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欧洲风情录之三

(2016-05-13 16:19:27) 下一个

欧洲风情系列之三
旅游途中的就医经历
国内游客在欧洲旅游期间生病去医院的不太常见,不过我带团那么多年,还是碰到过几次。欧洲的医疗保证体系非常的完善,只要参加医保,看病基本不用花钱,工人是老板帮交医疗保险,老板的医疗保险是强制缴纳的,但就奥地利来讲,老板看病就诊是要付20%的费用,可一到住院治疗时,也不用花钱了,而且病房是三人间比一般打工人住六人间的待遇要高点。国内来欧洲旅游的客人出来前旅行社都会帮助办好旅游期间的医保,可是按照常规是客人必须先自己付钱,然后回国找保险公司报销。
可是我带客人去看病的几次,都是看好病以后找不到地方付钱,在医院问来问去最后得到的回答是不用付????。欧洲看病最可怕的事情是一进医院,说明病情,接下来就是医生过来给你抽一大罐血用于化验,抽的你眼冒金星,胆小的还会吓着。记得有一次带一个小学生团,有个男孩子发烧40度,进医院急诊室,马上让孩子全身都脱光光(欧洲医院只要是未成年孩子看病都得脱的精光)。那个11岁的男孩还挺勇敢,脱衣服抽血都没做声。我在一旁对医生说,中国人都是独生子女,孩子是父母的宝贝,意思是让医生手下留情一些。可医生说他们国家的小孩也是父母的心头肉,我只好不出声了。国外的医生很敬业,和国内不同的是医患之间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而且很幽默。
还有一次一个客人眼睛突然肿大,去药房买了一支药膏涂了也不见效,当时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旁找到了一家医院,医生仔细检查以后,给了一支药膏,涂了以后第二天就开始消肿了,当时也问哪里付钱,可回答是不用付。还有一次在维也纳一个客人突然肚子疼的冒汗,我估计是胆囊炎,还叫了救护车(救护车付费和当地的出租车同价)。看了半天病,配了一些药,事后只向我要了电话号码,就让我们离开了。过了半年医院打电话给我说医药费要付850欧元,我说当时给你们钱你们不要,那人回中国去了,你们自己给他打电话要钱吧,电话那边问我病人会不会说英语,我回答说他只会中国话,那边自言自语说,无法交流只能算了。
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两个自称是作家的两位女士,进旅店房间开冰箱时闻到了泄漏的氨气,估计冰箱年代久了,制冰的管子破裂而流出气体。接下来把我和酒店前台都叫来了,说头晕,可能中毒。我电话咨询了医生,对方说这个微量的气体对人没有毒害,可两位女士不依不饶,说回国写不出文章谁来赔偿。已经过了午夜12点,我看是非进医院检查不可,就对她们俩说现在只好叫急救车,可这样好好的样子不可能叫救护车的,我让她们俩躺在床上装着晕倒了,她俩还真躺下闭上了眼睛。救护车马上来了,国外的人还真认真,小心翼翼的把两人抬上担架,运上救护车,本来是不能有陪同的,但是我说需要翻译,所以我得以也上了车。到了医院医生问了情况后二话没说先抽了两大罐血(相当于每人半罐可乐)用于化验,我看到一个女士害怕的微微张开眼睛看着那么多血被抽走。化验结果等了一个多小时,医生进来告诉我说没找到什么,说还需要再抽血化验,我告诉她们以后,两个人都醒来连连摆手说没事了,回去吧。可这时医生说不行了,怕回去有危险,不由分说又抽了两大罐鲜红鲜红的血。一直等到凌晨三点,化验报告还是没有找到问题。医生最后每人给了一支喷雾剂,要她们回去每半个小时往喉咙里喷一次,一天七次。估计为了回去还能写小说两位女士只好通宵不睡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