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经理人

经营未来,分享理想,享受过程!
正文

智慧商务 -- 对客户进行个性化服务

(2012-12-11 19:53:36) 下一个

在全球,每天会有 0.9 5 亿的 Tweet 产生 , 一半的消费者使用两种或更多种技术进行在线交流;在中国, 5.6 亿的用户主动加入新浪与腾讯微博, 45% 的消费者在购买或决策前会咨询朋友;但只有 18% 的人相信来自 零售商 和制造商的信息。

  这是一组来自 IBM 商业价值研究院的数据。从这些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已经进入一个更加 “ 智慧 ” 的消费时代。这就对商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必须拥有更透彻的感应和度量,能够更全面地互联互通、更深入地进行智能洞察。美国当地时间 9 月 5 日, IBM 2012 智慧商务全球高峰论坛上,各个 营销 界专家的探讨也验证了这一观点。

  事实上,随着一些新技术特别是社交化技术的出现,企业也已经到了重新定义 “ 以客户为中心 ” 这一商业准则的时候。

   技术 重塑营销

   “ 我知道有一半的广告费被浪费了,但遗憾的是,我不知道是哪一半。 ”

  这是从事营销或者广告的人耳熟能详的一句话。有很长一段时间,由于营销效果难以衡量,营销人们更像是一群艺术家,只能靠经验和感觉进行营销活动。互联网的兴起改变了这一切。随着网络社区、 SNS 、微博、移动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极大改变,市场和技术成为影响企业发展的两个强大外力。数据爆炸、社交媒体、渠道和策略选择,以及人口构成的变化,成为深入改变营销组织游戏规则的重要力量。换言之,营销变成了一项 “ 技术活 ” 。

   IBM 大中华区市场和企划传播部副总裁罗振邦就曾说过: “ 如果把整个营销活动比作一个三条腿的板凳,技术就是其中的一条腿。 ”

  一家全球金融服务公司利用行为分析为客户提供了所需的服务:通过他们喜爱的媒体向他们传播实时、个性化的促销信息;通过研究客户使用网络、电子邮件、电话以及社交网络进行搜索和购买的方式,该公司能够提供即时、有针对性的促销活动,从而赢得了较高的响应率、转化率和成交率;利用强大的分析和协调的跨渠道营销,个性化的营销活动变得更加精准到位,并且可以通过最有效的渠道向每一位客户传递;通过理解客户与公司品牌的交互和响应方式,营销人员如今更加贴近客户,直接向客户介绍产品和服务并自动提供最佳的产品和服务。

这是技术重塑营销的一个例子。

靠近你的客户

   IBM 2012 智慧商务全球高峰论坛上,杜克大学心理研究所的研究员 DanHeath 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个理想的美国人到越南拯救当地营养不良儿童,最终,他得出了一个改变现状的结论:首先从制度上进行改变,然后提高水质,最后进行贫困县治理。这样的结论让这位美国人陷入了苦恼,这些都是他做不到的。后来他选择了另一条路,他召集了村里所有的妈妈进行询问,然后发现有三个孩子是没有营养不良的。他向这三个孩子的父母请教,后来发现原来这几个孩子的父母将有限的米饭,分成一天四顿喂给孩子,同时在每顿米饭中加入虾米等其他的食品。这位美国人让所有的父母效仿这种方式,结果 80% 的孩子摆脱了营养不良。这则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改变了许多人健康状况的结果,并不一定是从大的层面进行变革,其开始只是一个很小的饮食复制。

   Dan Heath 用这个故事阐述了企业实现智慧商务( Smarter Commerce) ,所要做的是从每一个小的改变开始。而各种新技术以及相应解决方案的出现,也让企业真正做到靠近客户。

对于企业来说,如何在营销经费有限的情况下让销售无处不在,让客户无论何时都可以购买其产品?你有可能是在 Facebook 上,或者是浏览一家公司的网站时,再或者是在智能电话上搜索目录时,发现了产品信息。而无论哪一种方式,你看到的信息一定是一致的。

曾有研究表明, 49% 的消费者会在单一交易中使用两个或更多的购买渠道,这就要求为他们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在与他们接触的过程中,随时给到他们与其需求匹配的信息。

  看起来,真正把技术运用的营销实践中,做到随时随地在客户身边,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不过,新技术的出现都让这一切变得有了可能。唯一的挑战是,营销人们需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学会利用新技术、新媒介手段。

作者:刘晓云
来源:《V-MARKETING成功营销》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