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外有声

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正文

反腐,还反得下去吗?

(2015-12-30 02:54:31) 下一个

自从习上台以来,和薄一样,用的也是毛时代的意识形态和那套语言模式,只是做的内容侧重不同。薄是主打民企附带官场,收买人心要靠不停的劫富济贫来维持,就算他们全部富得不清不楚,毕竞富人的数量有限,换取民心的成本太高,代价太大,且不能持续。习似乎吸取了薄的教训,主打官场附带民企,还不用把反贪所得及时回馈一点给人民,就能免费净赚民心。薄主要依靠的是政法委,让公检法配合办案。习主要依靠的是中纪委,让公检法比照办案。区别在于,前者公检法还需亲力亲为,后者公检法则“坐享其成”。程序上谈不上谁比谁进步。

  如果说,倒薄让大部分官员处在看客的位置上,一边幸灾乐祸,一边及时调整、选边站队的话。那倒薄之后的倒徐倒周倒令,他们就感到习王,并不为投诚份子的及时倒戈所动,秋后算账的意图十分明显,这种只有策略没有规则、鲁莽好斗的残酷做法,摧毁了党内的互信基础,使得他们人人自危,后悔莫及,悲叹“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只能在俊杰面前有效,既然投机不成起事已晚,就只有跳墙反咬了。当“抓郭子射亲王”的时候,他们开始确认习王反腐已经反红了眼,已经失控无序了。

  就在当局借着财新的《起底郭文贵》一文,企图打破胶着的局面。不料郭却高调反击,顺势一招“釜底加薪”惊得对手慌忙扬汤止沸。他那看似故意张冠李戴、泼妇骂街式的放料,只摆出一副鱼死网破的架式,就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随后,当局公布红色通辑令上的百人名单,上面既没有我们想要看到的人物,也没有当局更想抓到的人物,更没有郭不愿看到的人物,似乎是在向郭方交卷妥协。这一回合,郭方大获全胜。也让隐而不发、潜力巨大的令完成身价随郭水涨船高,一路飙升、行情看好。更让不甘任人宰割的老虎们看到“一郭挡一国”的震撼效果,纷纷放胆效仿,肆意复制。这也证明,不管是否公开公平的反腐,都会让双方一起体无完肤于世人眼前。

  自从指桑骂槐式的《大清“裸官”庆亲王的作风问题》一文发表后,巨头之间的关系就已经远远超过撕破脸皮的地步了。虽然目前双方达成临时的妥协,正处在恐怖平衡、重新试探之中,但彼此之间的嫌隙已无可能水过无痕了。大家见面握手寒暄,都可能用的是互相讥讽的口吻、和相互捧杀的语言。

  这会儿,趁着习王偃旗息鼓的间隙,他们也顾不上休整喘息,紧锣密鼓的接着继续备料,把过去收集的陈料和刚搜到的新料,一并打包成捆,义无反顾、一门心思的向外面投放,在中转站库存集结,然后再炼成精料。如果不是数字时代,估计一个加长集装箱是怎么也装不下的。

  最近纽约时报的再次爆料,似乎也在证明,处于劣势的一方,凭着郭的反击,不仅已经渐渐站稳了脚跟,还可以发动一次像模像样的反攻。好像在警告和叫板当局,反完了对手,反推手,反曾经拱你们上位的推手同时,你们也得反反你们时下的帮手。或者说,反完了仇人,反恩人,反恩人的时候你们就得反亲人了。

  面对结构性缺陷的制度,和几近无一幸免的系统性腐败,反腐大战也可能注定是一场虎头蛇尾的闹剧,或反到最后各方皆输、窘相难堪的丑剧。也就是说,反腐反到这地步,停下来就会被耻笑,反下去又会被嘲笑。

 

                                  2015-05-09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