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旧文重发 - 英国二战电影《Darkest Hour》 和《Dunkirk 》 观后感

(2023-12-17 17:31:28) 下一个

 

 

《Darkest Hour》为观众讲述了发生在残酷战争前,英国政坛发生的激烈斗争,以及伟大的丘吉尔首相是如何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带领英国民众走向坚决抵抗侵略的道路。 众所周知,二次大战前张伯伦执政的英国,绥靖政策迫使其在德国对欧洲的侵略战争中步步后退,甚至到了本土都要被纳粹吞噬的地步。此时,一直坚决反对希特勒政权的丘吉尔顺应时势走上了英国首相的位置。他极力坚持英国对德国采取坚决的反击。作为一国首相,不但要在国家面临最黑暗的时刻坚决站出来号召全体民众保家卫国,还要面对战事初期英国部队及其欧洲盟军迅速溃败,损伤惨重的局面,可想而知他经受了多么艰难的时刻。在国家赋予的责任,对祖国的赤诚热爱,对民众的体恤,对预知的难以避免的士兵阵亡这些艰难的选择间平衡,丘吉尔也有软弱无助的时刻,可是,本想撇下一国民众到加拿大规避战争风险的国王此时却给予丘吉尔坚决的支持,于是他义无反顾的坚决执行自己的反侵略政策,并从多方面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1940年5月13日丘吉尔出席下议院会议,发表了著名的讲话:“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无论道路多么遥远艰难,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无法生存。” 下议院最终以381票对0票的绝对优势表明了对丘吉尔政府的支持。

《Darkest Hour》这部电影事实上是一部叙事性的电影,与《Dunkirk》的大场景相比,更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剧情片。因而,演员的出色表演是支撑这部电影的支柱。扮演丘吉尔的英国演员Gary Oldman 是出演过《这个杀手不太冷》,《哈利波特》等很多名片的著名演员,也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演员的提名。整部电影几乎都围绕着他的表演推进。他的表演是那么成熟,将丘吉尔首相在国家危机关头表现的的正义,坚决,勇敢的领袖气质展现的淋漓尽致,即使是有些乖张暴躁的脾气也不觉得令人难以忍受,我却完全理解一个承受国家重担的老人率领全体英国民众的责任是多么重大。我唯一感到有些缺憾的是Gary的面相太慈善了,真实的丘吉尔首相的脸是一张典型的领袖脸庞,严肃而令人感到压力。可说真心话,我更喜欢生活中的丘吉尔那张脸,看到那张脸,仿佛这位领袖经历的一切世事沧桑都一览无余了。

《Darkest Hour》这部影片的着色和场景都是偏暗的,似乎预示着那艰难的历史时刻。政府办公的空间狭小,人声嘈杂。在这种极为压抑的环境下,丘吉尔及其内阁成员每天都要面对战场不断出现的问题作出战争决断。议院演讲的画面挺有趣,看到那时的英国议会是如何表决决议的。影片中唯一光明些的部分是丘吉尔打字员伊丽莎白·莱顿这个角色。作为影片中出现在伟人身边和重大历史事件里的年轻人,工作在丘吉尔首相旁边,自然承受了不少来自首相的压力,战争与国家的创伤同时带给她难以忍受的悲痛。可是那张年轻充满希望的脸应该是丘吉尔首相和这个国家最应该珍惜和保护的,因为有了他们就有了希望。

《Darkest Hour》的导演是执导了《赎罪》的英国著名导演乔·怀特。他的影片古典精致,非常具有英伦范。英国拥有很多杰出的导演,演员,水准世界一流。他们的电影在想象力,思想性,艺术水准,制作水准等方面都极其出色,我非常喜欢。这些优秀的电影艺术作品将他们正能量的,普世的价值观,高水平的艺术呈现带给观众,赢得了广泛的认可。我同时认为,这些艺术作品的背后是大不列颠民族强大的文化自信和民族文明的自信。因为这两部出色的电影,我特意阅读了北京大学教授彭小瑜先生在最近出版的新书《社会的恶与善》中的一篇文章 “战争与和平之间的道德博弈”。作者在文章中介绍了耶鲁大学教授卡根对战争爆发原因的研究。卡根认为,实际上西方民众认同的主流道德意识或是价值观,即追逐荣誉。面对重大国际关系问题时,如果民众认为荣誉被伤害,他们就会要求政治家作出有力回应。在二战爆发之初,当英国政治家沉湎于绥靖政策时,民众却群情激奋,认为在法西斯强权面前,放弃对被侵略弱国的保护是不道德和有伤荣誉的。国内的这种民情,促成了张伯伦下台,丘吉尔上台,打响二次世界大战英国保卫战,执正义一方的英国也在这场无法避免的战争中获得了道德的制高点,以及用鲜血换来的民族自信。我想,在这样的文明中生长的人民以及这样的国家必是强大而难以被打败的。

-----------------------------------------------------------------------------------------

《Dunkirk 》 的故事改编自著名的二战军事事件“敦刻尔克大撤退”。二战初期,40万的英法盟军被敌军围困于敦刻尔克的海滩之上,面对敌军步步逼近的绝境,他们不得不为自己的命运背水一战,才有可能活着回家。 影片从陆海空三个部分别讲述盟军在这场撤退中经历的战争惨烈, 同时又并行了一条群众海上乘船自发营救撤退士兵的叙述线, 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呈现和构建这起历史事件。在海滩上等待船只撤退的士兵随时会受到敌机的轰炸,上了船的人们心惊肉跳,敌机不断投下的炸弹让多艘已经启航的船只沉没,士兵们或跳船逃生,或被大海淹没。而空中, 盟军飞行员与德军战机也在进行着殊死搏斗,每一次开火都是对艰难撤退的地面和海上士兵生命的解救。在茫茫大海上,那些不顾个人安危的老百姓驾驶自己看似单薄的民用船只解救落水的盟军士兵。当经历了长时间殊死的抗争,33万的英军士兵终于撤回了自己的祖国,迎接他们的既有人们温情的笑脸,也有难以掩饰的不忍直视败军的尴尬。

整个电影带有戏剧的张力和味道,光线并非冷色调,画面写实:那种每一次炸弹向着毫无还手之力的士兵扔下的时刻,人们殊死求生的场面;白天黑夜间敦刻尔克海岸线旁冲天的黑烟与漂浮在水面上被炸烂的船只;战机时而在蓝天白云间360度穿梭,又有不幸被击中坠落海面的镜头。导演给出的这些画面,没有一个用动画做出的痕迹,这就避免了给观众留下好莱坞大片的镜头感。情节的推动不逊于表现战争的惨烈,在纵贯影片的折磨人的拉锯般的电子合成音乐的背景中慢慢推进,好似京剧鼓点的节奏时紧时疏,声声击中观众的心,听得人心惊肉跳却戏剧张力十足, 带动大家从一场命运的袭击进入下一场生死搏斗。士兵们在剧中的化妆也很出色,暗色的绿军装和油污覆盖的脸有一种油画的美感。演员的挑选看似不经意,但每张脸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大部分士兵与老百姓都是典型的大不列颠民族的脸,显示着那个民族严谨端正的气质,军官则有着威严凝重的表情,非常值得信任。

影片结尾,Dunkirk 撤退中的士兵终于登上英伦三岛。我在直面了那么惨烈的战争画面,内心的压抑已到极限的时候,出现了难以抑制的激动,想为这人间的光芒欢呼呐喊,也深深地感受到导演对战争与人性的理解,他所倡导的人类对和平的追求,这是全人类的普世的价值观,完全超越了假大虚空的政治正确的噱头。影片结尾,导演用丘吉尔首相的名言再次感召每一位观众:“我们将战斗到底。……直到新世界在上帝认为适当的时候,拿出它所有一切的力量来拯救和解放这个旧世界” 。

今日清晨,睡眼朦胧中耳边 Classical FM 轻声唱响着 Edward Elgar 的著名乐曲 ”Variations on Original Theme Opus 36(9)",  这首乐曲同时也是 《Dunkirk 》的主题曲。 熟悉的旋律唤醒我对影片结尾的回忆。 终于踏上祖国土地的士兵眺望着列车窗外,战争阴影下急匆匆来来往往的人们,渐进渐强的乐曲旋律仿佛是这片承受战争蹂躏土地上的人民那一颗颗顽强不屈的心在跃动, 在诉说:大不列颠决不屈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博主已隐藏评论
博主已关闭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