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间曲径金秋时

当旅行成为一种信仰,生命永远年轻!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北京上海户口值多少钱?

(2014-02-15 05:29:15) 下一个

北京上海户口值多少钱?

   

    京、沪户口的魅力诱惑,不是一般人能挡得住的。对于生活在京、沪的外地人来说,高薪只是一顿“丰盛的晚餐”而已,只有当地的户口才是“长期饭票”。没有户 口就意味着你只是那里的暂住者、边缘人、下等“公民”(即“贱民”)、匆匆过客,居无定所,没有归属感,永远也享受不到社会福利保障、人格上的尊重以及物 质待遇上的公平与公正,永远处于“漂泊与流浪”之中。

    京、沪户口到底能值多少钱呢?这问题似乎没有标准答案。可以肯定的是,京、沪户口的吸引力,将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继续被全国人民“翘首以待,趋之若鹜。”根本不能用金钱来衡量。

    一个操着京腔、拥有正宗“北京户口”的人正在询问一位外地口音、农村户口的外地人,那种略显夸张的语调,很多人已经是见惯不怪。也许,生活在“天子脚下”的北京人,向来就有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有人说,除了北京人,外地人都是农民。

    这样的场景也在上海上演着。不知道有多少外地人为了拥有一纸上海户口本而殚精竭虑、挖空心思。有网友称,在外地,你说你是“上海人”,都会令人刮目相看。

“超国民待遇”

    关于京、沪户口的“战争”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这是众多外地人的“噩梦”,有人一辈子都在受其“折磨”。为什么一定要户口呢?

    答案是:每一个生活在京、沪的人都想要,并可以为之牺牲掉很多东西。

    虽然户口簿只是一本很小的册子,但附加在这个册子上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待遇上巨大的差距是明摆着的,又怎能不令人垂涎羡慕呢?从生命伊始到生命终了;从衣食住行到婚丧嫁娶;从职业选择到职业流动,无不与户口紧密相连。

    有人在许多人无数次想落户,而无法落户后,终于认识到京、沪户口拥有“超国民待遇”:就业机会,招工必先查户口,往往是在必须持有本市正式户口者中选择; 教育机会,农家子弟一般只能在附近村庄上学。而中心城市的学校,优越的环境条件设施都是农村学校所不能比拟的;社会保障,对于城市低收入人口而言,最低生 活保障仅仅限于拥有本地户口的当地居民能享有;房屋所有,外地人像本地人一样纳税,但他们在京、沪安家购房时却要受到户口问题的困扰(同为纳税人,义务相 等,权力待遇上却是有天壤之别,外地人只能成为完全彻底的“无私奉献者”、牺牲品,而正当合法的权利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公用设施,没有城市户口,就很 难定居下来,因而对公用设施的享用也就极其有限。


居住证,看上去很美

    近年来,上海一直在大力推行居住证,宣称“享受与上海市民完全同等的待遇”。但很多外地人早就把户口和居住证的区别研究透了,大到享受“四金”的不同,小到能不能在上海办理护照、办理婚姻登记,更重要的是“有没有归属感”。

    网络上有一篇题为《上海居住证,看上去很美》的帖子就讲述了一个外地本科生在办理上海居住证时遭遇的困惑,称其为“噩梦初上”。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的研究生曾进行过《上海高校外地生源毕业生留沪后生存状况》的调研,以复旦、同济两校为例,对2008年毕业1—5年的外地生源学生进行 了问卷调查。统计结果表明,外地生源毕业生认为自己和本地人最大的差异是因学历不同而存在的区别——本科生认为差异最大的前三个因素是户口、房子、社会关 系,而研究生认为差异最大体现在房子、思维方式、社会关系及其他。

    调研项目的负责人、复旦大学信息管理专业研究生王伟来自湖北,他从本科起就在上海读书,今年6月毕业,“六七的时间,我们积累的资源都在上海。”他认为外地生源的大学生想要留在上海的愿望是正常的,而和长期发展息息相关的留沪问题“肯定很受关注”。

    一同参与调研的方华平时就很关注关于户口的最新政策和新闻,比如要转为上海户籍,需要在上海居住若干年,在上海参加社会保险,并且依法纳税,具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职称等。

    自2004年起,上海就对非本市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办理上海户口实行了“打分制”。申请者的各项要素(如毕业院校、学习成绩、计算机水平、奖励表彰以及专业要素等)累积分值高于“标准分”,方可办理上海沪籍。

    对习惯了上海的方华来说,眼下最重要的还是怎么加上3分,“居住证”转户籍应该是趋势吧,但估计条件会比较苛刻。而且这个政策一实行,那么直接获取户口的可能性将变小。甚至连刚毕业的博士生也只能拿居住证,而不是申报户口了。


落户标准分逐年提高

    “落户上海真的很难,难得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早几年,在上海就读的非上海生源的各高校本科毕业生基本都能将户口留在上海。现在情况不同了,很多在上海读研究生的毕业生落户上海都成问题,更不要说是一般的本科生了”。即将毕业的某高校研究生刘军如此感概道。

    其实,和北京比较起来,获得上海户籍的难度还不算大。刘军告诉记者:“他的一些在北京读研究生的同学,毕业后为了能得到一个北京户口、找到一个能解决户口的单位,宁愿每个月只拿1000元的工资,这在上海是无法想象的。”

    当然,上海和北京的落户方式有也不同。北京的用人单位只要单位自己有留京指标,一旦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签了用工合同,单位就可以帮助毕业生解决户口问题。但这样的单位很少,所以能得到北京户口的毕业生也很少。

    而上海的用人单位,其注册资金在100万元以上,才有为毕业生申请留沪名额的资格,毕业生同时还必须达到入沪的标准分。



户口“变现”

    李丽终于完成了加入上海人的“蜕变”。她的大学不是“211”,她2008年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她的简历和其他入沪大学生相比,并无“耀眼”之处。

    “我走的是人才引进之路,花了十几万。”李丽回答得很直接。她告诉记者这样的价格还是关系人情价,她是依靠走后门才能得以如此便宜的价格入沪。而她的一个同学,则花了三十多万。

    “如果要等打分制,估计我得等到35岁才有就会了。”李丽说,还有一个捷径就是:找一个上海人结婚,走夫妻分居的政策。当然,对于她这样急迫的人来说,凭借关系和金钱能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

    户口买卖这个隐性市场,正以“黑市”独有的灵敏印证北京户口价格暴涨的“行情”。

    一位张姓男士自称从事“户口中介”已经有很多年。

    “2007年的时候,你这样的只要三四万就能办。”张姓男士说,“北京现在审批太严格了,指标有限。”

当记者以应届文科“双外”硕士毕业生买北京户口的身份向他咨询时,得到的报价是15万。多名声称能办户口的人说:“理工科及紧缺专业相对好办,文科不好办。”

    据《中国青年报》2008年的社会调查(有3518人参与,九成以上是青年)显示:当被问及应届大学毕业生年薪是多少才能弥补户口所带来的影响时,67.8%的人认为,年薪100万元以上才能弥补户口所带来的损失和影响。

甚至,有14.6%的人认为,这个数字应该超过20万元。如果实在无法落户,14%的调查参与者会买户口来解决这个问题,44.9%的人持观望态度。

    无独有偶,北京大学北大未名BBS的热门话题版面也曾有有一则题为“现在京户到底有多重要?”的帖子,后面有人跟贴说:“对于月薪两三千的人,户口的价值是他三四年的薪水,当然非常重要。对于月薪两三万的人,户口也就是他三四个月的薪水,这就不是很重要了。”

    一位网友则直接量化了户口与薪水之间的关系,“本科起薪满12万,硕士满18万,博士、MBA满24万,不需要考虑户口;本科起薪低于4万,硕士低于6万,博士、MBA低于9万,一定要有户口。”

    京、沪户口涨价显然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人文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蔡继明教授认为,根据城市发展规划,控制相应的人口规模,政府加强控制力度和资格审查等,都会使得正常获取北京户口的途径和非常规买卖渠道减少,从而在“客观”上推高“行情”。

   据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网站信息,北京市人事局2008年依然严格按照紧缺专业政府调控的原则是引进非北京生源毕业生;严格引进资质,对用人单位

原文作者:沧海一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super-7 回复 悄悄话 俗话说: 在北京做官的都不是北京人, 在上海有钱的都不是上海人;

在北京自古以来都是外地人在台上唱戏, 北京人只会在底下起个哄喝个彩啥的,
所以北京就光出小混混, 只会耍贫嘴.

在中国历史上, 北京从来没出过什么人才, 无论是政治家, 军事家, 科学家, 文学家...;

以前大学时,曾有几位同学吃饱了说是要推翻这个说法,满世界去找论据, 后来还真找着了一位: 文学家老舍, 可再后来又发现人家老舍是满人, 关外来的....

不说远的,说近的.从京城来的,或是曾在那儿工作过的哥们姐们:
你门以前在北京上班时候的的那个单位(当然是企事业单位)的领导,
不管是一把手还是二把手, 有没有北京人?
肯定没有!
-------更别提部局级和中央了.

也不知道这北京人的优越感是怎么来的.
可能是皇城根底下出的混混多,太监也多 (皇上就地取材啦 ),
皇上老儿昨儿晚上撒了几泡尿, 你们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吧?
他当太监的知道啊!
----这北京人的优越感八成就是这么来的.

上海人歧视外地人多少还有个说头,最起码她一直在支援全国各地;
这北京人歧视外地人,是不是精神分裂和人格分裂皆而有之?
上流Man 回复 悄悄话 俺跑进来,就是想看看自己曾经扔了多少钱的。作者太不够意思,也不给个准信。
户口制度是世界最臭名昭著的制度,毁了多少公平正义和家庭幸福,差不多也该进垃圾堆了吧?
无名小绿草 回复 悄悄话 一个户口还把人分成三六九等,典型的中式愚昧。
SUMMER4 回复 悄悄话 悲哀,但为啥还有那么多人要出来维护这个“裆“,

匪党早亡,人民早得益。

但愿“瘟学城”不要为了这个帖子再删我的帐户!!!
西门祝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颐和园' 的评论 :

颐和园姐,不光是上海户口,连中国国籍也给开除了。唉唉。。。
颐和园 回复 悄悄话 这文城里有多少人都丢掉了他们的京沪户口了,没觉着宝贵。
RugerGP100 回复 悄悄话 没有搞错吧?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中国还有这个东西?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