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闺女,你将会有怎样的未来5

(2014-06-02 13:47:20) 下一个


闺女很能吃,胃口很好。


父母是挨过饿的人,所以他们认为孩子吃好是首要的。所以把孩子胃口从小撑大了。周末接她的时候,她总抱怨没吃饱,我很郁闷,我跟老师打过招呼的,我家孩子胃口大,性格腼腆,恳请老师每次都特意问一下她还要不要加饭。


可孩子还是抱怨。


一个周末我提前下班,想找老师谈谈。电梯里碰到一个老师,当她知道我是nina的爸爸的时候,一声惊呼:“你们家孩子胃口太好了,这么大的包子,大部分孩子都只吃一个,连我们老师都一个就饱了,你家nina居然吃了3个!!”


得,我还是乖乖接孩子吧。


因为怕人,腼腆,我从来都争取多往人多地地方带,比如同事朋友聚会郊游等。有个年轻同事结婚,我带她去,餐桌上先期上了几盘凉菜,都是素的,只有一盘羊肝是荤的,正好靠近她,她就不停地吃啊吃啊,一盘快吃完的时候,有人转了下餐台,她赶紧用手紧紧按住。一桌人都笑了。后来陆续上热菜,大家都赶紧转到她跟前,招呼她吃。她成了这一桌的焦点,大家便吃,边议论她,什么这小姑娘胃口真好之类,,,一会儿,毫无征兆地,她突然就咧嘴大哭起来,满足的食物。她一哭就容易吐,我赶紧把她拉出了餐厅。在外面哄啊哄,进去旁边的kfc买了份鸡翅,她吃完,才终于平静下来。我们又返回餐厅,我用眼神示意同桌的人不要理睬她。我们这才顺利地吃完酒席。


和同事见过多次后,同事们都开始怕她,因为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惹她哭了。有一次在主任办公室商量假期出去玩得事,我正打算要推门进去发表高见,就听心直口快的主任说:“这次不许带家属,要不然xxx又要带他家的nina, 我可是怕了那个小姑娘!!”。一股愤怒涌上心头,就在推门的一刹那,我冷静下来,是阿,人家说的没错,是自己家孩子的问题。


我家住2楼,走两个单元,拐出去,就是菜市场。3岁的时候,我们给她1块钱,我和她妈妈哄她好久,让她自己独立去买馒头。她下楼了,我们俩半截身子探出窗外,等待她的回来,等了好久,看不见踪影,我正心慌的不行的时候,就看她提着个塑料袋,光彩夺目地从楼拐角出现了。我高兴极了,我对宝贝闺女的未来充满信心。


但是,她的敏感和腼腆却好像天生的,深入骨髓。


她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一个周五,我和同事聚餐,老婆和朋友聚餐。所以老婆接了她直接送到我聚餐的酒店。


她背着大书包,戴着红领巾,一副大孩子的样子,大家以为她长大了,所以饭桌上大家总议论她,但凡有菜上来,总是招呼她先吃。她就突然不吃了,说要回家做作业,并一再声明她已经吃饱了。实际上,我知道我家孩子能吃,所以加入了学校的小饭桌,每天等我们接她之前,她已经吃过晚饭了。我带她从包厢出来,正好大厅里没人,我说能不能让爸爸吃完,你先在这里做作业,她同意了。


回到包厢,我一再给同事解释学校小饭桌伙食多么好,她是真饱了。


我不放心,一会出去看一下,一会出去看一下,但每次出去,她手里不是虾就是蒸饺。原来善良的女同事一直在不停地给她送呢。


但是,无论如何,她在一天天长大,性格也渐渐有所好转。在班上担任劳动委员,每天负责开门锁门。


也开始有了朋友。小区里有两个她的同班同学,彼此还时不时地串串门儿。


学习也不错。


每天下班回来,她妈妈在厨房做饭。她趴小桌上做作业,我坐一旁看晚报陪她。那个时候,作业不做完,是不能开饭的。


很听话。


我们给穿什么就穿什么,理什么发型就什么发型。


我永远都记得一个镜头,那是一个春天的早上。阳光透过槐树斑驳地撒在幼儿园的过道,她穿着10块钱打折的连衣裙,梳着我最喜欢的齐耳妹妹头,进入铁门,走进那片斑驳,回头对我莞尔一笑:“爸爸再见!”,整齐的头发从脸庞一扫,整个人都是明亮的,通透的,就像天使,就像,我理想中的小女孩的样子。


她很strong,很有耐力。


4岁的时候,十一长周末,我们去陕西太白山玩,因为下雨,没有车上山,我们等啊等,等来几个大学生,然后一起包了辆面包车上山,在山上住在小木屋里。第二天,几寸厚的大雪覆盖了太白山。这意味着,太白山从此封山,直到来年春天冰雪融化。


我们要么步行下山,要么留在山顶直到下一个春天。


我们在管理员那里喝了粥,早上不到9点开始往山下行进。


路上一会下雨,一会雨夹雪,一会鹅毛雪,没多久,身上薄薄的雨披全破了,每个人身上都湿透了。一路没吃没喝,nina偶尔会吃一块女大学生递来的饼干。


孩子走不动了,我背起她,没多久就睡着了,我觉得孩子浑身湿透这样睡着恐怕不行,放下来自己走。


走到下午4点多,我们看见一个亭子,高兴极了,以为到山地了,进去看到墙上地图,原来离山底还有10公里。


大家都崩溃了,一个女大学生,说什么也不走,直接就往泥水里躺,同伴托都拖不住。


我们回家的火车票是当晚6点多,10公里,怎么都不可能靠走路到达的。


我们在四处转悠,终于看到了人。讲明情况,他给山下打电话,山下找摩托车上来接我们。


不久来了一辆摩托车,大家一致同意我和nina先走。一坐在摩托上,孩子就闭上了眼睛,起初我说,看看,那里有熊,她还会睁一下眼睛,过了一会,我说有熊猫有老虎,她都没反应,风大雨大,我把手放她鼻孔下也感觉不到她是否在呼吸,我轻轻扣她眼睛,没反应,暗暗使点劲,还没反应。


这时候,摩托车在陡峭的山路上飞快,险象环生,我心里默念, 如果闺女真的死了,那摩托车翻了就翻了吧,我活着也没意思。


到了山下,把孩子抱下来,使劲晃使劲晃,使劲喊使劲喊,拧脸蛋扣眼睛。。。。终于有了反应!!!阿弥陀佛!那会儿,我们半曲着腿,已经不停使唤,无法走动。一点一点挪到了马路边。


我闺女,4岁,没吃没喝,连续8个小时不停地走路,从白雪皑皑的太白山顶回到了人间。


。。。。。。


那个时候,一家三口,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向着明媚的未来靠近。


2003年,我被提拔为副处长


2004年,移民批了下来


一切都那么美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7)
评论
menshark 回复 悄悄话 同是做父母的很理解你。我的女儿虽然才8岁,但是已经很有自己的主意,即使是错误的她也一定要试,很多时候,让我着急,暴躁。 而且她很喜欢争论,认为如果在争辩中最后一句话是她结束的,她就赢了。那个甜蜜的依念我的小姑娘有时很让人抓狂的。 我学会了妥协,尽量影响她而不是命令她。 我也学会了接受她,不完美就不完美吧。 我不能包办她的一切。她尝试一下失败也好。
戒骄戒躁是关键,家长式的作风走不通,就做朋友式的家长?我们也是在学着做父母,不断调整学习呗。
LittlePencil 回复 悄悄话 您好。我覺得我的女兒也有類似的行為和問題。在她6歲左右,達到一個高峰。差不多每天有一個大的發作,幾個小的發作。大發作的時候,都是為很小的事情,會歇斯底里地哭鬧,踢櫃子,砸東西,撓自己,一兩個小時,直到精疲力竭。過後,她好像也不願意這樣,就是控制不了自己。我們帶她去看過心理醫生,每週一次,大約一年,醫生主要是陪她玩,跟她聊天。據醫生說,是因為焦慮不知道用正常的方法表達。我們也看了大量的書,特別是這一本“The Explosive Child: A New Approach for Understanding and Parenting Easily Frustrated, Chronically Inflexible Children”。從醫生的角度,我們更加理解和同情孩子,覺得她是一個需要幫助的人,而不是故意讓我們生氣。這本書,說了一些道理,但是對我們而言,最大的relief是我們總覺得自己在孩子小的時候做錯了什麼。這本書裡提到,有可能就是孩子在情緒方面發展滯後,讓父母不要有自責。現在孩子好多了,可能是她在情緒方面有進步,另外,也可能是我們更加知道應該怎麼處理她的情緒問題。不管怎樣,我們經歷了這個過程,的確把對孩子的期望值調整了,從希望她出色,到希望她性格好,快樂。理解您的痛苦和壓力,別著急慢慢來,祝好!
Tlm2010 回复 悄悄话 还是不要上来就指责楼主吧。 我想楼主一定做了大量的工作,尽了最大的努力,还是发现女儿不是按一般套路发展才会上来吐槽。 我的意见是孩子是不太一般,但一样可以有光明的未来。

再有, 谁说“小孩子根本不懂啥叫吃饱了。只要父母不控制, 大多都会吃到呕吐” 呢?我有两个孩子,全不这样。 我倒是觉得使劲吃,吃到吐是一种焦虑的体现。 
Erica_NJ 回复 悄悄话 WTF, what kind of future you want your kid to have? You are nuts. your daughter is quite normal and you are not.
小曼 回复 悄悄话 跆拳道课有那么重要吗?孩子需要的是关爱和理解。你这种强压式的教育,会毁掉和女儿的亲情
needtime 回复 悄悄话 整个虐待狂啊!

看文章,是不到4岁的故事呢。 小孩子根本不懂啥叫吃饱了。只要父母不控制, 大多都会吃到呕吐,一点不奇怪。
看起来很有爱心, 不知道伤到了身体没有呢。 就如8岁以下的胖孩子们, 老年后容易患心脏病一样,后果如何要看多年后了。
Tlm2010 回复 悄悄话 感觉你们是合格的父母,做了该做的事。 就我的经验,你说的对,你的女儿种种和别的孩子的不同是天生的。 你们出国对孩子的将来是有利的。 毕竟外国的环境对性格有些各色的人容忍度高。 你的女儿现在正处于青春期,可能格外的叛逆。 请继续给她足够的爱与支持。 另外也要照顾好自己,要相信一切会慢慢变好。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