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公馆招人(5)长篇小说 《海上佳人》连载

(2020-12-15 18:38:52) 下一个

                                             

 

莎白看着手里的地址:霞飞路323号,又头对了一下牌号证实是林公,便按了一下门铃。一个男仆模的人她开了。他看眼前是一个西方姑娘,皮肤白皙头亚麻色卷,鼻子上有几淡淡的麻点,问道:小姐找

莎白用生硬的中文回答道:我找林先生。我是来聘家教的。我跟林先生电话约过

好,小姐请进男仆着伊莎白穿过门前的客上了二楼。他推开左手走廊尽房的法式双门请她进去等,便去通报他的主人了。莎白走进双门,看见一个十分考究的椭圆形的两西式房。天花板上是一幅巨大的彩色的桑德·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生》的壁画,下面围着墙壁一圈直通天花板是一个个在一起的高大的核桃木架,架里整齐地排列着大部头的书籍,大部分是英文的。靠近壁炉有一个螺旋形的梯子接上下层书房。  

  莎白听见身后脚步声,回过头来。一个四十多、身材高大、戴着方框黛的中国男人一来一边用纯正的英文跟她打招呼“How do you do, Miss Chamberlian I’m John Lin.”

莎白跟林翔握手,用英文寒暄了几句。在他的邀下,她在屋子中一个法式Boulle桌子面的子蒙着的椅子上坐下。他在桌子前面的扶手椅上坐下,拿起桌上的一张纸看着。伊莎白出那是她一星期前寄他的自己的履 

“Very impressive.  How old are you, Miss Chamberlian林翔放下手里的履看着她道。他说话不快不慢,声音自信而又平静。

她的那双淡色的眼睛从他后面的架重新移到他上。她得他的方框黛和他的宽阔的面孔很相,和房也很相。她能看出他非常西化,但他了她的年,她想。但是她上回答了他的问题“25戴着白手套的两只手上下叠着放在双膝上。

很多人25才开始生活,林翔改说国语,不知不地重复他在《字林西》上最近常常看到的一广告。他停下来了,似乎想将广告的下文从海里抹掉。他又道:不少你么大的女孩都在急着找丈夫。你什么选择了来上海?

微微了,道:是我第一次离开英国来到方。上海更适合我从西方生活到方生活的渡。何况我哥哥温士顿已在上海。

家兄是做什么的?” 林翔的声音仍旧是十分地平静。

            她看着他面前的《North China Daily News报纸说:他是《字林西》的者。

            他又了她受的教育和她在履中提到的三年做家教的经验。伊莎白一一回答。

你的父母都在英国?”

我的母在,但我不知道父在什么地方,” 她答道, 得有些不自在。

“I’m sorry林翔道歉,一打开一个印着他的名字的写英文字母 “J.L.”鲕鱼皮雪茄烟盒,从里面拿出一支已经切好的阿尔汉布拉雪茄。他点着了烟,深吸了一口,站起来, 去打开了通往法式阳台廊的双

他站在口,向潮湿的空气里吐出嘴里的烟圈儿,陷入沉思。外面有点儿下雨,但是一半的天已经显得晴朗。洋梧桐静静地立在那里;雨珠从大的轻轻地抖着的叶上下来。他在想起了那个英文广告里的全部内容:

100个普通的人从25正式开始入人生。到55岁时20个人会死,

1个人会成发户3个会混得相当不46个能自立,另外30个人

需要依靠人。

这则根据美国调查结果而作的人寿广告能他最近如此这样频繁地检查自己的人生,叫他得有点儿不可思议。这应该在是46,他便不停地去想再9年他将有20%的可能不再活在个世界上。他什么不去想他已是那个幸运的暴发户呢? 他在欧洲和美国住了26年,在中国也待了20年,受燕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教育。他从父那里承了一大笔遗产,他在上海的汽生意十分隆,他的生活相当越。然如此,什么他老缺了些西,常常惶惶然,好像入了西方人所的那种中年的危机

他看着被水汽弄得更加斑干。他从来不喜欢这,但它都是,被修理得整整齐齐地排在霞路的两。上海人叫它法国梧桐不知因为它们是出在法租界是因为这在巴黎比比皆是。年复一年,每到秋上的叶子以后,斑斑驳驳干常他想起一剥落的皮肤病。

他的老他有极为强烈的政治敏感度和极佳的社交能力。些都来自他那清朝廷做外交官的父。但是期生活在国外,林翔自认对中国的政治和中国官里的复的人关系既不熟悉也无耐心。几年前,有人提名他当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的议员。但那个位子他后来输给了一个英国人。其那个英国人在上海是一个十分不起眼的行小职员件事情得十分沮此,他将住宅从公共租界上的南京路搬到法租界里的霞路。他得自己在上海其是一个尬的、两不着边儿的位置的外人:跟他经济地位同等的西方人小看他,因他是中国人;中国人不相信他,以他太洋。得他有一个行,不少人有求于他。不然,他真的什么都不是。

          他不知道他的长时间默已经让莎白感到坐立不安。直到他听木板地上沉重的脚步声他才回过头来。那他的年肩膀宽阔的金俄国司机德米特里穿着皮靴走了来。德米特里原俄国破落族,1922年随家人从海参崴逃到洲国。后来才来上海林公做事。

德米特里随便地跟伊莎白打了个招呼,俄语问林翔道:林先生,我把子都洗干了。今天什么候去接小姐?

林翔掏出怀表看了一眼,也用俄答道:她今天四点半下。你再两个小去吧。

德米特里点点离开了。不久他的脚步声在楼梯上消失。林翔又吸了一口烟,他侧过头朝外吐出烟圈儿,踱回桌,将手里的雪茄放在桌上一个青烟灰缸沿上。他把桌上一照片转过来面莎白,解释说我的女儿丹他已决定打算雇用个看起来似乎有些刻板的、然不漂亮但年礼貌的英国家教。

雪茄的甜味开始在空中弥漫。照片上是一个少女手做“V”状,站在上海中西女塾

她很美,莎白

我知道,林翔

她在McTyeire,我是中西女塾,就学?我听那是一所基督教名媛学堂。宋氏姐妹也在那儿就学吧。

我的女儿嫌那个学校的章太格,学了。这张照片其是她离开那座学校拍的。不过这却成了我最喜欢的一张。

莎白点点表示理解。

两天我要出趟远门去欧洲。我要你教她琴和英。如你有时间,再多陪陪她。当然些我都会酬。你下星期一能开始他看着她的眼睛道。

能的,林先生。

那好。他微笑了,将照片转过来面自己。三楼是她的钢琴室和游戏室。要不要我你到上面去看看?

 

【原创】民国长篇小说《海上佳人》连载  © 2020 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的复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海上佳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竹箫' 的评论 : 谢谢鼓励。这让我觉得那些在“上海藏书楼”和“上海图书馆”坐冷板凳的日子没白过。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写一部小说真是不容易,大量的阅读和搜集,书中真实图片和史料的采用,效果特别好!
海上佳人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紫竹箫' 的评论 : 早。谢谢阅读留言!1925年的《North China Daily News》真有这则广告。
紫竹箫 回复 悄悄话 从一则人寿广告作为切入,介绍林翔经历和现状,很巧妙自然!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