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齿间的美国原住民故事(2 )印第安炸面饼的爱恨情仇

(2014-04-07 23:56:25) 下一个
住在90年代初的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保留地上的那个叫肯亚他的小镇,除了工作學習爬岩石跑步,对于不看电视的人来说,唯一的消遣就有一周一次的跳蚤市场。

低矮的小小邮局的侧面是一个红土场子,平时空空荡荡的,偶尔只见一两缕淡淡的红色风沙不动声色地掠过。然而,每逢周三一大早,这里忽然由天而降一个像模像样的闹市。

满是各式卡车和厢形车,搭着白色的棚子摆着摊子,有卖那吾侯人自家做的琳琅满目的银首饰,镶嵌着珊瑚、绿松石头。有卖来自中国的五金、小百货:T恤、袜子、牛仔大手帕、唱片磁带。也有人在卖旧货:从旧衣服到旧车胎。

晌午时分,最撩人的那吾侯的食品集市开场了-炸面饼和羊肉汤,那个香呵。

只见穿着墨西哥百褶裙的那吾侯大妈,将一坨死面,啪啪啪啪在左手和右手里来回倒着,让空气充分地拌和到面里。这样,放到油锅里保证能炸泡起来,然后拎出来,倒提起桌上的小熊形蜂蜜瓶子,一边挤一边划着之字,在炸面上淋上满满的蜂蜜,再洒上些微的盐,味道好极了!才卖三个quarter, 七毛五。再舀上炖在火上的煮有碱处理玉米叫“哈米尼” Hominy 和绿色新鲜辣椒的羊肉汤一起吃。好香的一顿午餐!

有谁想到: 其实那吾侯人的食谱里本来是没有面粉和羊肉的。那吾侯人祖祖辈辈都是以玉米、瓜和当地猎物如牦牛、鹿等为食。面粉和羊肉都是欧洲人的标志。

炸面饼始于美国史上各个大小土著部落间的冲突和种族清洗。尤其是十九世纪那吾侯八九千人在枪口下的强迫性移民长迁(200人的死亡),即那吾侯史上有名的“长徙” Long Walk。当时失去家园的那吾侯人只有靠他们的敌人 – 美国军队发给那吾侯面粉、猪油和盐果腹、顽强地生存下来,成为最大的部落。就在那个他们民族的苦难年代,他们学会了如何发明制作今天流传甚至广的、在任何一个庆会大家排队购买的炸面饼。因此,炸面饼对那吾侯既有仇、又有恩。

羊肉也不是那吾侯人传统食物,它是由几世纪前西班牙人引进的。不过, 虽然那吾侯人自己的有识之士抱怨其民族的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是猪油炸面饼的罪过,它和羊肉汤也正是那吾侯这个最大的土著民族善于适应环境求生存的最显著例证。这个食物扮演的角色是如此复杂而矛盾。

我们家有两个关于炸面饼的小插曲 –

十年前,经读初一的儿子的提议我们回去看看他的出生地。我们发现肯亚他小镇竟然有了红绿灯和电影院!过去低矮的小邮局已经搬到马路斜对面的大房子里。我们找魂儿似地往场子四处望去,不见各式卡车和厢形车棚子摊子的,原来,跳蚤市场从肯亚他的镇中心搬到百米外的城外了。

时过境迁,炸面饼也要一块五毛钱,也没有蜂蜜熊了,爱买不买。唯一不变的是偶尔掠过的、不伤大雅的、静悄悄的风沙。

前年,我们去 Portland 的路上,路过俄罗岗州的一个印第安温泉部落保留地。我们出了温泉部落博物馆时,就看得路边的小牌子写着 Fri Bread。 原来别的印第安土著部落也吃炸饼。一路找去,trading post 对面的小亭子里,炸饼“西施”,一个温泉部落的年轻妈妈带着两个孩子。 我们记忆做崇,忘了如此多年的通货膨胀, 觉得两块五钱一个炸饼太贵了,我们反应不过来,只舍得点了两个, 好在炸饼“西施”不介意。

饼不大,一会儿就没了。我们方如梦初醒,非常不好意思地让炸饼“西施”的孩子叫她回来,再做两个。

炸饼“西施”很和气,又有蜂蜜小熊,她重新点火和面。我们的孩子体会到她的善良,于是主动跟她聊天、自告奋勇地告诉人家,他们是在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保留地出生的,好像所有印第安人都有关联,那怕俄罗岗离亚利桑那千里之遥 – 呵,那肯亚塔情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