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吃鱼和写鱼

钓鱼是世界上开展最多的运动之一,是小孩子,青中老年人的摯爱。
正文

到北卡钓巨大蓝鳍金枪(续)

(2014-09-29 13:33:37) 下一个
码头其实就在这旅馆的后院拐角处,Angler驾着车带着我们只弯了个小弯就到达了码头的停车场。冬天哈特拉斯(Hatteras海港的清晨静极了,几只海鸥在岸畔上慢步觅食,海水清粼粼的。望深里瞧,水里有刻着丝纹的块石,有披着草衣的岩块,几片黑紫色的水草悠悠然飘来荡去,随着微微的凉风吹来,浮动的细浪你扶着我的肩,我推着你的背,一排贴着一排,嘻嘻哈哈恶作剧似地把倒映在水中的云影都扭弯了。从畔边小路上下去,拐了几拐,仰头便能看见几十根电线杆粗的长长的木桩有序地坐在水中,木桩之间有粗粗的绳索相连,连心锁似地。十几条豪华渔船躺在木桩间的海水中,闭目养神着。几只海鸥也趴在木桩上,似睡似醒的,和船儿一起打出了一片早春三月的详和与安宁。远离水边的是一排排小木屋,有意无意地侧耳细听着鸟儿的啁啾,但没见鸟儿的身影———
码头的早晨

突然,水边传来隆隆的发动机声,我们急步朝响声走去。船在那边!”“看到了。”“这条船真大!”“绝对豪华级。朋友们切切察察着,值得一提的是Bass新结识的最近才从中国到马里兰州大学进修的学者小史,就象红楼梦小说中刘姥姥逛大观园似地东瞧瞧西望望,两只眼睛都看呆了。
不一会,我们来到了船边。这时船长和水手已经礼貌地静侯着。我们急步上前,边自我介绍,边和船长,水手一一握手。迎面看去,船长18以上高高的个头,肩宽脖粗,虎背熊腰,蒙古型宽宽的四方脸透着憨厚和诚实,脸上和脖颈上的皮肤被晒成褐色。水手有着透着红色的皮肤,17左右瘦小的骨架连着粗粗的双臂,有一副孙悟空似的脸型,鼻子大而尖,耳朵小而圆,两侧的脸颊有数条皱纹斜着走向鼻根,眼睛大大圆圆闪着狡黠,嘴小唇薄,棕色的连腮胡须又粗又稀地散开着。
阵寒暄后,我们陆续登上甲板,仔细环视四周,这是一艘至少9成新的长达55英尺的白色豪华渔船,分上中下三层。甲板以下为放置杂物的船舱,甲板层的后部是露天的,专供钓鱼用的区域,面积大约有10-12平方米,在其中间,有一张宽大带扶手的座椅,并通过碗口粗的钢柱与甲板相连。这是专门为钓大鱼设计的,简称钓鱼椅或搏斗椅(fighting chair)。人入坐后可以用厚布带把自己绑在椅子上,以免被大鱼拉入水中。钓鱼椅可以360度转动,这样可以及时调整渔翁和鱼的搏斗角度,避免大鱼脱钩逃脱。钓鱼椅的后方有两排鱼杆架,上面插满各种用来钓大鱼的拖钓杆,抛钓杆(popping)和挑钓杆(jigging)。在每根拖钓杆上安置着象娃娃头大小的鱼线轮(Penn International 80 SW),鱼线轮上缠满了220磅拉力的尼龙鱼线。明眼人只要瞟一眼,便知这些重装备是专门用来对付几百磅甚至上千磅的大鱼的,给人以威武的感觉。甲板层的其余的部分是带窗户的船舱,内有8-10平方米大小,舱内两侧和靠船头处有一排相连的沙发,呈“C”字状,面朝船头右上角悬有至少36英寸大小的平面电视,有一宽大的拉门把船舱和甲板分离开。船的甲板层的上方是宽大舒适的驾驶舱,驾驶舱内安置着各种各样的现代化的导航仪,找鱼的声纳系统,通讯系统等。
甲板上的钓鱼椅和渔竿
正在大家仔细地观察着舱内外每一个细小的部分,并发出阵阵感叹声时,船开动了起来。渔船先慢慢地转了个弯,然后缓缓地朝码头外的大海驶去。我转过脸,刚想对Angler说什么,水手不知何时已经站在我们5人之间了。他那原本微笑的面容不知为什么变的非常严肃,右手似乎紧攥着什么,扯着调儿对我们说:在我们要去的深海海域,拖钓是最有效最常用的方法,今天先用它。如果我们钓得了蓝鳍金枪鱼,可以改用其它的钓法继续钓。比如抛钓(popping)或者挑钓(jigging)。水手清了清喉咙,接着说:鱼上钩后,只允许一个人钓,其余的只能在旁边帮忙。那么谁是第一位钓者呢?他扫了我们一眼,然后把右手张开,露出了掌心上放置的5张折叠的白纸条,诡秘地笑着说:抓阄儿决定。顿时,5位渔友跳着用手指指着我齐声高喊:渔魂王先抓!渔魂王先抓!盛情难却呀!我只好顺手拿了一张,纸条上写了个二字。然后大家你推我让的抓起了纸条。记得小史的纸条上写的是,其他渔友抓到的号数我记不清了。
一阵热闹后,望窗外眺去,不知何时船已经驶出了外海堤了。我急忙走出舱外,仰起头朝远处看去,清晨的朝阳穿过大块大块的黑白相间的云朵倾洒在广阔的海面上。早春的风仍然是那样的冰冷,而且越刮越大变的更加冷酷。一望无边的大海到处是浪抛起的山,水筑成的峰。随着船儿的远行,这浪山水峰变的更加凶险。突然,渔船发出了震耳欲聋的吼叫声,伴着船速迅速加快,船头高高地跳出了水面,朝着水天相连的远方奔去。与此同时,我反应地用双手抓住了船舱外的把手,身体随着甲板斜着抛向了天空,然后,荡下来,再抛上去————。侧眼朝船尾望去,发动机涡轮片搅起的浪花有几米高,在蔚蓝色起伏的海面上画出了两条宽宽的有几百米长的白线。往岸边眺望,高矮相间的楼房渐渐的不见了分明,淡淡的溶化在云雾中。快眼扫了一下两侧,不远处,一只海鸥展开它那洁白色的翅膀,擦着涌起的银白色的浪花,勇敢地在无边无际的大海上飞来飞去。我不由自主的问苍天:“它在寻找什么哪?是寻找昨日失散的伙伴?昔日留下的欢乐?还是寻找属于自己的小小天地?————
船在加速
渐渐地我的凝思被头的胀痛所代替,胃也开时搅动了起来。不好,有晕船的迹象。但是我是提前服了大剂量的抗晕船药的,难到会——-我不解地回到船舱,一头扎在沙发椅上,祈求船开的再慢一点,浪涌的再小一点。事与愿违。此时,船开的更快了,颠簸的更凶了。又过了也就是两三分钟,我的脑子开始爆开了,胃也上下不停的翻滚,我下意识地冲出了船舱,双手抓住船帮对着大海喷吐了起来。一口,两口,三口————直到把胃里的食物吐干净为止,我抬起头来,两眼充满了因呕吐带出来的泪水,迎着冷风站了片刻,头晕的感觉好了许多。
心想就这样站在舱外看着远方,幸许我的晕船病会慢慢地好起来,殊不知冷风不断地从我的脖颈处灌入我的身体内,溅起的冰冷的海水不时地打在我的脸上身上,不一会冻的我开始发抖,只好深一脚浅一脚地返回了舱内。与此同时,AnglerBass也纷纷跑出舱外,事后得知他俩也是晕船,而且吐的不轻啊!
本以为吐过后,晕船的感觉会渐渐好转,谁知道没过多久,我的胃又闹了起来,我再次冲出船舱,呕吐不止。经过又一次的折腾,我已经是头晕眼花,四肢无力了,心里的防线似乎也开始崩溃,所期盼的已经不是钓鱼了,而是回家。需要的也不是钓鱼的快乐,更不是金银财宝,而是一张小床,一张能让我睡觉的小床。可眼前,这船钓才刚刚开始,万里长征才刚刚迈出第一步。不行!不能就这样完了!我趴在长条形的沙发椅上,咬紧牙关,双眉紧皱,虎目圆睁,双拳紧握,嘴里反复地切切自语着我儿提时代在绝望时给我带来勇气和力量的四句话: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说也怪,有了坚定的信念后,头晕的轻了,浑身感到有力多了。回想起来,那时的我几乎是疯了,什么脱水脱钾钠离子会导致休克呀,通通都抛到脑外。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无论再吐再晕,我一定要坚持到最后一分钟。就是让我倒下,我也愿意倒在钓鱼的路上。”
人比人气死人,正当我们哥仨病倒在船上,有气无力的时候,老余和小史精神焕发,左蹦右跳的,一会儿要吃面包,一会儿又要喝水,和水手推推打打,又叫又闹的,欢笑声中还掺着幽默。
船又行驶了1个多小时后速度开始放缓。水手立刻站起身来,走到舱外。要开始钓鱼了。我使劲用手掌拍了拍前额,咬了咬下嘴唇,鼓足了力气站了起来,跌跌撞撞跟着水手来到甲板上。
拖钓是一门非常复杂的钓鱼技术,需要特出的钓鱼設备和技巧。往我们这条渔船看去,甲板周围的船帮上有着排列有序用于固定鱼杆的洞孔,甲板的上方,船舱顶部围有鸭蛋粗细的钢管,钢管上方连接着一排排粗钢管做成的插杆架。船舱后部两侧各有一根7-8米长的由塑料钢制成的舷外支架(outrigger),最粗的部分至少有鹅蛋粗细,并与水面成20-30度夹角斜着伸出在海空之间,尤如古戏中穆桂英元帅头冠上的两根长长的伸在空中的触角。
只见水手熟练的把冰冻的有1尺多长带有长鼻子的白磷鱼(ballyhoo)钩在 14/0的长把鱼钩上,并抛入水中。然后,把鱼线用橡皮筋固定在与舷外支架相连的绳索上,用手拉绳索的另外一端,只见绳索通过支架末端的滑轮把鱼线吊着滑向支架的末端,根据出鱼线的多少来决定鱼钩和饵鱼离开渔船的距离。这样一来,鱼线通过舷外支架的牵引,就可以在船两侧的水中拖钓了。水手分别把8根和钩饵相连的鱼线抛入水中。一切妥当后,渔船以1小时7海里的匀速度拖钓起来。大约过了30分钟,一个鱼线轮发出动人的吱吱出线的声音。几乎就在同时,水手用双手抓起出线的鱼杆呼喊着:谁是一号钓手?”“我!小史急忙回答。水手把鱼杆递给了小史。只见小史丁字步,右手握鱼杆,左手摇鱼线轮,满面红光,表情即紧张又兴奋,毕竟这是他的第一次海钓。这位来自苏州水城的学子果然不负众望,只用了3分钟就把一条近30英寸长重约8磅多的假青花鱼(false albacore)拉出了水面。水手急步上前用带长把的钩子把这条鱼挑到了甲板上,接着响起了一阵掌声。小史那时的脸红的像个大姑娘,害羞的低下了头,双手来回的摆着,还断断续续地吱吱笑出声来。
与此同时,我抢先一步从水手手中接过了假青花鱼,并把鱼放入甲板下的储藏舱。同时,水手熟练地把鱼钩换上了饵鱼,又将钩饵抛入水中。拖钓又继续了起来。
其实,假青花鱼也是金枪鱼家族中的一种,只不过个头小,皮肤表面有独特的像青花瓷样的花纹而已。
假青花鱼
又拖钓了大约半个小时,船长突然从驾驶舱内跑出,朝着我们喊叫着:快点把所有的鱼线收起来。有人在离我们10英里处发现了蓝鳍金枪鱼。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朋友们快一点啊!我们5人急忙冲向鱼杆,用最快的速度把鱼线收起。船长也不失时机的把船开到最大的速度,朝着充满希望的海域冲去。
船在航行期间,我好奇地问水手:船长是如何知道前方有鱼的?水手神秘地笑了笑,说:由于蓝鳍金枪鱼活动的水域太大,无法预测,我们通常是 5-6条渔船接伴而行。每一条船负责在一定的海区找鱼,找到鱼后大家互相通报,这样可以大大增加钓到蓝鳍金枪鱼的机率。”“哦,原来是这样。我恍然大悟。
已经是中午时分了,太阳终于从白云朵的后面露出了它那美丽明亮的大眼睛。只见它把手一挥,金色的光辉从天而降,照在我们的脸上,身上,暖暖的。似乎把风和浪也惊呆了,变的文雅了,和平了。在阳光下,深海的海水蓝的是那样的奇特,那样异常的美。是宝石蓝中杂着鸭蛋绿呢?还是鸭蛋绿中余着宝石蓝?尤如西藏高原的蓝天一样,美的把远道来的游客们的心都偷走了。如果在夏天,我会全然不顾,纵身跳入水中游它个痛快,可现在是寒冷的早春。转念又一想,我已经够幸福得了,只有到过深海的人们才能一饱眼福它的美,我已经是他们中间的一员了。我坐在甲板的角落,双手托着下颌,眼睛凝注着大海,迷茫着,全然不觉晕船带来的痛苦和不适。
记不得又过了多长时间,船的突然减速打断了我的凝思。我仰头观望,前方不远处已经有两条渔船在缓行。我刚准备站起身来,水手心急如烈火似地从船舱里冲了出去,手脚麻利的把拖钓杆插在船帮上的洞孔里,然后把带着饵鱼的钩和线快速放入水中。他正在忙着,船长从驾驶舱内跑出,朝着水手吼叫着:把我那根宝杆递给我。快!快一点呀!水手马上停下手中的活,把一根拖钓杆递给了船长。船长又说:把带饵的钩和线放入水中。快!然后,一只手抓住鱼杆,一只手开始从鱼线轮上拉出鱼线。我不解地问水手:为什么船长称他拿的鱼杆为宝杆哪?水手忙的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因为它能给船长带来好运气。也就是说船长几乎每次用那根鱼杆在他那个钓位都能钓到大的蓝鳍金枪鱼。他的话音还没落,船长又兴奋又激动地高喊:上鱼了!上鱼了!然后,用手指着船后的远方,说:快往远处看,鱼跳起来了。我流星赶月地朝船长指的方向望去。在300米开外,一个模糊的黑影在空中闪了一下就消失了。我快速钻入钓鱼椅(因为我是2号钓者),然后绑上了安全带。水手这时已经从船长手里接过了鱼杆。回头刚想喊叫,看到我已经做好准备,马上把鱼杆递给我,气喘嘘嘘地说:快收线!用力收线!我不敢待慢地用力摇起鱼线轮,没想到鱼线轮摇起来并不费力。我把嘴角歪了歪,藐视地看了看水手的背影,哼了两声,心想:“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不就是条几十磅的鱼吗!”可后来的事实证明一场人和鱼的轮盘大战才刚刚开始。
正当我潇洒自如往回收鱼线时候,渔友们突然惊呼起来:看!鱼跳起来了!跳起来了!我朝着前方凝神细观,一条有一人多高的大鱼正在空中摇着头呢。我的心里马上有了震撼的感觉,本来显的松松垮垮的我变得极度严肃起来,迅速地把鱼杆的底座插在钓鱼带的塑料板上。也就是在大鱼落回水中的瞬间,我手中的鱼线轮开始哇哇大叫,鱼线嗖嗖地向大海里飞去。不好,鱼儿发出的力量太大了,鱼杆似乎要脱手而出。我顾不上摇鱼线轮了,紧紧地用双手抱住了鱼杆。只见我手中那根杆尖比小姆指头还粗的鱼杆已经被拉成“C”字形,我的身体也被拉的往前冲去。好悬啊!要是没有这根安全带把我绑在钓鱼椅上,我可能已经被拉到水里去了。我越想越害怕,额头开始冒出了冷汗。鱼线大约被拉出200米后停了下来,水手象中国红色年代宣传片中描述的地主老财家的监工一样,回过头来,恶狠狠地高声叫道:摇渔轮,快点摇(reelreel fast)。朋友啊!你们想想,我已经经历过多次呕吐,严重脱水。虽然当时我的头晕好多了,我仍然是浑身酸软,有气无力。我只好咬紧牙关,用出了全身的力气艰难地摇着鱼线轮。一圈,两圈,三圈————鱼线轮慢慢地转着。对我来讲,鱼线轮每转一圈意味着一场大战中的一次小胜。7-8分钟后这条大鱼被我拉到百米以内,一个硕大的鱼头在水面上忽隐忽现着。看到这个场面,一股欣慰感流过了我的心头,我似乎力量倍增。正要挥臂大干,只见这条大鱼朝着我摇了摇头,蔑视地哼了几声。然后,掉过头去,摆着尾巴,切着角朝我的右侧游去。只听到鱼轮又吱吱地哭叫了起来,拉得钓鱼椅咯吱咯吱地发出可怕的响声,仿佛这个钓鱼椅要散架了似地。与此同时,水手又扭过头来呼叫着:快调整钓鱼椅的方向。小史立刻把钓鱼椅往右侧转去,船长也移动了船的方向,尽可能地让我的鱼杆和鱼线平行。在鱼线轮被这条大鱼拉的快速出线的同时,我无意中用手指轻轻碰了一下在行走的鱼线,疼得我本能地把手指移开。这时节,鱼线已经被摩擦的像开水一样滚烫滚烫的了。大约又过了6-7分钟,这条大鱼停了下来。水手扭过头又恶狠狠地朝着我吼:摇,使劲摇(reelreel hard)。这一次,我已经没有多少力气了。用出了最后那点吃奶的力气,这鱼线轮才一寸一寸地转动着。水手摇着头,两眼寒光四射,顿足咆哮着:不要偷懒,用力摇(please do not relax, reel hard)。我只好向老余求援了:老余,我双手把着鱼杆,你帮我摇鱼线轮。听了我说的话,水手好像初梦方醒似地,扭过头来用怪眼看了看我们,问道:“reel中文是什么?” “摇!我和老余异口同声的回答。水手如获至宝似地仰天哈哈大笑,然后把脸一板,半笑半不笑地有节奏地喊着: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摇!这一次,有老余帮着摇鱼线轮我省力多了。没多久,这条大鱼已经被我俩拉到离我们30多米开外的水区了。大鱼的鱼头侧躺在水中,眼睛有鸡蛋大小,黑黑的还闪着莹莹的光。我和老余兴奋地高叫道:好大的金枪鱼!好大的金枪鱼!水手也高兴地频频叫好,顺手抓起了一根长把的用来钩大鱼的大铁钩。在场的朋友都认为这场人鱼之战就要结束。谁想到,这条大鱼歪着头看了我们两眼,一骨碌翻过身来,掉过头,把尾巴一甩瞬间就消失在水中。紧跟着鱼线轮又发出吱吱的怪叫声。这次鱼线被大鱼一口气拉出去至少300米,我的精神防线终于垮了,低声说:老余,你来帮我。同时我迈出钓鱼椅,把鱼杆递给了老余。然后一屁股坐在甲板上,喘着粗气,全身的肌肉都散了架。这是我生平中最狼狈的时刻,头疼的要爆开,脸苍白,嘴角冒出了白沫,口里苦极了,双腿软而颤抖着,双臂凝固的肌肉时而抽搐,时而刺疼。如果在这个时候有位3岁的娃娃要和我打拳击,我也会被打的落花流水的,因为我已经手无缚鸡之力了。
老余这位从东北来的大汉在钓鱼上是见过大市面的钓鱼高手,经过他的手钓得的30-50磅重的鱼也不在少数。最重要的他从小是泡在艰辛里长大的,吃的起苦,耐的起劳。在美国生活的20多年里,他一有空余的时间不是打个家具,就是垒个鱼池,有着勤劳的好名声。这次老余一上阵就令水手刮目相看。一股作气把大鱼几乎拉到近前,连表情严肃的水手几次高声叫好。可恨的是这条大鱼太狡猾太有力了,被老余拉到7-8米的近前后,不慌不忙地掉转方向,悠闲地游开,一直游到100多米外才停住,然后,一会往左跑,一会往右窜,害的小史不停地转动着钓鱼椅,搞的船长不断地扭转船头。当老余再一次把大鱼拉到近处,又一轮拉锯战开始了,这条大鱼睬都不睬一下,摇摇晃晃傲慢无礼地游向远方。就这样,几轮剧烈亢奋的拉锯战下来,让老余浑身肌肉发软,身体僵直,气喘嘘嘘。不得不叹吁着要求换人了。
人鱼大战正在进行
年轻好胜的小史看来已经憋不住了,磨拳擦掌跃跃欲试,好像根本没把这条大鱼放在眼里似地。我朝着小史,说:该你上阵了。毕竟年轻,小史一个燕步就跳进了钓鱼椅。把鱼杆插在钓鱼带的塑料板上后,似乎不费劲地摇起鱼线轮来。没多久,这条大鱼再一次被拉到离渔船30米之内的水区。小史欣喜若狂,挺直了身板一边吆喝,一边用力摇着鱼线轮。只见这条大鱼老练地把蓝里带着灰白的肚子翻出,似乎说了声:“看你那小样!”一个猛子扎入水中,即刻消失的无影无踪了。带给小史的是鱼线轮吱嘎怪叫的声音,不一会鱼线已经被拉出了近300米。小史狠狠把攥着拳头的右手往天空上伸了伸,又一轮大战开始了。这一次小史已经没有上一轮有力量了。当把鱼拉到离渔船50米开外时,不得不用求助的眼光看着身边的AnglerAngler读懂了小史的眼神,用双手帮着小史转起鱼线轮来。这条鱼发出的力气太大了,逼得小史不得不用双手吃力地握住鱼杆。
这场拉锯战已经过了1个多小时的时间了,这条大鱼仍然象只雄壮的野牛一样有着巨大的力量。这不,见势不对,扭头又向远方游去。紧接着,鱼线轮吱吱叫,鱼杆嘎吱嘎吱响,钓鱼椅也来回乱晃。也就是三个来回,小史的身体已经僵硬,腰和双臂疼痛难忍,连声哭叫着:谁来替我?谁来替我?面色已经苍白的Angler不得不出手了。从小史手里接过鱼杆后,坐在钓渔椅上和这条大鱼较量着。这时的水手也不像刚开始时那样精力充沛,声音也不像原先时宏亮了。因为拉锯战到了这一刻人已经开始麻木了。
这场人鱼大战又僵持了十几分钟,本来Angler由于呕吐的折磨身体已经处于虚脱状态,加上两轮的奋力拚争,体能的消耗已经达到了极限,不得不让Bass来替代。Bass其实也由于呕吐,身体已经不支了,在Angler的要求下,勉强地坐入钓鱼椅,用尽全力最后一搏。和这条大鱼只斗了一个来回,就感到眼里火冒金星力不能支。冲着我只摇头。我环顾了四周,Angler已经到舱内休息了。和小史对了下眼光,小史直摇头晃脑。老余似乎还有点余力,转念又一想,不能再难为他了。我把牙关紧闭,深深地用鼻孔吸了口气,右手攥拳在胸前作了几下砸拳的动作,心里暗下决心:这一次就是拚了命也要把这条大鱼拉到甲板上。我跳进钓鱼椅后,双手紧握鱼杆,老余帮我摇鱼线轮,小史负责钓鱼椅的方向,和这条大鱼搏斗起来。第一轮就把大鱼拉到离渔船10米开外。这条大鱼无奈地看了看我,突然来了个翻滚,顿时溅起了1米多高的水花,然后一头扎入水中。伴随着是渔轮吱吱的响声。看来这条大鱼也累了,游了仅仅40多米就停了下来。我不顾身体僵硬,四肢酸痛,挣扎着,双手哆嗦着用尽全力抵抗着大鱼的冲击力。心里喊着号子,一寸一寸地把大鱼拉到近前。这时大鱼的灰白色肚子已经朝上,眼看就要胜利在望。只见大鱼听到我们说话的声音后,翻过身来,把头翘起,然后掉头再一次拚着命向远方游去。这时水手终于出手了,他用双手抓住鱼线用力往回拉,然后歪着脸朝我喊道:摇!用力摇!。我趁机用力绷着鱼杆,身体尽可能的往后仰,然后鱼杆突然往前送去。这时水手已经牢牢地扣住鱼线,同时老余趁机用力收线。这个三人配合的招术还真灵。一尺一尺地把大鱼拉到了船边。此刻,船长从顶层的驾驶舱跑下,快速的把甲板后部的长条门打开。与此同时,水手已经用粗粗的大钩子牢牢地钩在大鱼的下颌上,身体熟练地探出船帮外,把钩把用双手从长条形的门洞递给了船长。最后两人协力把大鱼从小门拖到甲板上。在一阵呼叫声中,船长快眼扫了一下,说:这条蓝鳍金枪鱼太大了,马上放生。看到血不断地从鱼的下颌流出,我声嘶力竭的问:这条鱼能活吗?”“能活船长充满信心地说。这时AnglerBass也从船舱里跑出,大家在水手的催促下慌慌张张地照了几张鱼照。水手把鱼钩摘下,用水把鱼身上的血冲掉,轻轻地把大鱼送回海水里。这条大鱼入水后,在水面上休息了片刻,用怪眼看了看我们,然后带着我们的梦想朝着神秘的海洋深处游去。
我至今还清楚的记得,这条蓝鳍金枪鱼真漂亮,黑黑的大眼睛,深蓝深蓝的肤色间杂着长短不一的银灰色的斑纹,鱼鳍也是深蓝色的,身体的背部和腹部有排列有序的三角形黄色的突起。
事后我问船长这条鱼有多大,船长告诉我他根据船上的参照物在计算机上反复核对过,这条金枪鱼有85-86英寸,体重约350 磅。


我们钓的蓝鳍金枪鱼

其实,把这条大鱼拉到船上后,我已经用光了身体内的最后一点力量。回到船舱后,我立刻瘫倒在沙发椅上,不停地气喘着。不一会,船长来到船舱内,问大家是返航呢,还是接着钓。朋友们把目光都投给了我。我强打着精神坐了起来,坚定地说:接着钓吧。然后又躺了下来,心想如果钓到了鱼,我还会回到钓鱼椅上坚持战斗下去的。拖钓又继续了1个多小时,始终没有鱼儿出现,而且天色已晚,船长只得下令返航。随着发动机隆隆的响声,船速开始加速。我站立起来,透过窗口朝大海望去。这时,渔船开始离开这片深深的蓝色的海洋,离开了那条美丽的金枪鱼,离开了我的梦想。我又轻轻地躺在沙发椅上,闭上眼睛,眼前仍然浮现着那条蓝的可爱的金枪鱼和它那双鸡蛋大小充满着天真幼稚的黑眼睛。渐渐地我的思绪变的模糊起来,朦朦胧胧的我的思想正把我带回金枪鱼的家乡,带回到另一个神秘的天地里。
后语:其实我们可以不放生的。因为像身长超过73寸的蓝鳍金枪鱼船长每年有收获一条的名额。Angler在钓到这条金枪鱼后问过船长。船长回答:“只要你们再多付一千美金,我可以把这个名额给我们。”当时我和朋友们都疲劳过度,没有顾得上考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渔魂王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pupudelaclichy' 的评论 :太平洋尤其是亚洲的太平洋几乎所有的金枪鱼都面临灭绝的危险。是不是现在所有的亚洲欧洲的国家都严禁捕捞金枪鱼,我不知道。有幸的是大西洋的各种金枪鱼仍成群结队地生存下来,而且数量还不少。就是这样美国早就开始严格限制金枪鱼的捕捞。比如黄鳍金枪鱼,如果是娱乐性的每人每天只能收获3条。小于27寸的必须放生。蓝鳍金枪鱼的限制就更严格。冬季春季钓蓝鳍金枪鱼的渔船必须申请。得到许可后每条船只能收获1条,并且有严格的尺寸限制。最近有调查发现,经过严格的管理,蓝鳍金枪鱼的数量在逐渐回升。
pupudelaclichy 回复 悄悄话 蓝鳍金枪鱼不是全球珍惜保护动物吗?
JusticeD 回复 悄悄话 放生,大善之举。此鱼与你前世有缘,今世会保佑你每次海钓平平安安。对不起,请原谅本人的武断,看了此文,再看你的博客ID照片,恐怖之感已不复存在。请继续记录你的钓鱼经历,也许有一天你会写出比《老人与海》更棒的小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