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逊河岸的风

随笔,小说,笔记, 评论
正文

铄金记-纽约故事(二)

(2017-01-03 08:28:18) 下一个

--本故事基于虚构,如有巧合,纯属偶然—

 

其实,藤远岱低估了小葛的雄心。小葛想借助他的,远远不止是入行。很快,小葛在华尔街上替藤远岱打出了中国巨资招合作方的广告,而且要求会中文,这在华尔街的量化圈里兴起了波浪。

 

小葛的广告,不仅有针对性地投放到了华人金融的专业圈里,还在主流金融媒体上登了广告。一时间,电话,email像滚滚热浪,一波波地冲击着藤远岱的办公室。小葛一边对这样的反馈欢呼雀跃;一边深感市面萧条。很多资深人士都在和他们联系,希望有机会和中国的“巨资”合作。

 

虽然广告上郑重申明,需要懂中文和有中国教育背景的合作方,没想到还是有很多老外发了邮件来联系,不少还是著名基金的雇员。 小葛和藤远岱商量:老外就直接回绝算了,他们不像中国人那么好说话;很多事情上太较真,要是发现什么货不对板的事,可能引起法律上的纠纷。

 

藤远岱非常不悦地说:“到了美国,不敢和老美打交道,那还干什么事!他们有兴趣,就叫他们来,谈谈怕什么,成不成我都请他们吃饭。”他对小葛前怕狼,后怕虎的做法难免有些鄙视,那是没见过世面的小家子气。

 

小葛连连称是,答应马上去办。很资深的老美小葛还是把他们过滤了,这是没谱的事,他不想坏了自己的名声;此外,太资深的老美怕自己控制不住,他希望万一有可能做起来,藤将来依靠他来管理这一摊,毕竟,这是他给藤远岱出的主意。

 

小葛看到有回应他的,确实有不少中国背景的合作方,但特别合适的并不多,很多都是做边缘性工作的,比如IT信息部门,还有做运营的,编程的,做风控的,他们都想转到做量化策略来操盘市场这一块; 还有就是和他差不多刚毕业在求职的。正儿八经有策略模型和操盘经验的也有几个,却并不多。 小葛过滤了一些外围专业的人, 也屏蔽了他的同龄人,只有留了一个例外,那就是一个在耶鲁大学理学博士毕业的中国人,刚在一个不错的对冲基金干了一年,出于好奇心,他给这个叫黄伟的中国人留了见面地址和时间。

 

 

在888号的办公室见了面。 他们见面了。 小葛问黄伟为什么要跳槽?黄伟不紧不慢地说:我没打算离开目前的公司。只是想挣一份额外的工资,为准备自己创业热身。藤远岱问:你准备怎么赚这笔额外的钱?黄伟说,大家一起去注册一家公司,他可以在周末匀出一些时间来干活,不过,他太太最近快生孩子了,可以干活的时间也有限。藤说,那你何不等到你太太生完孩子再考虑?黄伟说;我们温州人,都喜欢自己开店,有机会就试一试。藤心里骂了句娘,还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情绪,起身离开房间,让小葛去结束这场谈话。

 

斯科特找到小葛是一个前中国同事推荐的,他工作的这家基金曾经在曼哈顿也是有排名的,他所在的量化投资部门老大不久前跳槽了,接手老大位置的是基金犹太人老板的侄子安迪,安迪觊觎这个位置很久了,只是手上没有策略,于是老板把自己计算机硕士毕业的侄子放到信息技术部门做头,这样他就有机会看到老大那些写成计算机程式的量化对冲策略。 可恶的是老大加了密,但经不住安迪孜孜以求,见缝插针地让手下解密,陆陆续续搞到不少东西,唯一的遗憾是这些程序不甚完整,但也已经八九不离十。老大也是人精,渐渐感到危机,也有人有意无意地漏出解密的风声,老大很快投奔新东家去了。结果安迪一接手,把偷到的程序营运起来,第一个月初试身手,小亏了一点,第二个月,小赚了一点,安迪觉得亏赢都在正常范围里,他在第三个月加了杠杆,没想到第三个月就是跳崖式的狂赔。安迪让人彻底检查了程序,程序本身除了一些小问题,也没大错误。安迪觉得第三个月只是小概率事件,接着运营那套策略,没想到到了第四月的第一个星期,整个量化基金池就赔掉了40%。安迪的叔叔这时候才觉得和自己拍着胸脯的侄子是个扶不上墙的家伙。安迪也开始怀疑偷到的策略里老大有使诈,但一切都晚了。 几个主要机构投资人意识到老大走了,并没有留下完整的策略,立刻撤资不玩了,后面的小投资方也随即跟进,安迪手下的基金玩不下去了,量化部门就面临着解散。

 

斯科特告诉小葛和腾岱远:自己是老大的手下,很清楚老大的策略,之所以没有跟着老大走,是和公司的雇佣合同有竞业禁止的条款,走不了。 现在这个部门要散伙了,竞业禁止的条款自然也失效了,所以他出来找机会。

 

藤远岱觉得小葛翻译后告诉他关于思科特的故事还是符合常理的。小葛问思科特有没有具体的策略马上可以投放市场,思科特点头称是。他拿出打印的表格和图表递给小葛,里面有他最近三个月策略的回报数据。三个月回报率12%,最重要的体现风险波动收益比例的夏普率到了3.9!腾问思科特这一年给公司挣了多少钱?小葛翻译给思科特,思科特很腼腆地告诉小葛:安迪一手遮天,没让他的策略投放市场,这是他的策略模型。小葛给腾岱远解释科普了夏普率,并向腾指出3.9的夏普率是极其出色的,很少有人可以做到,除非是高频交易,但高频交易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来购买高端计算机设备,像斯科特这种几天进出一次的中频交易,做到3. 9的夏普率是非常难得的。要知道大多数基金在市场上运营策略的夏普率在0.8-2的区间。

 

“那3.9的夏普率能挣到什么样的回报率?”藤远岱对小葛的解释很感兴趣。

 

“嗯,这个是这么看的:如果投资人可以承受一元钱上下的波动,那么就可能挣到3.9元的收益。,要知道巴菲特的投资组合里,夏普率也只有0.8左右.也就是说:巴菲特投资的项目,每一元钱幅度的上下的波动,有8毛钱的收益。”小葛耐心地给腾解释。

 

“比巴菲特还牛?”腾岱远不可置否地摸了摸脑袋。

 

“理论上讲也是可能的。有些策略市场体量小,有限的资金赚到这个回报率是有机会的,巴菲特的资金额度太大,这种策略就行不通了。”小葛给腾岱远释疑。

 

“那这个东西它可以放多少钱?按你说的体量算?”腾岱远问

 

小葛问了斯科特,斯科特说,按照模型,投入2亿美元是没有问题的。过了2亿美元,就不好说了。

 

藤远岱告诉小葛,让斯科特先回去,这事他还得再想想,如果可以,希望斯科特把材料留下来。没想到斯科特很爽气地说,没问题,材料你们尽管留着。

 

藤远岱很高兴地告诉斯科特,改天一起吃晚饭。斯科特以为藤是客气一下,也告诉藤远岱,很荣幸认识他们,希望将来有机会合作。藤远岱和斯科特有力地握了手:“后会有期啊。”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