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成都记忆 · 钟水饺

(2016-09-19 15:17:54) 下一个
 
 
大学的第一年是在成都度过的。从黄土高坡到天府之国,最初的印象是她的绿: 不似北方植物直接饱满的绿,而是那种葱郁的深绿,再蒙上一层水雾;不知道是不是与第一次离家的乡愁有关,记忆里好像成都少有明媚的艳阳天,夜晚常常是无声的小雨,天亮了雨也停了,天穹仍然是高的, 只是灰蒙蒙地阴着,空气里总是弥漫着潮湿的气息。这样的景致,浓墨工笔钩画是不相宜的, 该用淡墨的写意,墨水在落笔后渗开,渲染出水印的效果。
 
那时的报纸讨论着盆地意识,印象的成都就是个安逸自在的城市:喝茶,摆龙门阵,打麻将…悠闲地享受着慢节奏的小日子。胡适说,看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只需考察三件事,其中之一是对待女人的态度。不妨再引申一步:看一个地方的富足程度,女人的面貌可以是个重要指标 。成都男人是宠媳妇的,被叫做“爬耳朵儿”,虽是取笑也绝无鄙视的意思。成都女人大多身材不高,但面容皎好温润可爱,没有高声大嗓也没有扭捏作态,一口成都话更是讲得婉转玲珑,春天时胸前别一朵白色的栀子花,走起路来暗香浮动摇曵生姿。
 
中学同学各奔东西,但大学生活新鲜而丰富,所以信件往来频繁,别的地方上学的通常要抱怨学校的伙食,而我则不厚道地炫耀成都名目繁多的美食。街边随处都有小吃店,一锅大骨汤从早到晚慢炖着,不到两毛一碗的抄手,浇上骨头汤再放几片嫩嫩的豌豆尖儿…那美味真是无以言状。还有串串的麻辣烫、兔丁、甜水面……那时全国大部分城市的菜市场还是国营,农贸市场在成都则已然相当普遍。学校附近是成铁大院,里面有个菜市场,各种四时蔬果应有尽有,人们拎了竹篮买把藤藤菜或是别的,我们则用全国粮票换水果。说到水果,又想起入学后不久的中秋晚会来了,组织者买来血橙,我们几个北方来的同学从未见过这种东西,眼见它渗着红汁,心说这是坏了,愣是没敢动,可怜成瓣的橙子寂寞地躺在盘子里…
 
那时还没有超市,商场的商品放在柜台的后面,由售货员拿给顾客。有次和同学去买鞋,隔着柜台看来看去也没售货员招呼,旁边的一位大爷见了,用四川话说:你们这个样子不得行,要喊嘀:买孩子买孩子~~
 
那时还是一周六天工作制,百年老校治学严谨,周日被称为礼拜七。学业负担之外, 也会抽出时间给自己一点reward。记得春熙路有家店叫龙抄手, 小吃是按套餐卖的,二元四元或六元,最豪的是十元。常吃的是二元一份的, 含四样:担担面, 龙抄手,汤元和钟水饺,都用小碗盛了放在托盘里。那时三两同学去街上逛过,再美餐一顿,唇齿留香心里是饱饱的幸福感。这个店不知道还在不在?
 
~~~~~~
 
钟水饺
1.肉馅加一勺盐、鸡精花椒面少许,一勺生抽和一勺蠔油,搅拌均匀;
2. 葱和花椒泡水(放置至少四五个小时,我放了过夜)
3. 2.泡好的水一点点打入肉馅,一个方向搅直至肉馅成肉糜状;
4. 和面及包馅与普遍饺子相似,只是片更薄一些,且厚薄均匀,不需中间厚;饺子包成扁平状;
5. 煮饺子之前做好调味蘸料:生抽、红糖各半, 加几粒茴香和一粒大料, 一两勺清水, 小火慢炖, 为了汁稠点,可加二三粒冰糖;有网上说煮二十分钟,我偷懒只用六七分钟,貌似味道也不差;
6. 煮饺子,水里放些盐,据说这样煮出的饺子不粘皮;
7. 饺子煮好盛盘, 浇上调味汁,一勺红油、蒜泥、 青葱香菜末。
好巴适!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2)
评论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888+++ ????????吃饱再看哈!
你做一定更地道。
888+++ 回复 悄悄话 校友好,你写的很好。我这个周末准备山寨你的钟水饺。我现在晚上经常看四川台的吃八方,天天折磨自己????????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newcomer66 没错,成都绝对是养老的好去处!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888+++ 是啊,问好校友!
newcomer66 回复 悄悄话 龙抄手还在喔。
成都就是巴适,
所以退休了,还得跑回去享受那悠闲富足的慢生活。
888+++ 回复 悄悄话 楼主是西南交大的吗,如果是,那我们是校友。我是成都人,最怀念的是成都的菜市场,经常做梦梦见去菜市场买菜和好吃的。梦醒了,就很惆怅。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浣花溪 握手!记得成都有个浣花溪公园。
浣花溪 回复 悄悄话 老大爷喊"买孩子,买孩子”,太传神了!谢谢你对我家乡的喜爱!大学的时候在北京,听留在成都读书的高中同学谈他们的伙食,羡慕的直流口水!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k467 握手成都老乡!
花的心_藏在水中 回复 悄悄话 @闪闪星空 欢迎来访,多谢捧场!
闪闪星空 回复 悄悄话 太漂亮了!
k467 回复 悄悄话 真馋人哪!作为成都人我太自豪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