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知天= 《孟子》的美感之源頭

(2024-01-28 21:34:52) 下一个

知天孟子美感之源頭

 

儒家哲學始於孔子。在春秋時代、當時的儒家哲學並沒得到各位諸侯的特別重視。孔子死後、又有墨、道等學派曾對儒學提出責難和批評。在戰國時代,各方人士橫議,百花齊放,百鳥爭鳴。儒家的地位似乎進一步受到了墨、道、法各家的衝擊,所謂『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便反映了這一歷史狀況。所以儒家思想並沒有得到各位諸侯的青睬。

 

在春秋時代、孔子思想包含:1.以忠恕之原則篤行仁道,2、營造自己是一位誠信的人、善良的人、與高尚的君子。3、以此為目標,所以儒家的修行方法包括下列特殊的方法:

 

a、學生時代的灑掃應對進退的學習做人,

 

b、克制自己的私慾的克己復禮,與培養愛人的仁心,

 

c、有朋自遠方來的交換學習心得。

 

孟子是孔子嫡孫子思的徒孫,但是、子思並沒有教過孟子。也許因為有孟母的嚴格教育下,後世流傳的孟母三遷的故事與孟母曾經剪斷織布的故事。故《三字經》中有『昔孟母、擇隣處。子不學、斷機杼。』而孟母三遷的故事廣為流傳後,所有今日的亞洲人在賺買房屋時都注重好學區的房子,也造成了一股風氣。 孟子嚴格尊守孔子的教誨,包括1、好學不倦。2、三省吾身。3、以文會友與以友輔仁。大概又因為他的悟性超強,常常與他的朋友交換意見後,就可以悟到並瞭解孔子的思想的深意。他並且以此特別的心得建立他的一套令人注目的思想。所以後人尊稱孟子為『亞聖』。他的特殊的見解包括下列四點:

 

1、他將孔子的仁道向自己的內心探索,因此他悟到此四心。在《孟子·告子下篇》、他說:『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2、他將孔子的仁道向上發展,因此他悟出他的『盡心知性知天』的形上思想理論。但是、孟子是一個非常聰明的人,他並沒有再伸述他的「知天」理論。他僅僅只是點到為止。

 

3、他的形上思想的『知天』卻使向他內心的美感處發展。因此他在《孟子》書中創造了許多美麗的言詞。

 

4、他將孔子的仁道向國策發展,因此他有一套以仁心與義行治國的國策。

 

所以孟子的思想可以依照以上的四點來分析:

 

 2·2·1 心之四端

 

在蠻荒時代、當人見到同伴受到一隻野獸攻擊時。心中馬上會產生警惕。先防止自己再次會受到野獸的攻擊。這就是人天生的危機意識。除了危機意識外,孟子並且發現人還有其他的本能。現代哲學家稱之為『道德情感』。而此『道德情感』、孟子在當時稱為『四心』。他的四心就是1、惻隱之心。2、羞惡之心。3、辭讓之心。4、是非之心。四心的解釋如下:

 

1、當人們見到他人受痛苦時,心中就產生不忍之心。孟子稱為惻隱之心,並稱為是『仁之端也』。

2、當人見到有人作任何壞事時、如偷取他人的東西,此時一定會產生羞恥之心。並稱之為『義之端也』。

3、在古代、在大街上遇到老者背荷重物走在馬路上,一定會走去幫助背荷。在現代、當人們見到長輩乘公共交通工具時,假如此長輩無座可坐,心中一定會想讓座給此長者。孟子稱為辭讓之心,並稱之為『禮之端也』。

4、當人們見到好事或壞事,心中就會產生孰是孰非的分辨。孟子稱為是非之心,並稱之為『智之端也』。

 

此四心就是人之異於禽獸的原因。人具有此四種道德情感後,在人類社會的組織下,由於此四端、就會漸漸地發展為人的仁、義、禮、智。假如大家都以此『仁義禮智』為做人的義務的話,都以此為生活的準則的話,此社會就成為一個理想的社會。也可能就是我們的烏托邦。

 

  2·2·2   盡心知性知天

 

儒家的『學習作人』是從兒童的灑掃應對進退開始。再慢慢地從家庭生活成長,而再與朋友和師長相處而學習到做人的道理。在與朋友交往時、孔子或曾子曾經說過,譬如:

 

1、在《論語· 顏淵篇》之: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2、在〈學而篇〉之: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3、在〈 季氏篇〉之: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4、在〈 述而篇〉之:三人行 、必有我師。

5、在〈 顏淵篇〉之:四海之內、皆兄弟也。

 

以上的五例、是孔子或曾子教導學生如何與朋友交往時的相處之道。也是在與人相處之時、同時可以學習做人。人與朋友之間的關係是相對的。並不像父母子女或是兄弟姐妹間有親情的關係。而師生的關係也是有長幼關係。而國家與人民的關係也是有大小關係。所以處理好朋友之間的關係,進而也可以處理親情、長幼間的關係。而且朋友之間可以互相尊重與了解,更容易互相交流。使大家都成為善良與高尚的君子。這就是『朋友之交』的重要性。

 

而學習做人的終極目的是什麼?孟子告訴我們:由我們的四端,可以發揮並建立我們的仁、義、禮、智等四德行。再讓我們自己在五倫關係中成長,使我們的心可以感受到無止境的自我的成長(盡心)。如此長期的群體行為下、進而可以瞭解自己的本性(知性)。如此再長期的培養、最後才可以達到知道天理(知天)的地步。孟子是孔子的嫡孫子思的徒孫,由於他自己的努力與悟性,體會到孔子作人之學的最終目標,故在《孟子·盡心》有此記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在他的『盡心』之道,他僅僅説:『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他只是勉勵大家努力的推己及人去履行誠實而已。有此偉大的學問,所以後人尊稱他為亞聖。

 

與孟子相反、子思卻在《中庸》中大量地發揮他的『知性與知天』的形上思想。子思在他的《中庸·CH1》也說:『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在CH20又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子思在書中將人與天以『誠』將兩者連接起來。他的目的就是要人學習天、地、山、川的精神。因為每个人每天都會接觸到天地山川,在《中庸·CH26》就告诉我们:天地山川就是我们模仿的对象。我們應該效法天的大公無私,效仿地的厚德載物,模仿山的任勞任怨,模仿水的滋養萬物的大德。天地山川都有恩澤於萬物,但不宣揚,這就是人應該學習的對象。因此長期人生目的:堅持誠的原則去為人行事與治國平天下的話,就可以說達到《中庸·CH22》所定的人生之『成己成物』的目標。同時、於《中庸·CH25 》告訴我們:人生之目的就是一面成就自己,一面又幫助萬物的生長。如此、也可以說是人可以與天地融為一體,也就是達到天地人的地位是平等的地位,此地位也就是CH22所謂的『与天地参矣。』

 

但是、孟子效法孔子的不多言:『利與天命』的原則。[注:《論語·子罕篇》之『子罕言:利與天命。]所以孟子只說:盡心知性而知天。孟子在『知天』的層面上、持有保守的態度。大概是因為他瞭解到:『天』的消息都應該歸納為『不可說』的範疇。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後人都稱孟子為『亞聖』的原因吧!其實孟子是一位能說善道的學者。在2·2·4節中有他勸說各位諸侯行仁政的記錄。而在此章的2·2·3節中也有孟子的留芳百世的美詞。但是、在形上思想的哲學方面,他會變得非常沉默與保守了。這就是他的智慧。

 

 

 2·2·3   孟子的美感

 

孟子在他提出『盡心知性而知天』的哲學思想後,並沒有向形上思想的方向繼續發展。他反而強調我們要先修養自己的誠信、善良與高尚,正如孔子之要求學生成為一位『君子』一樣。除此之外、孟子還要求他的學生減少自己的慾望。孟子稱之為『寡欲』。如此的堅定自己的方向,並且努力不懈。久而久之、自己的心情自然就會歸於『寧靜』。有此寧靜之心後,美感就隨機而來。換言之,在孟子哲學中,一般人的心中一定先要擁有仁義道德的善良之心[即:道德情感]再繼續培養此道德情感,使我們的道德情感充充實實地留在心中。有此充充實實仁的道德情操存在心中的自我修養後,我們就自動讀出萬物之美。當美感隨時存在心內,一位藝術家可以隨時畫出令人賞心悅目的畫像,一位音樂家可以作出令人欣慰的美妙音樂,一位文學家可以寫出令人感動的文章或者故事,一位哲學家可以創造出天人合一的形上思想。

 

在《孟子》一書中、孟子的道德與美感發展過程可以描述如下:

 

儒家思想的第一步就是要大家學習作人,學習作人的目的是在修養自己的身心或者加強與擴大自己內心的『道德情感』。當我們將這種道德情感視為自己應該作的事時,人的善心或博愛心、或是慈悲心就會漸漸向外擴大,一直到整個世界,這就是儒家的修齊治平的哲學的功效。在道德發展的過程中,孟子在〈盡心下〉有詳細的描述:

 

a、可欲之謂善[白話文=別人對他所作的事都稱贊就是善]

b、有諸己之謂信[善事是發自內心的就是誠信]

c、充實之謂美[善與信完全充滿內心就是美]

d、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既充實又有光輝就是大]

e、大而化之之謂聖[既大又能感化萬物就是聖]

f、聖而不可知之之謂神[既聖又到妙不可知的地步就是神]

 

對修身而言、很明顯的是孟子要求我們先以善建立自己的誠信與決心。繼續積蓄德行,積蓄充實之後、就自然而然的達到『美』的地步。再將此藝術修養放大至宇宙之間,擁有珍惜天下萬物的心態,這就是達到聖人的地步。再繼續修煉,也許可以達到『神』的境界,但是、此境界卻是不可知,也不可說的。[注:即使有人達到『神』的境界的話,也不會告訴大家。]孟子的美感的產生過程則是一定要先修身與修心的階段,說明如下:

 

a、修身

 

儒家的修身通常是從幼童就開始,其教育的方式就是教孩子要孝順父母與尊重師長,並且要學習灑掃應對進退等的適當的禮儀,這就是六藝的開始。除了禮之外,還有樂、射、御、書、數。禮儀與音樂就是作人應有的禮貎與儀式,射與御就是射箭與騎馬、相當於今日的各種運動或球賽。書就是今日的書法與繪畫,數就是今日的算術。六藝的目標就是教育學童學得應該擁有的禮節,譬如在射箭的時候,有禮貌形式的進場。假如射不中標心的話,就先自我檢討自己姿勢的正確否,都是要尊守一定的禮貌與規則。其他的御、書、數也是有一定的規則與禮儀,要學童一一尊守。儒家之特別注重禮的原因:就是通過禮的洗禮後,學童內心的『仁』也隨之而開始萌芽。

 

b、修心

 

《孟子》書中的「心」字通常包含情感與認知兩方面,也就是說心的思想包含理性與感性的兩方面的思維。另外一點、就是儒道兩家的教導學生旳老師都非常注重身教,[因為孔子與老子都注意身教]所以老師在東方社會中是具有崇高地位,並且為大眾所尊敬的職業。老師的一舉一動都是學生的模仿對象、尤其是在沒有標準教科書的情況、如太極拳的課程,老師更為學生所尊重。為什麼老師受到如此的尊重呢?因為中國的老師都會關注學生心的發展,也就是老師都注意學生的精神狀況,老師一直關心的是每位學生在人生的轉化過程中的發展。在《論語.子罕篇》有記錄,是顏淵贊美他的老師孔子的方式:『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未由己也。』我們知道顏淵是孔子的得意弟子,顏淵心中的老師是一位諄諄善誘的導師。所以找到一位好導師就是教育幼童的第一重要起步。

 

在一位好導師領導之下、學生就要開始學習培養自己的心性。培養自己的心性又可以分為下列數步驟。依照孟子的邏輯:人在狩獵民族時代,每人都擁有『人危己危』與『人飢己飢』的危機意識,除此危機意識外、人尚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與是非之心。[注:在西方哲學中、此四心又稱為自我認識或者智的直覺]因為人是群居動物,經過導師的引導或者與朋友的共鳴,此智的直覺就放大而形成團體的共識、此團體共識又稱為『道德共識』。道德共識是東方倫理的基礎,相當於西方的宗教意識。此乃孟子之培養心性的步驟。

 

除了以上的步驟外,在《孟子》書中、他還告訴他的學生:『養心莫善於寡欲』。[注:在〈盡心下〉]也就是養心的最先一步就是要減少自己的慾望。除了減少慾望之外,還要『心勿忘,勿助長也』。也就是說每天不要忘了自己修養的努力,也不要操之過急。每日堅持自己的方向,努力不懈,但是也不能太急。這些都是孟子所建議的養心的方法。有此道德共識後、就可以使我們的心中洞悉世間的真善。先有善與真的品質注滿於心中後、自然就有寧靜的心態以處理世間的瑣事。長期的有寧靜的心態後、美感也就此顯示出來,這就是『充實之謂美』。將我們的仁心擴大至親朋好友之間,此美感亦隨之而有光輝,此時就是孟子所說的『充實而有光輝之謂大』。

 

c、美感的產生

 

在《孟子·滕文公上》有孟子引用顏淵的一段話:『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這也是東方哲學的特點:每人都可以自己進行修養而轉化為聖人。儒家思想是每個人都可以修練為聖人,道家哲學是每個人都可以轉化為真人,而中國佛學思想則是每人都可成佛。三家思想都鼓勵人們可以通過自我的努力,即使在日常生活中、經過自己的創造與轉化,使自己完善起來。而且三家思想的著力點都強調在自己的生活與家庭中學習做人。這就是孟子所說的『可欲之為善,有諸己之謂信。』就是學習做人要從善良與誠信開始。擁有此善良與誠信的心後,經過適當的修養,讓善良與誠信充滿於心中,就自動擁有『美感』。儒家思想是不僅是將此美感侷限在自己的心中,還要施於親朋好友。可以齊家後,再經過不斷的努力,治國平天下就易如反掌了。

 

將我們心中的美感發揚光大後,孟子又強調社會環境與心理環境在成長過程中所引起的影響,要先自己立志克服一切困難。進而可以達到〈盡心下篇〉的「盡心知性再知天」。[注:盡心=充分擴展我們的心。知性=徹底悟到我們的人性。知天=可以知道天理了。]我們又如何可以盡心知性而知天呢?孟子建議我們要先培養浩然之氣。在《孟子·公孫丑上》說:『我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簡單地說:養自己的浩然之氣就是將自己的心意擴大、與大自然融為一體。除此之外、我們也可以每天以大自然的美陶冶自己的心靈。而且相互影響,內心的美可以讀出大自然的美好。同時、大自然的美麗可以從外在形體的美轉化為內心的美,幇助我們培養心性,進一步增強我們的生命力,最後是完美我們自己無所不包的精神境界。

 

擁有此浩然之氣後、我們可以欣賞此人間的一切。我們所看到的一切景物都是這樣的美好。無論是一棵樹,還是小橋、流水、河沙,都可以讀出它們的美麗,我們可以在居所附近與它們巧妙的『相遇』,與我們天天見面。當我們感覺到此天下的大美時,就會珍惜世界的萬物,甚至主動去保護它們,希望不被外力所損壞。如此讓萬物的生長發育不受損毀、甚至不被消滅。所以保護天下萬物的正常生育,這就是聖人的天賦責任。故孟子說:『大而化之之謂聖。』

 

2、在《孟子》書中之美麗詞句

 

孟子是儒家的亞聖,他的言論在儒家思想中佔很重要的地位。他以美麗的語言、精彩的寓言與仁義道德的理論試圖去說服各國諸侯以仁道治國。雖然孟子並沒有得到重用,但是他的精闢的寓言故事卻為後人廣為流傳,他的巧妙的寓言故事在《孟子》書中到處皆是,此處舉出他的美妙成語如下:

 

    • 王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梁惠王上〉
    • 五十步笑百步〈梁惠王上〉
    • 天下定於一〈梁惠王上〉
    • 挾太山以超北海,我不能也〈梁惠王上〉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梁惠王上〉
    • 緣木求魚。〈梁惠王上〉
    • 獨樂樂與眾樂樂、孰樂?〈梁惠王下〉
    • 簞食壺漿、以迎王師。〈梁惠王下〉
    • 若時雨降 〈梁惠王下〉
    • 揠苗助長。〈公孫丑上〉
    • 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公孫丑下〉
    • 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滕文公下〉
    • 聽其言也,觀其眸子,人焉廋哉!〈離婁上〉
    •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滕文公下〉
    • 魚與熊掌不可兼得。〈告子上〉
    • 學問之道無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告子上〉
    • 故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告子篇下〉
    •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盡心上〉

 

當然、他所創造出來的語言、後來變成家知戶曉的成語故事多得不勝枚舉。

 

由以上《孟子》中的記錄,可見孟子一定是一位充滿浪漫主義與仁義思想在心中的文學家或者哲學家。當我在中學讀《孟子》時、非常佩服孟子的偉大的思想與他的文學藝術的造詣,因為這些文字可以讓讀者產生美好的心情與感覺。他將自己心中的美『大而化之』,又用文字表達出來。也許這就是他的『知天』的表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