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苹果在印度复制中国经验 踢到绊脚石

(2023-02-14 04:01:18) 下一个

FT:苹果想在印度复制中国经验 踢到多块绊脚石

 
综合新闻

苹果公司为了降低对中国大陆制造的依赖,正努力增加“印度制”,然而现在传出,苹果要把制造搬到印度的行动正面临一些“绊脚石”,包括当地制零件良率不佳,物流、交通与基建不良拖累扩张进度,以及合约业者因应变化欠缺弹性等因素。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四名知悉营运状况的人士透露,苹果一直从加州和大陆派送产品设计师与工程师前往印度南方的工厂,培训当地人并协助建立生产。苹果正依照20年前在大陆制定的蓝图在印度建立新的业务,工程师和设计师经常耗费数周或数个月在工厂监督生产。

印度从2017年起开始生产低阶iPhone,但在去年9月苹果新机发表没多久后,在印度的供应商开始生产旗舰机款,这对印度而言意义重大。然而金融时报指出,近几个月的经验显示出,苹果在印度仍有许多工作得施力。

例如一名知情人士说,塔塔集团在霍苏尔的机壳厂产线生产的零件中,两个中只有一个品质能符合标准,可送往鸿海在印度的组装工厂,这代表只有50%的良率,远不如苹果要求的零瑕疵目标。曾在苹果海外营运部门工作的两名人士说,该工厂正在推动改善熟练度的计画,但路途依然遥远。

在中国大陆,供应商及政府官员会竭尽所能赢得iPhone订单。苹果前员工举例,他们估计得花数周才能完成的任务,大陆供应商可在隔天就以令人费解的超快速度完成,在印度却不会以这样的步调完成,“因为就是没有急迫感”。

一名参与苹果业务的人士说,在印度扩张制造的步调缓慢,部分得归咎于物流、交通与基建不佳。苹果工程师住在清奈市中心的饭店,往返工厂就要花四小时通勤,而且路途中的WiFi网路连接很差。

电子代工产业顾问公司VentureOutsource总裁席特尔说,印度长年来还有个问题,就是合约承包业者经常声称他们能满足客户任何需求,但实际上会在签约后对客户的问题回应缓慢,而且对于变化“欠缺弹性”。

苹果对此不愿置评。

尽管存在这些问题,但分析师表示,对苹果来说,印度具有庞大潜力,顾问业者贝恩(Bain)估计,在政策支持和低成本的带动下,印度的制造业出口额可望成长逾一倍,从2022年的4,180亿美元,2028年成长至逾1兆美元,其中,电子产品的出口年成长率可能达40%。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