玲玲who

为那无处安放的心情
正文

闲言碎语《红楼梦》(3) 诡异秦可卿,悲催赵姨娘

(2015-06-29 05:37:17) 下一个

这次读红楼,因为不赶着忙着,注意到了一些原来没在意过的情节。发现了一些拎不清的人和事。

比如第十三回,写贾蓉之妻秦可卿因病过世,对于她的丧礼的描写让我十分纳闷。她虽说是宁府长孙之妻,但到底是小辈,而且家族掌门人贾敬不理家事,一味好道,对家族的影响不大。可是这个孙媳葬礼的排场之高大上,让我着实有些诧异。葬礼礼数之繁复,是《红楼梦》任何后来去世的人都没法比的。

除了在家停灵七七四十九日,一百单八众禅僧,九十九位全真道士,外加五十众高僧五十众高道在家做足法事,出殡的场面更是宏大。不但贾府上下总动员,连极具身分的各路皇亲国戚和王爷也都沿途彩棚高搭,设宴张筵,亲自出面尽表礼数。其中就包括后来和宝玉有些交际的北静王,搞得贾赦贾政贾珍等爷爷辈公公辈的有功名的重量级人物“连忙迎来,以国礼相见”……读着读着,几次我都忘了这是写谁的葬礼,需要不时地返回去确认一下。

秦可卿的丈夫贾蓉在贾家辈分小,地位也一般,秦的丧礼倒是其公公贾珍忙前跑后地张罗,给人一副身心及其交瘁的印象。以至于不得不求助于荣府王夫人,把王熙凤调去暂时协理宁府事务,让其尽显风头。贾珍这么呕心沥血,哪像是给家里的孙媳妇办后事,简直比给皇上办事还辛苦操劳。

儿媳妇过世贾珍“哭得泪人一般”,要“尽其所有”为其操办,更有甚者,贾珍为了让儿媳妇死得更光荣,专门为没什么出息的儿子贾蓉捐了个看着名头很大的官,这样秦可卿的头衔听着就很大很长很响了。真要把这头衔写出来,那需要极大的耐心啊。为了个并未给贾家添子嗣的死了的儿媳妇这么大费周章,实在是不至于啊……

带着这么点不解,上网一看,可了不得了,关于秦可卿的研究和讨论那是铺天盖地,五花八门。阴谋论扒灰乱伦皇室背景小户出身淫荡宽厚自卑美貌……一个个口口声声,都是语不惊人死不修的劲头。比《红楼梦》本身的故事要热闹复杂多了。就是个小说嘛,我就不找那个麻烦了。谁爱说什么就说什么去吧!

王熙凤这个人物在《红楼梦》中不是数一数二,也是数三数四的了。是个极具戏剧性的人物。她虽然是贾赦和邢夫人的儿媳妇,可她的直接上级却是王夫人。她在书中被称作“琏二奶奶”或“二奶奶”。这应该是跟着贾琏的“琏二爷”称谓来的。可贾琏应该是贾赦一脉的长子,为什么叫二爷呢?假如是根据荣府王字辈排,贾琏可能排在贾珠之后,排行老二。可宝玉也被称为“宝二爷”,这又是从何论起呢?上网看了一眼,好嘛,就这么点子破事儿,起码有十几种不同的解释或理论,没个定论。赶紧撤了。还是那个态度,爱谁谁吧!

说到等级,那赵姨娘,虽说是妾,那也是老爷看上收了房的人,也是为贾家生了儿育了女的,再怎么下作,也是主子级别的,总比奴才地位高吧?可怎么给搞得连丫环下人都敢欺负,连自己的女儿都不肯叫她娘的悲催地步呢?还记得赵姨娘的死吧?还有比这样的死法更丑陋更可悲的吗?要说她下作猥琐,那贾政是怎么看上她的呢?正牌夫人是明媒正娶门当户对,而纳妾就全凭自己的喜好了吧?像贾琏的平儿,宝玉的袭人等,都是贤惠美貌的窝边草。即使是贾政一时糊涂,贾母这个当娘的难道也就由着他去了?

是不是曹作者的故事里需要一这么个纯坏人贱人,以构成一个戏剧矛盾的不朽框架呢?

赵姨娘的儿子贾环虽说比不得宝玉,是庶出,但也是贾政的亲儿子啊,可谁都拿他不当回事,谁都敢挤兑他,常常让人骂得狗血喷头。比个奴才还让人看不起。可是她的姐姐探春在家里却是很有面子有身分的感觉,还一度替凤姐掌管荣府家事,相当风光了一阵子。完全是一副贾家正牌小姐的架子,红楼十二钗正册之一。假如有个红楼十二爷们名单啥的,贾环肯定连个又副册都进不了。哪说理去呀!

更多闲扯,下回分解。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玲玲who 回复 悄悄话 flyingcamel 提到不喜欢贾政,"文不能进仕,才不足持家".....这让我想起三国里的刘备,水浒里的宋江,西游记的唐僧。呵呵。
gagaga 回复 悄悄话 赵姨娘命里就是贱,生个儿子也是贱人。。。
大凡装逼而作的女人没好下场。。。
flyingcamel 回复 悄悄话 作者说得好,赵姨娘的悲剧是贾政的宠爱和儿女双全都不能拯救的性格悲剧。
flyingcamel 回复 悄悄话 写的非常好,非常赞同!红楼梦里我最不喜欢的人是贾政。文不能进仕,才不足持家,智不足训诫子弟。连贾赦在红楼梦中都有闪光点,那就是在凤姐和宝玉被咒病危时,贾赦寻僧觅道,贾政劝阻,他依然着忙。为的是那点心意。配他的是赵姨娘,作者故意糟贱他。赵姨娘和熙凤是成王败寇的照应。说明寇不只是败才为寇,败寇这条路是命运的主宰,以性格遭遇让当事人表演呈现。
玲玲who 回复 悄悄话 A2UM 关于探春与赵姨娘的关系的分析,我很认同。谢谢这么有水平的评论。
A2UM 回复 悄悄话 赵姨娘的死是高鹗续的,不能算数。不过在曹雪芹笔下她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看得出来曹雪芹特别讨厌她。但是从几个细微的细节能看出来,贾政对赵姨娘还是不错的。

至于连丫环都欺负她,一半是因为王夫人和凤姐都踩她(毕竟给老爷生了儿子,令人不爽),另一半是她自己‘作’的,做事让人瞧不起,得不到周围人的敬重。有一个细节就是她跑到潇湘馆去看黛玉,黛玉跟她八竿子打不着的关系,也不知道她跑到黛玉那里去干什么,她自己都不知道黛玉清高,瞧不上她。就是这么个没sense的人。

探春也拿她没办法,只能经常训她,但是探春心里应该是心疼她的。探春积极向王夫人靠拢,也是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这样赵姨娘也不会太挨欺负。探春的地位提高后,果然赵姨娘的处境也好了很多;赵姨娘的丫环偷了东西,平儿碍着探春的面子,让大家保密。贾府就是这样一个名利场。

至于秦可卿的葬礼,一是因为作者花了手笔专门写了她的葬礼,所以显得隆重;二是秦可卿在贾府的地位是不低的,一个是因为她既漂亮又懂事,长辈都喜欢她,凤姐也喜欢她;另一个是她跟公公有暧昧关系,贾珍又是个不管不顾的人,所以下功夫安葬她;三是因为尤氏气病了,不管儿媳妇的丧事,正好凤姐大显身手,把事情搞的很隆重。刘心武说因为她是废太子的公主,这个很不可信。清王朝是极端皇权的封建朝代,太子被废之后没人敢再跟他有牵扯了,否则被皇上知道了是抄家的罪。尤其雍正即位之后,几个皇子杀的杀,关的关,受尽侮辱,跟他们同党的大臣们也都全数处理了,不是闹着玩的事。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