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动手不动口

经历过的, 就写出来, 与大家分享.
个人资料
正文

送别

(2013-05-10 08:42:54) 下一个

我从未到过天津。说来惭愧,下面几个零落不连贯的词句就可概述我原先对这个城市所知的一切: 

超繁华的天津卫,辉煌的海河治理, 民族工业的摇篮,老字招牌狗不理,国军中将陈长捷, 木匠出生李瑞环,自然还有那当下红透了的郭德纲和德云社。 

但这些均不足论。 

直到有一天, 我偶然得知李叔同(弘一大师)的出生地是天津时, 天津这个城市才在我心目中变得丰满, 亲切起来.

我少年时就极为尊崇仰慕李叔同大师。大师(1880-1942)字息霜,出家后号弘一,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 既是才气横溢的教育家,也是一代高僧

大师1918年剃度于杭州西湖边上的虎跑寺名刹。 对大师中途出家缘由的猜测主要有家风熏陶和看破红尘两说。我推测两者皆而有之。 

令人称奇的是,大师就是半路出家最后也做得“功德圆满”,后被佛门弟子奉为中兴南山律宗第十一代世祖。大师1942年圆寂于泉州开元寺。

我对李叔同大师崇拜的起因之一说起来好笑, 竟是他那首《送别》词和曲另一原由则显得更不可思议: 只因他名字中的字和我曾祖父的名闱相同。

大师所创作的温婉动人的《送别》歌,是用自己于1905年在日本留学时所作的《送别》词配上美国人奥德威所作的美国乡村民歌《梦见家和母亲》中的旋律所成,问世后经久不衰,曾被电影城南旧事》,弘一法師《一轮明月》用作主题曲. 这首歌也是我上班路上经常听的。可去网页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E0OTkyNDA4.html,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Q3OTcxMTc2.html
下载欣赏,或去网站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zA4MzMwMTcy.html 细细品读这首词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后有人改成: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又有人改成更伤感的词句: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孤云一片雁声酸,日暮塞烟寒。
伯劳东,飞燕西,与君长别离。把袂牵衣泪如雨,此情谁与语。

还有人模仿重新写了一首:  

韶光逝,留无计,今日却分袂。骊歌一曲送别离,相顾却依依。
聚虽好,别离悲,世事堪玩味。来日后会相予期,去去莫迟疑。

我相信,即使身处现今五光十色的喧嚣尘世中,读着这些词,再浮躁的心也会沉静下来。

《送别》歌用的是大师原作第一首词。电影城南旧事》主题歌用的是第一首和第二首词。我个人对第一首和第三首更喜欢些,尤其是第三首孤云一片雁声酸中的”字可谓用得别出心裁,多愁善感的纯情女子读到此说不准会真的鼻酸。

除去在其人生鼎盛时期的令人膛目的出家之举外, 大师的另一另人扼腕但鲜为人知的经历是我后来才知晓的.

儿时在我每天去小学校的路上, 需途经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副省长吴眙芳的官邸。之前,都是看她坐一伏特加小轿车进出的。文化大革命初期,小轿车是不能坐了,改由一男的打着一把阳伞接送她。衬着贴在她小洋楼外围墙上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背景,这在那时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以至于每每遇见必驻足观看,直到两人背影消失为止。这景像到现在还深深存于我脑海中。 

我原本以为那头发斑白, 忠心耿耿的男人是吴眙芳副省长的丈夫,后听说那是她多年的贴身老司机而她是一未婚女人。

再以后,老司机被造反派撤了, 从此便看她孤独一人,无论晴天雨天都打着一把黑色阳伞去省政府上班。望着她独自一人从我身旁走过, 不知为何, 不由从心底起了丝丝敬仰之意。 

再再以后,得知她与李叔同大师三十年前曾有过一段刻骨铭心的师生之恋,联想起大师的遁入空门一事,才明白她为什么一辈子单身,立时对她肃然起敬。

直到现在, 有时夜深人静,忽然想起多年前这些往事, 仍唏嘘不已, 久久不能释怀。

不知怎么就从天津说到了李叔同大师,继之《送别》词曲,再之吴眙芳副省长了。

就此打住吧。


(
值李叔同大师驾鹤西去70周年际, 感谢"文学城博客"得以让我借此园地奉上此拙作短文, 以略表我对大师的深深敬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北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金豆豆银豆豆的评论:
金豆豆银豆豆,

对不起,我今天才看到你5月27日发在我博客文章“送别”后的评论。
是的,我是南京大萝卜,我想你也可能是。
望和你继续联系。

祝周末愉快。
金豆豆银豆豆 回复 悄悄话 儿时在我每天去小学校的路上, 需途经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副省长吴眙芳的官邸
--莫非遇到老乡了?
南京大萝卜路过~~~
北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花甲老翁的评论:

花翁,

我最初是从雪影处得知你的。 雪影是我博客的入门介绍人。凡雪影的朋友我必敬之。

和你博客的资历比,我只能算是初出茅庐之辈了, 还望以后多指教。

在此还想提的雪影朋友圈中另一人是白玫瑰。也很喜欢她的作品。

谢谢访问。

君子



北美君子 回复 悄悄话 回复雪影云痕的评论:
雪影,

真没想到你还和你父母住过牛棚。
和你一样,喜欢原来的版本,词和曲都很美。 现代音乐歌曲中再也找不到这样的作品了。

谢谢欣赏。

君子
雪影云痕 回复 悄悄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我还是最喜欢这最初的版本,很美。
================================================
{儿时在我每天去小学校的路上, 需途经南京师范学院院长,江苏省副省长吴眙芳的官邸。之前, 都是看她坐一伏特加小轿车进出的。 文化大革命初期, 小轿车是不能坐了, 改由一男的打着一把阳伞接送她,衬着贴在她小洋楼外围墙上铺天盖地的大字报背景,这在那时绝对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以至于每每遇见必驻足观看, 直到两人背影消失为止。 这景像到现在还深深存于我脑海中。 }
------------------------------------------------------------君子对这段情节的描写很感人。原来你还有这么一段经历。

文革开始时我5岁,跟着大人住牛棚,看着他们挨斗。那时父母教导:“不能低头。”也许这是为什么我的性格特别倔强。我一直都特别同情当年被迫害的无辜的学者。

祝君子周末愉快!
顺问楼下花翁好!
花甲老翁 回复 悄悄话 我求学时,上音乐课,曾经唱过这首歌,谢谢给我带来回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