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佳的愽客

我是谁?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请阅读我的文笔。
正文

人在天涯之二 答应

(2013-01-17 13:33:59) 下一个
答应 答应什么? 答应一个采访,为黄婉儿的<铿锵集>做一个专题片,让港人了解:我们这批不是港人的匆匆过客,这批逃亡的斗士,落难的英雄,他们滞港期间,他们的吃喝拉洒,他们的圈子,他们的情怀. 答应是一种义务,一种承诺,一种责任,受访者要为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承担一切后果。因为这不是简简单单的面对摄影机镜头,而是面对6百万香港的每一个人。如果当初我就有这么高的认识,也许我就不会轻易的答应,即使答应,也会百般小心。 可惜历史总是先考试后上课。当然,没有痛苦的故事也就没有什么写头。 当黄婉儿笑咪咪地来到我的面前时,她小巧玲珑的身材和甜美的声音迷住了我。我问她人海茫茫为何偏偏挑我,她神秘地告诉我有知根知底的人引荐,这个人是谁呢? 不是别人,正是我当时的老板,<政经周刊>的社长,吴仲贤。那时他正在组织秘密营救象柴玲这样的大鱼。作为一个民运先驱,经验老道,曾于60年代把卷款而逃的港英财务大臣从澳洲抓回香港审判,在港人心目中奠定了英雄的地位。 今天,他依然壮心不己,坚定不移地支持被镇压者。其壮举之一就是为打破新闻封锁,把录像带拴在6万只气球上,随风北上,飞越琛港边境。 对这样的人,我内心有无限的祟敬。对于他的安排和引荐我会有任何的怀疑而谢绝吗? 何况我还在他的手下营生呢! 我很感激港人从政府到民间对我们无微不止的关怀,怎样来报答呢?这难道不是一个机会吗?让观众了解我们的生活细节,不也是一种报答吗? 当然,心中也有小九九。拍专题片需风风光光地四处兜风,上茶楼,下海边,逛边境,望北方,这不是公费旅游的美差么? 所以,我答应得很爽快,很轻松,完全勿略了隐避着的负面效果。 请大家想一想,如果涉及敏感问题,像间谍卧底一类,各路人马看了以后会在心理上产生什么情绪反应? 后来的结果显示:港府以为我在指责他们甑别无能,长毛之流愤怒于我的离间效果,民运圈的人慊我沾污了美名,有碍转往他国的前程而怒不可遏,当然地下党会因我揭了他们的老底而恼羞成怒,、、、总之,因为我天真说了几句心里话而成了人民公敌。 为了这部<人在天涯>,因为我的年轻无知,就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