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陈传兴 新冠病毒给一套译码系统看向未来

(2023-12-23 08:15:39) 下一个

YouTube 视频:采访他,许知远很失败!陈传兴一眼看穿他的虚伪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sAUZTlJt0I&ab_channel=

陈传兴:我们现在是重新在寻找宇宙是不是还有其他类似生命,也是一个重新发现新大陆,比如说病毒就让我们发现了一个非生命体,它怎么扰动整个生命这一种所谓的秩序,它可以干扰、改造、颠覆,是一个新的翻译者,他把你体系里面的那些编码,DNA、RNA所有这些符码全部用它的语言来改造,就讲出一套我们不知道的语言。现在很多人在讲就是说,因为这次疫情,所以全世界的国家权力变得极度膨胀,个人自由被缩减,我们现在完全以负面在看它,可是没有想到其实还带来另外一面,除了黑暗之外,可能还有另外。我们知道在英国瘟疫的时候出现沙士比亚,所以明后年,我觉得一定会出现非常多、巨大的,不管是文学作品、科学的发现、思想上面的创新,所以这也就是我刚才讲的-病毒重新给我们另外一套译码系统,这套译码系统其实是开向未来的。

陈传兴(1952年—)是一位台湾的艺术家,同时身兼摄影家、艺术评论者、作家与电影创作者等身份,且长期投入于美学、影像论述、哲学,与精神分析等领域。

1976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大众传播学系之后赴法国巴黎第三大学戏剧系进修,并于1979年毕业后进入同校现代文学电影所研读,于次年取得硕士学位。陈传兴在接下来的数年间留在巴黎并进入社会科学高等学院专攻语言学博士。[2]在1985年取得博士学位之后,陈传兴回到台湾,进入了台湾艺术学院美术系及戏剧系。往后进入了台湾研究院民族学研究所进行后博士研究,对鲁凯族的原始艺术进行调查。1989年至2012年间,陈传兴于清华大学文学研究所研读。

职业生涯

陈传兴长期于美学、影像论述、哲学,以及精神分析领域耕耘。他本身同时是作家、艺术评论学者与电影创作者。[4]此外,陈传兴亦有涉足摄影,但自1975年《芦洲浮生图》展后便淡出了台湾摄影圈。陈传兴的摄影作品主题广泛,包括了台北车站来来往往的旅客、戏班子在幕前与幕后的对比,也曾到兰屿拍摄重刑犯。对于纪实摄影,他表示“每个时代有其美学、价值观与世界观”。陈传兴特别推崇过去绿色小组投入社运的纪实作品,他认为“把生命摆在前面而不是意识形态,影像会有其自主性和生命,而非只是附属品。”[5]1990年代后半,陈传兴为了出版尚·拉普朗虚的书《精神分析辞汇》(Vocabulaire de la psychanalyse),之后为了处理翻译、编辑、印刷等事务,遂于1988年成立了行人出版社。

著作

《忧郁文件》(1992年),雄狮图书,台北 ,台湾[8]
《道德不能罢免》(2006年),如果出版社,台北,台湾
《银盐热》(2009年),行人文化实验室,台北,台湾[9]
《木与夜孰长》(2015年),行人文化实验室,台北,台湾
《银盐热: 21 世纪影像启示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广西,中国
摄影集《未有烛而后至》,行人文化实验室,台北,台湾
摄影集《未有烛而后至》,光明日报出版社,北京,中国
《岸萤》(2020年),中信大方,上海,中国

纪录片

1978–1980 《阿坤》,16mm,45 分钟
1979 《移民》,Beta,45 分钟
1993 《郑在东》,Super VHS,45 分钟
2010 《他们在岛屿写作》文学大师系列电影(监制)
《如雾起时》(执导)
《化城再来人》(执导)[10]
2020 《掬水月在手》— 叶嘉莹传记纪录片[1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