/xawb/html/2011-03/28/node_82.htm

“千年一遇”的日本大地震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重创了日本,震惊了世界。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作为一衣带水的邻邦,日本大地震凸显并加剧了中国固有的安全困境。
凸显经济发展方式困境。日本人多地狭,资源贫乏,灾害频繁,政府与国民的危机与安全意识极高,在危机应对与安全维护上面,近乎做足文章。即便如此,在遭遇这次重大打击后,依然显示出安全防范能力的薄弱,显示出经济发达与国民幸福基础的脆弱。经济发展本来是一个手段,经济发展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发展、尤其是人的发展,使社会更加和谐、国家更加强大、人民更加安全幸福。然而,曾几何时,中国不自觉地把经济发展当作一个目的,把人民当作劳动力,而劳动力又当作一种廉价资源,以此来参与国际分工,赚取不断贬值的美元。经济大发展至多只是让人民免于或减轻“痛苦指数”(以失业与通胀来衡量),与安全幸福相去甚远。日本大地震揭示,发展是硬道理,安全与幸福更是硬道理。
凸显国际分工依赖困境。日本是发达的经济大国,处于国际分工上游与“微笑曲线”高端,其机床、半导体、汽车关键部件、光学设备及零附件等技术密集产品在市场上扮演重要角色,是东亚地区产业集群的核心。“中国制造”行销世界,中国生产的手机、液晶电视机、电脑、显示器等众多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附件很多来自日本。地震、海啸与核泄漏使日本基础设施瘫痪、电力供应紧张,来自日本的关键产品供应急剧减少甚至中断,“中国制造”面临“空芯”考验。日本大地震震出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尴尬。
凸显金融安全薄弱困境。世界银行3 月21 日发表《东亚及太平洋经济》报告称,日本大地震所造成的经济损失估计为2350 亿美元,相当于日本GDP的4%。日本处理债务危机无非采取提高税收、发行钞票以及出售海外资产等三种解决手段。
日本继美国之后开动印钞机,势必造成资金泛滥,一方面会加剧全球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会导致日元大幅度贬值,从而扭曲亚洲汇率机制,导致该地区出口竞争力的异动,加剧地区金融动荡。另外,日本出售美元债券资产,弥补国内赈灾与重建资金不足,是一个极其合理的选项,而且能够得到其盟友美国的理解。如此,美日之间达成的任何默契,都会将中国置于十分危险的境地。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