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枫

出国有些年头了,经历了不少事,听闻了许多传说,乱涂几笔
正文

中国中下层官员的晋级之路.1

(2014-12-30 19:44:26) 下一个

中国中下层官员的晋级之路.1

 

最近和几个中国处级官员交谈,试图弄明白影响中国官员的晋级之路的种种原因。根据与他们的谈话,做个笔记。

 

 中国政府的运作象个大企业的运作。

 

            - 年初,各级政府机构都有工作规划,指出重要工作内容,其内容详细,有许多量化的标准,比方说当地GDP增长数据等等。  那个官员负责的项目越多,就说明这个人能力强,得到了领导的重视,而他本人在同事中也感到很光彩。

 

            - 年中有评比,大家都可以看到任务完成的进展

 

            - 年底有总结,大家都可以看到这一年的工作成绩

 

 

各级政府都是主要对上级负责,如果能很好地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得到了上级欣赏,将来得到提升的机会就大。

 

这种竞争体制贯穿整个政府系统,所以有能力担当某一级别的官员,有能力进一步晋升的官员都是通过这一系统层层选拔出来的,能力越强,则获得晋升的机会就越大。如同市场竞争,优胜劣败。

 

我们也听到过通过拉关系得到提升的官员,但正常的上下级关系中,善于拉关系的人当然容易获得上级的好感,但这不一定能确保将来会得到提升,因为如果你拿不出可以让上级能在脸上贴金的政绩,提升你不能给上级带来什么直接的利益。

 

官员对平级或下级,乃至普通老百姓的看法不是特别敏感,因为这和他们本人的升迁没有太大的关系,当然也不能和同事或者老百姓关系弄僵。

 

中国政府的这种运作方式,是中国几千来的政体的延续,中央集权,下级服从上级,自上而下的管理方式,  适应中国国情, 中国官员和大众对此也很习惯。

 

这种系统的优点就是效率高,可以很迅速的落实某一政策。当然如果上级决策错误,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很大。

 

是否可以将民众满意程度通过民意测验来体现出来,作为官员的考核标准? 近期不太可能。   官员执政一般不太考虑民众对某一政策的考虑,民众一般也接受政府的管理,并不习惯提出自己的看法,挑战政府的权威。 中国政府也担心如果采用了这些西方式的概念和方式,会产生不稳定的因素,会产生不可测的后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