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回陶钧

选一处可以自由粘贴文字的地方终老
个人资料
正文

《悲惨世界》读书笔记_20

(2020-07-06 22:37:07) 下一个

2.1.5 战争的玄妙

 

战争有什么玄妙吗?当然有啦,我们中国古代的战争都是玄妙的。凡是中国史书上有记载的大家耳熟能详的战争绝大多数都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往往是打仗到了关键时刻,一股妖风吹断了帅旗,于是刚刚站上风的一方大败而去;或者是主蟀正吃着饭,突然心脏一跳,便知有人偷营;再或者烧了粮草、断了水源、借了东风、淹了七军。反正我是没看过正正经经有始有终记载分析战争细节的记录。赤壁之战算是好的了,但是演绎的东西还是很多。在中国古代打仗,计谋永远是最重要的,双方的士兵的兵种与数量往往就是一笔带过,更多是作为一种反差的陪衬。当然我从小是听评书长大的,没读过古代真正的兵书阵法。据说《孙子兵法》还是很讲究布阵攻防的,但是不知怎么传到后来就变成《三十六计》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有很好的实战技巧的论述,但是这些书很少有战例分析。

 

又乱讲了很多没有用的话,还是回到读书笔记和滑铁卢战役。雨果在这一节里写道:每次战争总有风云的变化。天意莫测,每个史学家都随心所欲把那些混乱的情形描写几笔。战场上有天意吗?如果天意是指意料之外的状况,那么答案肯定是。而一个出色的战场统帅需要做到的就是减少战争中可能出现的天意,并尽可能地做好准备。从这个角度来讲,滑铁卢战役对于威灵顿来说并没有什么天意,一切都是按照预料的来进行,而对于拿破仑来说,确实是满满的天意。天降大雨是天意;派往格鲁希元帅的传令兵会迷路是天意;一个小小的只能容下1000个士兵的乌古孟竟然消耗掉了双方近两万的人当然更是天意了。

 

有些地方的海绵吸水性的强弱不同,因而吸收水量的快慢也不一样。为将者无可奈何,只得在某些地方多填一些士兵下去。雨果这里讲的那些吸水性很强的地方就是乌古孟。也是滑铁卢战役开始的地方。乌古孟在滑铁卢的西南方,本来并不是战役的重点所在。拿破仑在618日上午对乌古孟首先发动攻击,他的本意是想要吸引威灵顿的兵力。拿破仑认为乌古孟只是弹丸之地,在法军的攻击下很快会被突破。而威灵顿为了确保英军在战败的时候能够顺利撤退到海边,一定会调动兵力反攻乌古孟。当威灵顿的大军开始为争夺乌古孟增兵的时候,拿破仑就可以一举攻破蒙桑让,从而进军布鲁塞尔。这是拿破仑的战略,可惜战事的进展并不如他所愿。固守乌古孟的联军士气高昂,人数虽然不多,但是利用有利地形,不断的击退法军的进攻。于是拿破仑和威灵顿都不断的补充兵力。从18日上午10点半一直到滑铁卢战役结束,乌古孟一直牢牢的把握在联军手中。这就绝对不是什么天意,而是战场的指挥失误和统帅的判断失误。

 

2.1.6 下午四点

 

雨果对18日下午4点钟之前战场的描述是准确的。乌古孟还在胶着,在圣拉埃战场法军逐渐取得了优势,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不过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在下午1点钟左右,拿破仑看到了普鲁士军队正在从东面在向主战场挺进。于是他让苏尔特元帅传令,命令格鲁希立即向主战场靠拢,并阻止普军的挺进。可惜这个传令兵莫名其妙的迷路了,等到格鲁希收到这个命令的时候,已经晚上8点了。

 

在蒙桑让战场,英荷联军占据了有利的地势,有效的阻击了法军的攻势。无奈从步兵到骑兵,法军整体的作战能力都要高于英荷联军。到了下午3点钟左右,英荷联军已经陷入了苦苦支撑的境地。威灵顿公爵站在蒙桑让的一株榆树下,表面冷峻镇定,内心焦急的盼望普军的增援。战争到了这样的关头,已经不需要什么指挥了,只有牺牲到最后了。

 

“Boys, 难道有人想开小差不成?替古老的英格兰想想吧!威灵顿能够喊出这样的话,可见英格兰待自己的子民不薄,因此国难之际可以有底气号召她的人民为她献身。记得小时候看的电影里,连长指导员也会喊:为了新中国,冲啊!他们的底气在哪里呢?

 

下午4点钟,雨果说是拿破仑首先看到了英军开始退却,于是高喊:退却开始!有资料说看到英军开始退却并命令发动总攻的是内伊元帅。内伊错误的认为英军开始退却,其实英军只不过是向后方运送伤员。此时英军的骑兵遭受了重创,但是她的步兵依然保持着相当的战斗力。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