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边

相信的就是真实,难以置信的就是虚构。我随便写写,你随便看看
个人资料
riverside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河边的“美国兰州”之旅(五)老胡再现

(2008-07-23 16:42:08) 下一个

不能忘本啊,河边能有现在的这些临床观察机会,离不开老胡的鼎力帮忙。河边的博客也主要靠老胡的故事吸引读者。已经有好几个月没写老胡的故事了,现在写一个,表示一下老胡“人在呢”(贺岁片“没完没了”葛优台词)的意思。

这个月是老胡的好日子,在市民医院作精神科咨询(CL)。精神科是个很特别的科,精神病人具有很强大的扰民能力,需要特殊的病房设计,特殊的管理,特殊的护士护工,所以不是所有的医院都有精神科病房。市民医院虽然是一家很大的医院,有六百多张病床,一百多个住院医,楼顶能停直升飞机,但是没有精神科病房。如果有精神病人需要住院,根据医疗保险的不同送到私立或州立精神病院。咨询的意思是病人是其它科的病人,你只需要去看看病人,提提建议就行了,不用操心病人头痛脑热的事情,也不用操心安排出院。由于没有精神科病房,就不存在病人需要转过来的问题,工作就比较简单轻松一些。但不好的地方是,去急诊等地方看了病人,觉得需要收到精神科病房,但没有自己的病房,只能建议其它医院来接收。其它医院的医生看了病人可以有不同的意见,认为病人不需要住院治疗。而且,一个病人被好几拨精神科医生问一大堆同样的问题,即是对医生资源(本来就远远不足,所以医生们才整天忙得要死)的浪费,也给病人造成不必要的延误和烦恼。当然,这些都是管理的问题。滑稽的是,州立精神病院就在市民医院边上,还有通道相通,老胡这些住院医分别在两个医院轮转,但是它和市民医院的上级管理单位不同,所以它对收病人有自己的决定权,不受老胡这班在市民医院作精神科咨询的人马的影响。这种官僚体制直追中国。老胡以前轮转过的私立医院自己有精神科病房,就没有这种人力的浪费。

CL是精神科里很有趣的一个分支。严格地说,CL所看的病人是其它科的病人,但是有需要精神科帮助的问题。比如,车祸病人因为骨折住院,由于用止痛药过多而出现神志改变。或者病人本来就有精神分裂症,或遭狂抑郁症,现在因为“上帝告诉我必须禁食二十一天”而绝世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住院急性血液透析等抢救,需要精神科提出关于抗精神病药物的方案。也有不少病人的会诊是因为病人拒绝服药治疗,需要精神科协助判断病人有没有作医疗决定的能力。

这么介绍太枯燥了,还是先举一个例子。罗宾斯先生是神经科病人,出现神志改变,头颅CT没发现什么急性问题,由于病人太胖了,做脑核磁共振检查的仪器放不下,所以一直没有机会做。神志改变,其实不是精神科的专利,内科和神经科都很有经验。常见的原因有中风,感染,药物,代谢异常,免疫病等等。精神科被请去会诊。大家都知道,精神科医生最会和病人以及家属谈话获取病史,精神科写得病历一般也比别的科的长,病史,个人史部分翔实生动有内容。被请去会诊的主治医是鲍医生(是老胡做CL的上级。是个美国人,来自欧洲),直觉病人的根本问题不是精神科疾病(FUNCTIONAL),而是有器质性(ORGANIC)的改变。她问出病人十多年前做过角膜移植,结合病人肌强直等临床表现,提出需要考虑CJD。CJD应该算是神经科疾病,前几年很热门的疯牛病就是这一类疾病。令人惊奇的是,神经科病房两个月不同的主治医一开始都觉得病人是功能性问题。后来,病人的症状越来越典型,又将脑脊液样本送到CaseWestern大学CJD疾病中心查了 信号转导蛋白 14-3-3 ,这才基本确定诊断。当然,最终诊断要靠大脑活检或尸检。具体到这个病人,很不幸做的是尸检。这个病例上了当地新闻,因为这种病在这样一个规模的城市一年也就只有一例。这个病历说明要想做精神科CL,除了精神科知识外,还需要广博的其它科知识。真是学无止境啊。

再举一个例子。产科会诊,病人孕中期,有少量出血,产科医生看过了,认为没有问题。但是,病人说自己想自杀,老胡正好在那里给另一个病人会诊,就被叫过去看。一问病史,病人说自从孩子他爸喜欢上另一个女人搬走后就抑郁,觉得不想活了。现在住的家里住着她的继女,是孩子他爸(还是给个名字吧,就叫他洛佩兹吧)和其他女人生的孩子,这个继女为人很不错,照顾她,和她成了朋友。这个继女的母亲也住在一起,和病人的关系也不错。病人和这个洛佩兹已经生了三个孩子,现在肚子里的是第四个孩子。洛佩兹先生从来没结过婚,但是和四个女人一共有十六个孩子。洛佩兹先生自己当老板,做着一个不大不小的生意。但是,洛佩兹先生现在不但搬走了,还不付孩子的抚养费,所以病人一边抑郁着,一边也酝酿着想告他。老胡听了这么复杂的关系,嘴里不说什么,心里深深不以为然。心想,没有工作,不结婚,有这么多孩子,和这种男人搞在一起,还跟继女和情敌住在一起成了朋友,男人又跟别人跑了。这么多事情加在一起不抑郁才怪呢,要是放在我们这种要求生活安定,禁不起折腾的人身上,早就提前几年抑郁上了。问题是,为什么要让自己处于这样的境地?有些人就是这么把自己往绝路上推,等到出现危机了,就让社会来救。老胡跟同年级一个来自波多黎各的医生谈起这个病例,波多黎各医生说,一点都不新鲜,西班牙裔的很多女人就是这样生活的。她们不愿意去工作,也没受过多少教育找不到什么好工作,找个男人生孩子,得国家补助,要是男人走了但是付抚养费也没什么问题,如果不付抚养费她们就要打官司了。

这就是美国,一边有些人拼命工作,忙到没有时间生育孩子,很多人四十岁还没有自己的孩子,但是被抽很高的税,工资抽税,买东西抽税;另一边另一些人则不工作不交税,还得到各种福利和救济,养一大堆孩子,三十岁就当祖母。这种制度养懒人之处比起中国想当年的大锅饭有得一拼。话题有点扯远了,和精神科咨询已经完全没有关系,就此打住。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riverside 回复 悄悄话 我上次有一篇文章里写有个主治医生有八个孩子,日子就过得很惨了。16个孩子,想想头都大,不羡慕,不羡慕。
板板 回复 悄悄话 16个孩子,其实也挺让人羡慕的说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